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部實皆地區28日發生規模7.7的強烈地震,震源深度僅10公里。儘管震央位於緬甸,距離泰國首都曼谷約700公里,但曼谷的高樓大廈仍出現明顯搖晃,這主要與曼谷的地質特性有關,該市坐落於厚層的沖積黏土之上,這種鬆軟的土壤會放大地震波的震動效應,導致即使震央距離遙遠,曼谷仍能感受到強烈的搖晃。
曼谷的建築物為何在此次地震中受損嚴重?
曼谷的地質條件使其高樓大廈在遠距離地震中更容易受到影響。地震波經過鬆軟土壤時會產生放大效應,導致建築物搖晃加劇,增加結構損壞的風險,此外,曼谷擁有大量老舊高樓,這些建築可能缺乏足夠的抗震設計,進一步增加了受損的可能性。
泰國政府如何應對此次地震災情?
地震發生後,泰國政府迅速採取應對措施。總理佩通坦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並設立24小時緊急中心,協調各部門應對災情,曼谷市政府也宣布全市為災區,以利跨機關協調救援工作。此外,當局呼籲民眾保持警惕,並檢查建築結構安全。
泰國過去曾經歷類似的地震影響嗎?
泰國雖然不位於主要地震帶上,但過去仍曾受到遠方地震的影響,例如,2004年蘇門答臘外海發生的地震引發南亞海嘯,對泰國造成嚴重災情。此外,2014年泰國北部清萊地區也發生過規模6.3的地震,導致多處建築受損。這些事件顯示,泰國並不能完全免受地震的衝擊。 (相關報導: 緬甸7.7強震「下一個就是台灣」?專家警告「這1效應」未來恐有規模6地震:大埔地震就是前例 | 更多文章 )

未來如何減輕遠距地震對曼谷的影響?
專家建議,曼谷應加強建築物的抗震設計,特別是高樓大廈,政府應制定並執行嚴格的建築法規,確保新建築能夠抵禦地震的影響。,同時,對於現有的老舊建築,應進行結構評估和加固,以提升其抗震能力。此外,提升公眾對地震風險的認識和應對能力,例如進行地震演習和教育,也是減輕災害影響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