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灣 人口老化 文章列表
#
台灣 人口老化
約 8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嘉義
聖克里斯多福官員訪嘉義 聚焦社福交流 汲取高齡少子化應對經驗
為了深化國際社會福利議題的交流與合作,我國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的兩性、青年暨社會發展部部長菲莉普(Hon.SenatorIsaleanPhillip)及尼維斯島政府衛生、兩性事務暨社會賦權部部長妮絲貝(Hon.SenatorJahnelNisbett)等一行七人,特別參訪嘉義縣綜合福利館。此次訪問旨在借鑒台灣經驗,探討雙方在社會福利據點佈建、友善托育、兒少與老人福利,以及志願服務推動等方面的策略與成果。
夏和宣
2025-05-03 21:21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台灣的修昔底德陷阱
今日的台灣,正深陷於美中「ThucydidesTrap」的結構性對抗之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即曾多次指出,台灣位處美中科技與戰略競爭的最前線,是「地緣政治最危險的地方之一」;這樣的結構並非台灣能主動選擇,而是被夾在兩大強權間難以避免的結果。
冷觀者
2025-05-03 06:0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軍事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不要低估中國,別跟北京釘孤支!拜登智囊給川普的外交建言:美國需要聯盟規模的新戰略
拜登時代的「印太沙皇」坎博與國安會中國事務副主任杜如松日前在《外交事務》共同發表了一篇長文〈低估中國〉,警告美國對中國現況與實力的評估恐怕有誤。華府若想抵銷北京的長期優勢,必須採取借重聯盟擴大規模的新時代戰略。
李忠謙
2025-05-01 10:19
風生活
商業
即時
保險
「最賺錢產業」排行出爐!科技業不在榜單上,第一名「台灣人沒有很愛」卻賺超多
最新全球產業營收預測出爐,結果跌破眾人眼鏡!市調機構IBISWorldT公布2025年全球最賺錢十大產業,科技業竟意外落榜,反而是在台灣評價兩極的「人壽與健康保險業」,在全球竟以5.5兆美元(約新台幣177兆元)營收奪冠。這份報告涵蓋70多個全球產業,不僅揭示未來經濟重心,更反映企業獲利模式的重大轉變。
張啟敏
2025-04-24 16:00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AI
醫療健康
害怕骨質疏鬆、想知道骨密度?AI演算6秒鐘就給你答案
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長者都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必須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而現在AI也能幫得上忙。只要一張骨盆X光,AI就能透過大數據演算法,經過短短的6秒鐘,就能算出你的骨密度,其準確度並經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認證,與國際上目前視為黃金標準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骨密度的結果高度一致(R=0.996,若R=1即代表百分之百完全一致)。
黃天如
2025-04-23 08:50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商業
杜紫宸觀點:全球醫療熱潮下台灣生技產業新契機
全球醫療需求持續升溫,為台灣生技產業帶來嶄新成長契機。隨著人口老化加速,慢性病、癌症、神經退化疾病與再生醫療市場需求持續擴大。根據權威市調機構預測,全球生技製藥市場2023年規模達3.2兆美元,2032年前可望突破7兆美元,約為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的三倍,其中細胞與基因療法等再生醫療領域成長尤為迅猛,2030年市場預估將達1500億美元,未來七年年複合平均成長率達30%。
杜紫宸
2025-04-23 05:5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關稅衝擊加劇健康財務缺口 醫界疾呼「速調菸捐挹注健保」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除一度宣布對台灣課予32%的關稅,並預告下一階段提高醫藥品關稅,恐導致藥品價格上漲,讓健保、長照的財政問題雪上加霜。當前府院不得不一方面推進與美協商,一方面評估額外籌措財源,以備戰醫藥產業及健康體系可能的衝擊。原各界期待若加熱菸上市可挹注菸捐200億,然因加熱菸健康風險評估仍存在疑慮,今年不一定趕得及上市,加上國健署實際試算後的菸捐挹注僅30億元,遠不如外界預期,「與其等加熱菸,不如先漲菸捐」的呼聲也越來越大。
唐可欣
2025-04-15 17:10
地方新聞
高雄
居民關心大林蒲遷村進度 陳其邁:環評、都市計畫變更等程序同步作業
高市議會舉行質詢議程,有關大林蒲遷村期程,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8)日答詢表示,市府已針對意願調查、遷村方案、利弊得失等議題與居民詳細溝通,按照過往經驗,因大林蒲遷村預定地面積較大、環評較久,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如果順利的話會比較快,後續會責請副市長林欽榮組成專案小組,將所有程序對齊,讓環評、都市計畫變更及協議架構等程序平行作業,以加快時程,另有關居民房屋如有修繕等臨時性工程涉及未來拆遷補償認定,他也責成工務局盡量放寬標準,以維護居民居住安全,讓大林蒲遷村加速進行。
徐炳文
2025-03-28 19:36
新聞
國際
科技
AI
人口老化挑戰何解?台新金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台灣的半導體+日本的機器人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成立十五週年慶祝大會27日在台北舉行,多位學者、律師與產業界人士也在當天的「當前台日關係走向」座談會交換意見。
方海若
2025-03-28 16:17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張姮燕觀點:台灣飯店業的「缺」世代,誰來救場?
因為少子化及人口老化造成勞動力減少等原因,已造成台灣各行各業大缺工,飯店業更因薪資成長緩慢、工時長,正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問題,這不僅影響了服務品質,也限制了行業的發展。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輕人普遍追求高薪、高技術的工作,對勞力密集且收入相對較低的服務業缺乏興趣,也使得飯店業的基層職位難以招到足夠的人才。近年來,為解決飯店人力荒,政府和業者嘗試吸引「壯世代」重返職場,並聘用東南亞實習生及取得學位之僑外生作為解決方案,但這些措施或許能暫時緩解「沒有人」的問題,但反而引發「服務品質」的挑戰。
張姮燕
2025-03-27 06:30
新聞
國際
財經
台灣養老好貴,還有哪裡可以去?泰國「長照經濟」正夯,東南亞轉型全球銀髮族新天堂
台灣人愛去東南亞旅遊,但你有想過去東南亞養老嗎?隨著東南亞國家邁向高齡化社會,帶動長照產業蓬勃發展。《日經亞洲》深入泰國採訪,發現「長照經濟」吸引飯店、醫院、房地產等企業入場、比高級也要比實惠——泰國長照機構一棟標準的獨立住宅,每月租金1萬5,000泰銖(約新台幣1萬4,000元),豪華程度堪比台灣「養生村」,但是價格卻只要台灣的4分之1。
吳辰君
2025-03-26 09:30
新聞
國內
財經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超高齡社會來了,退休金該怎麼存?中租基金平台推出「樂退休」專案,亮點一次看
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45歲以上人口也突破半數,人口老化速度位居全球之冠。因應社會結構挑戰,台灣第一家線上基金超市「中租基金平台」今(12)日宣布推出「樂退休」投資專案計畫,在大退休潮來襲的關鍵時刻,積極開創退休理財新局面。
林彥呈
2025-03-12 16:02
風生活
即時
台灣人口一個月少1.1萬人!已經連14個月負成長,速度還會越來越快
內政部最新公布的2025年2月戶口統計顯示,儘管新生兒人數較1月有所回升,台灣整體人口仍持續下滑,已連續14個月呈現負成長。2月底全台總人口數為2338萬4614人,較1月減少1萬1435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減少3萬3439人,相當於平均每天減少91人。
龔渝婷
2025-03-12 14:42
新聞
國內
財經
安聯人壽拚當保費三哥 總座發豪語:今年要讓這家公司不能維持
外商壽險龍頭、德國安聯集團(Allianz)在台灣的子公司安聯人壽績效亮眼,去(2024)年初年度保費收入(FYP)首次登上國內壽險業第四名,今年希望超越南山人壽成為保費三哥,並且希望在快速變化與兩極化的年代能夠成為最受人們信任的壽險公司。
陳怡慈
2025-03-08 10:47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再過五分鐘,歐洲進入午夜
「歐洲聯盟的成立就是為了惡搞美國,那是它的宗旨,而且它幹得很不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
閻紀宇
2025-03-01 06: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壯世代政策的必要性與啟示─從國際經驗看吳春城退場風波
台灣正面臨日益嚴峻的高齡化挑戰,勞動人口逐年縮減。然而,中高齡族群中許多人仍有意願也有能力繼續貢獻社會。如何讓這群「壯世代」成為經濟新動能,是各國共同面對的課題。以日本為例,該國近年修法要求企業提供65歲甚至70歲的就業機會;在歐洲,許多國家透過彈性退休和在職訓練,延長勞動參與年齡,以緩解勞動力不足問題。相較之下,台灣過去對中高齡勞動參與的重視不足,《壯世代政策與產業發展促進法》(簡稱壯促法)的通過正補上這塊缺口。壯促法旨在破除對中高齡者的偏見,鼓勵企業延攬經驗豐富的人才,並提供在職進修等支援措施,讓高齡化社會轉化為新的發展契機。
徐穎青
2025-02-27 05:30
評論
政治
專欄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以鬥爭掩飾治國無能
民進黨暗中策動側翼民團發動對藍營立委的大罷免活動在春節後正式展開,已經向中選會呈送第一批次19名藍委及前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第一階段聯署書,第二批次罷免名單也已經在籌集中,這是民進黨與賴清德在執政周年遭遇前所未有的政治困境所做最後的困獸之鬥,賴清德黔驢技窮,只能寄望操弄民粹來為他翻盤,不過在超過六成民意反對大罷免之下,最終恐還是難以改變結果,徒然花費11億元搞罷免活動,將讓賴的施政困局越陷越深。
王義雄
2025-02-13 06:50
風生活
即時
壯世代法案問題出在哪?吳春城最新回應夠力嗎?政府標案、家族企業圖利疑雲一次看!
民眾黨立委吳春城推動的《壯世代政策與產業發展促進法》(以下稱《壯促法》),原意在提升中高齡族群的就業與社會參與,但近日卻因為「家族企業獲政府標案高達11億元」的爭議,引發廣泛討論。更令人關注的是,吳春城早在推動《壯促法》前,就已經將「壯世代」註冊為多項商標,並在審查中央政府預算時,凍結多個部會的預算,只因這些部會的政策未使用「壯世代」一詞。
周育信
2025-02-12 12:19
新聞
國內
文化
青農返鄉:以科技和熱情復興記憶中的農樂園
「我想要創業。在我老了之後,還是會要回故鄉生活,那麼不如趁現在,用阿公留下的土地,來做創新的農業。」
黎書妙
2025-01-23 19:00
評論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生不如死,台灣比中國還不如!
結果出來了,去年兩岸同樣都是「生不如死」,而且看來未來也沒啥指望了,更且台灣的情況顯然不如中國。
呂紹煒
2025-01-22 06: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