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南亞海嘯 文章列表
#
南亞海嘯
約 3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緬甸強震 國泰金捐1億緬幣送暖
國泰金控今(4)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緬甸中部日前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造成當地嚴重災害損失與人民傷亡,國泰金控秉持「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今日宣布捐款1億緬幣(註:折合新台幣約157萬元),期以實際行動支持緬甸的災後救援與重建工作,盼能協助受災民眾早日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生活,度過艱難時刻。
陳怡慈
2025-04-04 14:45
新聞
國際
緬甸強震:BBC盤點地震致命的七大因素
緬甸7.7級強烈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持續上升。截至週一上午,據緬甸軍方消息,地震造成至少1700多人死亡,約3400人受傷,鄰國泰國亦有傷亡報告。
BBC News 中文
2025-03-31 17:00
風生活
即時
震央在緬甸,曼谷為何震得這麼慘?全市蓋在「最怕地震的土」根本撐不住震波衝擊
緬甸中部實皆地區28日發生規模7.7的強烈地震,震源深度僅10公里。儘管震央位於緬甸,距離泰國首都曼谷約700公里,但曼谷的高樓大廈仍出現明顯搖晃,這主要與曼谷的地質特性有關,該市坐落於厚層的沖積黏土之上,這種鬆軟的土壤會放大地震波的震動效應,導致即使震央距離遙遠,曼谷仍能感受到強烈的搖晃。
周育信
2025-03-29 00:08
地方新聞
台北
第19屆愛心獎圓滿舉辦 善心無遠近 愛心創奇蹟
一直以表揚中華民族善舉的「愛心獎」,今年已來到第19屆!愛心獎放眼全球,跨越港澳台等地區,發掘無數行善生花的動人故事,將為善不欲人知的行動匯流成無疆的愛心大海,本屆由9個得獎者獲此殊榮,這些行善者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從作家、企業、社福基金會到醫療團體,幽谷伴行,點亮無數生命,他們的奉獻,不僅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也讓社會大眾看見人性最真摯的光芒。
楊艾喬
2025-01-13 14:51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從中國五四運動到香港雨傘運動,香港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座城
「五四運動」以後,中國對民主的強烈訴求在70年後於北京再次燃起。1989年的「八九民運」,中國人民再次強烈要求民主。這種民主的聲音到25年後,由香港的「雨傘運動」接棒。2014年,香港的雨傘運動持續了79天,雨傘運動中舉行以電子投票選取普選方案,主辦方稱有79.8萬人參與,整座城都被捲入其中。陳健民教授指出香港民主的追求,與中國民主化脫離不了關係。
羅燕媚
2024-12-28 05:40
新聞
國內
財經
60周年紀念品緣牽石川 國泰金捐6000萬日圓送暖日本震災
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今年元旦發生規模7.6強震,造成當地嚴重災害損失與人民傷亡。國泰金控今(19)日宣布捐款6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260萬元),以實際行動為日本災區重建盡一份心力,盼能幫助受災民眾早日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生活,度過艱難時刻。
陳怡慈
2024-01-19 12:42
評論
兩岸
專欄
長平觀察》翻牆出來,看見人性
一段用直白的語言解釋了「翻牆罪」的視頻在網絡引發關注。「翻牆」實際上就是讓自己和「敵人」建立連接,從而減少仇恨,促進互助。
德國之聲
2023-12-02 07:0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獵風者升空,是30年來的努力成果!回顧台灣6大關鍵衛星,台版星鏈將在兩年後啟動
台灣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在法屬圭亞那順利升空,回顧24年前台灣首顆升空的人造衛星福衛一號,讓台灣從衛星資料接收國,升級為全球第33個擁有衛星的國家,更為今年開始「年年有衛星發射」打下基礎。
中央社
2023-10-12 12:40
新聞
政治
兩岸
《鳳凰衛視》5月撤台駐點、資遣全數25名員工 陸委會:認定《鳳凰衛視》為中資企業
兩岸三地媒體《鳳凰衛視》駐台21年,傳出即將於5月14日資遣全數25名台灣員工。陸委會5日指出,由於鳳凰衛視媒體集團2021年歷經股權轉換及人事變動後,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令規定,中國大陸人民、法人直接或間接持有第3地區公司股份、出資額逾30%、或對該第3地公司具有控制能力,經濟部認定《鳳凰衛視》為中國大陸企業。
林庭瑤
2022-04-05 22:57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QUAD領導人聚首華府,美澳印日聚焦台灣!半導體供應鏈與疫苗分配都是討論重點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本周五(24日)在白宮主持首次「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SecurityDialogue,簡稱Quad)領導人面對面峰會。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印度總理莫迪和日本總理菅義偉將出席會議。
BBC News 中文
2021-09-23 10:15
新聞
國際
兩岸
四方安全對話》拜登力邀首度實體峰會,美日澳印劍指中國,台灣將是重點議題
日本共同社不久前引述外交消息人士報道說,包括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在內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計劃在今年9月紐約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之後舉行領導人面對面會談。對於計劃舉行的時間,採取面對面的原因,會談中可能討論的新議題,以及中國可能的反應,各國專家提出不同的推測。
美國之音
2021-08-03 15:0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林庭瑤專欄:劉長樂出局,鳳凰奔向涅槃?
黎智英要賣掉台灣《蘋果日報》,媒體友人感嘆:沒有黎智英,《蘋果日報》就不是《蘋果日報》了;香港何嘗不是如此,劉長樂出清《鳳凰衛視》股份:沒有劉長樂,《鳳凰衛視》就不是《鳳凰衛視》了。
林庭瑤
2021-04-24 14: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10億善款,陳菊的監察院會好好監督?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釀成重大死傷,蔡政府堂而皇之成立募款專戶累積超過10億元,這筆善款從募資到使用,缺乏正當性,把人禍當天災的募資,沒有罹難代表加入委員會,僅三分之一用在罹難者及其家屬身上,甚至有立委提議用來成立紀念館,把國家賠償責任讓民眾善心捐款去分攤。政府勸募不為人信賴,主因還在民進黨政府浪擲民眾善心,錢花不完、錢亂花,已是前科累累。
主筆室
2021-04-15 07:20
新聞
國內
不讓救難人員帶太魯閣號惡夢回家!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義舉被讚細膩貼心
台鐵太魯閣號日前發生出軌意外,釀50死逾200人傷。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7日赴花蓮殯儀館靈堂前上香。張淑芬也允諾,將給予全國到場支援的消防、義消新的替換制服,「他們要1套、我給2套」。資深媒體人陳信聰於臉書發文表示,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此舉「極為細膩貼心」。
蔡佩珈
2021-04-09 08: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歷史
VIP
習近平的美夢》「不擇細流」的一帶一路計劃,會在疫情衝擊下夭折嗎?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王穎芝
2020-07-26 10:24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黃萬翔觀點:堅守「中庸之道」的終生實踐者—王金平
2月1日新的一屆立法委員就任了!而王金平院長也和所有立院同仁與同事揮手道別,為他在立法院服務44年的從政生涯劃下圓滿的句點!
黃萬翔
2020-02-03 06:30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嚴震生專文:美國前任總統會是現任總統的資產嗎?
個人第一次對前任美國總統產生興趣,是在一九八一年埃及總統沙達特(Anwar Sadat)遭到暗殺後,美國總統雷根邀請他的三位前任卡特、福特和尼克森代表他到開羅參加葬禮,表達哀悼之意。這三位總統的任期剛好與沙達特重疊,而卡特更是促成沙達特和以色列總理比金(MenachemBegin)簽署「大衛營協定」的重要推手。(本書第十六章對此過程有精彩的描述)
嚴震生
2020-01-24 05:50
風生活
【謝幸吟專欄】 她為了豬血糕,婉拒外交官求婚
「2019愛妳依舊期待己亥初秋我們同在一起」,出自才女同學JosephineWang文筆的「2019紐約75級重聚」開始報名了,而我想起戊戌秋天在聖荷西的重聚。
謝幸吟
2019-06-14 09:00
新聞
國際
「地球上的沙子全都消失後,我們該怎麼辦?」人與沙的愛恨情仇
前往杜拜參觀目前世界最高建築——高達828公尺的哈利法塔(BurjKhalifa)的人,都對該建築消耗的建材和數字感到震撼。
BBC News 中文
2019-01-10 20:00
新聞
國際
國內
翻轉台灣環境教育 台創與INDEX簽署合作備忘錄
來自丹麥的設計界大獎INDEX:Award首度來台展覽,今(21)日起將在松山文創園區維期一個月設展,展出獎項近期得獎作品、競賽評量方式。台灣受邀參與競逐INDEX:Award,始於2014年,如今環保署更促成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簡稱台創)與主辦單位INDEX,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利未來促進台灣與丹麥在環境教育設計上的跨領域交流。
廖羿雯
2018-09-21 15:45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