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反對票 文章列表
#
反對票
約 1,04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家族靠加密貨幣暴富,美參院拒立法背書 諾貝爾經濟學家怒斥「應立即彈劾」
美國總統川普家族資產透過加密貨幣暴增近30億美元消息遭踢爆後,共和黨推動的「GENIUSAct」(美國穩定幣創新法案)在參議院闖關失敗。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痛批,這讓美國錯失領導機會。不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則嚴厲批判:「如果我們(美國)是嚴肅的國家,川普這種加密貨幣腐敗行徑,早該讓他立刻被彈劾、撤職。」
王秋燕
2025-05-12 13:29
新聞
政治
怒轟加假法案「全綠委都投反對票」 工程師怒嗆:理由要多爛有多爛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全國將多5天國定假日,粉專工程師看政治對此發文表示,事隔多年終於拿回了這4+1天假日,「但也請知悉,民進黨反對這個法案,全部的綠委都投反對票,當然,做任何壞事,黨都會給出一千種說詞,這次也不例外。」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5-11 15:30
新聞
政治
一招國定假日澆熄大罷免勢頭!他分析藍綠真正戰略:民進黨是自願棄械
國定假日近期成為政壇焦點,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到小年夜、五一勞動節,未來將成為全國統一放假日。而粉專聲量看政治對此發文分析,指出民進黨、罷團被國民黨反將一軍,這場看似「全民加假」的政策,實則是一場國民黨高度設計的輿論轉移與歷史記憶切割工程,「這場國定假日之戰,不是勞工多了幾天休息,而是誰有資格決定哪些日子值得全體國民記得」
張大任
2025-05-11 13:46
新聞
政治
民進黨對「5天國定假日」投反對票 凌濤點名這些綠委曾提案:打臉過去的自己
針對國民黨與民眾黨在立院推動並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增加5天國定假日,投票時綠營全面反對,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在臉書列舉4項投下反對票原因,更稱「我們提的假日完全被拒絕」;長期關注勞權的林佳瑋批評「有提啦,後來全部撤案了」;對此,國民黨政策會副執行長凌濤今(11)日在臉書批評表示,民進黨過去8年完全執政,「只有不想過的法案,沒有過不了的法案。」如今9年執政證明,勞工確實是民進黨心中最軟而能任民進黨宰割的一塊。
戴祺修
2025-05-11 12:17
新聞
國際
兩岸
聯俄抗中的「反向季辛吉」戰略,到底有沒有效?普京與習近平紅場閱兵給答案
5月9日,普京和習近平一同出現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台上,並且慷慨地稱習為「主要嘉賓」。
BBC News 中文
2025-05-11 07:42
新聞
政治
側翼稱本土史觀的假都沒放 醫反酸:禮拜天不是台灣發明的,你也不該放
藍白挾人數優勢昨(9)日三讀通過「還假於民」法案,台灣將新增4天國定假日,且五一勞動節也將改為全國放假,然而昨日表決時,51席民進黨立委全投反對票,被外界批判不在乎勞工權益。對此,時常批判時事的醫師沈政男直言,依照民進黨的大罷免邏輯,「勞工都應連署罷免他們了」。
李孟恩
2025-05-10 17:02
新聞
政治
批綠營不想還假於民「還假話愚民」 他1句話酸郭昱晴「AI取代」言論
不管是學生或是社會人士都相當關注國定假日的議題,立法院會昨(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新增4+1天國定假日,然而,民進黨立委全體投下反對票,被批判忽視勞工權益。對此,民眾黨副秘書長許甫臉書發文直批,「民進黨不想還假於民,還要假話愚民」。
李孟恩
2025-05-10 16:39
新聞
政治
民進黨提勞工放假被拒?工運人士4點反駁沈伯洋:後來全部自己撤案
藍白兩黨聯手,立法院昨(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新增包括教師節、聖誕節在內的「4+1天」國定假日,然而,民進黨立委全體投下反對票,遭外界批判只顧政治鬥爭,忽視勞工權益,後來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丟出4點回應,其中一個理由是,民進黨提的假日完全被拒絕;對此,工運人士林佳瑋在臉書撰文逐條反駁沈伯洋的說法,抨擊綠委騙選票,「奉勸沈伯洋委員,不需要為了挺柯建銘,賠上你的公信力。」
李孟恩
2025-05-10 15:08
新聞
國際
財經
經濟
德國新總理梅爾茨:從政壇失意者再度翻紅,成為保守派國家領導人
梅爾茨出生於德國北威州紹爾蘭地區(Sauerland),他和父親一樣是一名天主教徒和律師。直到今天,他依然居住在離出生地不遠的地方。1989年,33歲的梅爾茨代表基民盟進入歐洲議會,擔任議員五年。五年後,梅爾茨進入德國聯邦議院。當時,他迅速以出色而犀利的演講風格嶄露頭角,在黨團中發言也很有分量。
德國之聲
2025-05-08 10:52
新聞
政治
「鄭文燦收錢鐵證如山卻能趴趴走」 黃國昌:賴清德憑什麼把柯文哲押起來?
民眾黨今(4)日到桃園舉辦宣講,開放民眾提問,有民眾問如何看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司法案件,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表示,他就問總統賴清德一句,收了錢鐵證如山的前桃園市長鄭文燦,現在在外面趴趴走,憑什麼把柯文哲押起來?
羅立邦
2025-05-04 19:49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川普認慫了?北京學者稱對中極限施壓,預測中方表態會有「2種結果」
美國總統川普和美國財長貝森特相繼發聲,傳遞出對中態度緩和的訊號,引發中國大陸網友關注,「川普認慫了」登上微博熱搜榜。另外,官媒《環球時報》引述加拿大學者稱,「美國認為手中的牌比中國多,但它錯了。」在與「川普認慫了」詞條有關的微博評論區,網民聚焦在川普表態與股市的反應,以及形容他「多變」、「一天一個樣」。
兩岸中心
2025-04-24 13:21
風生活
熱議華爾街
季凡觀點:我們為何需要罷免權!
當代民主政治強調的不僅是「選舉」的權利,更包括「罷免」的權利。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罷免制度不只是民主機制的一部分,更是對權力制衡、資源配置與政治責任的保障。
季凡
2025-04-21 18:52
新聞
政治
柯建銘缺席!「警察人事條例」修法覆議案表決 藍白再度聯手封殺
立法院今(11)日處理行政院所提「警察人員人事條例」覆議案。稍早表決結果出爐,由於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今未出席院會也未領票表決,同意覆議案有50票,反對票則為62票,立法院長韓國瑜宣布覆議案不通過,藍白再次憑人數優勢封殺覆議案。
賴慧津
2025-04-11 13:49
新聞
國際
軍事
他說台灣軍費該漲到GDP的10%!柯伯吉出任五角大廈政策次長
美國參議院8日通過柯伯吉(ElbridgeColby)出任國防部次長人事案。台灣軍費是柯伯吉關注焦點,他3月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且台灣立法院刪減軍費讓他「深感不安」。此外,他曾主張美軍應將戰略重心從中國以外的區域淡出。
中央社
2025-04-09 08:54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台獨製造戰爭危機,台灣年輕人你準備好了嗎?
近日媒體報導陸軍109旅集體販毒,連帶爆發黑吃黑的案件,班長沒收喪屍煙彈二級毒品,再回賣給士兵做無本生意,臺灣軍隊的紀律令人擔憂。賴清德去年在競選總統的時候曾經誇下海口,如果由他來擔任選總統,台海戰爭的機率是最低的。當然,不相信的大有人在,果然賴清德上任不到一年,兩岸的關係只差還沒有開戰、比蔡英文執政8年還更糟,前幾天還宣佈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並主張恢復戰爭時期才會有的軍事審判。臺灣社會普遍都在質疑賴清德是否已經把臺灣帶入準戰爭狀態?
吳東昇
2025-03-22 06:10
財經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快訊》聯準會按兵不動,暗示今年降息2次!官員們看到經濟風險、上修通膨預期
美國聯準會(Fed)於台灣時間週四(20日)凌晨2時公布最新利率決策,一如市場普遍預期按兵不動,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4.50%不變。根據最新點陣圖顯示,今年預計將降息兩次,同時下修經濟成長預期,並且上修通膨預期。
林彥呈
2025-03-20 02:15
新聞
政治
藍委一個都罷不掉?沈政男從「葉元之防線」分析3種變因:大罷免要看不分區
全國大罷免潮未歇,中選會最新公布結果,共計34件立委罷免案通過第一階段審查,皆為泛藍系立委,綠委罷免案則掛零。面對34比0的差距,醫師沈政男指出,大罷免是藍白對決綠營,綠營認為新北立委葉元之只贏了2000多票,最好罷,藍營頗有危機感,形成了所謂「葉元之防線」,但從大局看,可能一個藍委都罷不掉!
李瑋萱
2025-03-13 09:54
新聞
政治
總預算、財劃法覆議案今表決 藍白挾人數優勢再次封殺
立法院連兩日處理114年度總預算與《財劃法》覆議案,並於今(12)日下午進行投票表決,稍早結果出爐,藍白再度挾人數優勢否決,兩案分別以51票同意票、61票反對票,覆議案再度遭到否決。
賴慧津
2025-03-12 18:07
新聞
政治
大罷免幫藍營站台?黃國昌提「曾呼籲反罷樑」:若有需要最大善意敞開大門
大罷免潮來勢洶洶,國民黨目前處於劣勢,32位立委一階達標通過,將進入第二階段。被問到是否會幫國民黨站台,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7)日表示,若未來不同政黨間有相互協助的必要,民眾黨還是會以最大的善意敞開大門,如同基隆市長謝國樑面對罷免的時候,他也曾經清楚告訴所有支持者站出來投反對票。
賴慧津
2025-03-07 13:02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德語媒體:中國正為烏克蘭戰後重建悄然布局,基輔該接受嗎?
旗下有著多家地區性大報的《德國編輯部網絡》以「俄羅斯、中國、美國-危險的聯盟」為題,注意到美國在聯合國等國際舞台上正快速向俄羅斯和中國靠攏,同時還在有意識地疏遠歐洲。作者擔心,利益受損的將不再僅僅是烏克蘭,也包括歐洲國家的利益。
德國之聲
2025-03-05 21: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