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區域秩序 文章列表
#
區域秩序
約 6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重磅專訪
VIP
大國博弈
獨家專訪》「單一戰區」聯防抗中有效?日三星退將曝2關鍵:日本防衛即台灣防衛
在中國持續於東海與南海擴張軍事存在、北韓頻繁發射飛彈之際,日本面對國安戰略壓力日漸加大。自日本陸上自衛隊退役三星陸將小川清史接受《風傳媒》獨家專訪時直言,日本不能再將防衛簡化為軍事議題,而應從區域秩序架構的高度重新定位安全保障戰略。
王秋燕
2025-05-09 09: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抵制川普245%「濫徵關稅」!習近平訪大馬號召「全球南方」再出發,對抗地緣經濟風險
正當美中關稅戰升溫的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展開對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的國是訪問。15日,他在吉隆坡與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以及總理安華會面時,公開倡議「全球南方」需加強協同發展,對抗外部脫鉤壓力與高關稅打壓。他強調,要透過開放、包容、合作,抵制「小院高牆」與「濫徵關稅」帶來的分裂風險。
兩岸中心
2025-04-17 08:08
新聞
國際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川普逼盟友「自付代價」 退役「三星空將」:日本不能再靠模糊戰略,得主動參與印太新局
美國總統川普施政變化莫測,又抨擊《美日安保條約》僅對日本有利,為印太區域安全埋下隱憂,日本航空自衛隊退役「三星空將」小野田治直言,美國對區域盟友的態度將更為強硬,要求也更具體,「日本不能再靠模糊戰略自保,應及早重構自身安全架構,主動參與印太秩序塑形。」
王秋燕
2025-04-14 09: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韋安觀點:重建三大地緣危機新秩序的槓桿與關鍵支點
「和平從來不是承諾的產物,而是交易、妥協、戰略平衡下的結果。」
韋安
2025-04-05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韋安觀點:華盛頓、莫斯科、北京與特拉維夫重建三大地緣危機新秩序
——「秩序不是保障,而是實力的制衡與妥協」。
韋安
2025-04-04 07:00
風生活
即時
中國凌晨2點突襲台灣怎麼辦?盧比歐「這句話」比川普更敢講!再爆美軍1弱點
近期中國軍事活動頻繁,針對台灣的軍演規模和次數持續增加,演習內容更趨近於實戰,國際社會對地緣政治穩定性憂心忡忡。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Rubio)接受訪問時,被主持人直白拷問:「如果美國情報顯示,中國凌晨2點正在攻打台灣,美國會如何應對?」對此,盧比歐強調:「美國已經做出承諾,將確保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並會履行我們的承諾。中國也很清楚這一點。」
周育信
2025-02-27 09:58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劉燕婷觀點:阿塞德一垮台就入侵,以色列想對敘利亞做什麼?
在全球關注俄烏與以巴衝突當下,敘利亞變天來得猝不及防,就連西方輿論也幾乎沒有料到:時隔「阿拉伯之春」13年,阿塞德(Basharal-Assad)政權竟然還會垮台。
劉燕婷
2024-12-14 07:00
新聞
政治
兩岸
軍事
「非軍演」模式常態化?中共出動史上最大兵力威脅台灣 國防部回應了
中共解放軍調動東部戰區、北部戰區、南部戰區的兵力,在西太平洋及台海周邊集結,儘管並未正式宣布軍演,但國防部已經開設應變中心應對,不過對於解放軍未來是否都會用這種模式突襲,國防部今(10)日表示,中共之所以不宣布,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國人、國軍的警戒心,讓其接下來出現在台灣周圍的時候,感覺上讓我們好像措手不及,但國軍只要看到相對敵情就會預應。
張曜麟
2024-12-10 14:49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人物》民進黨版「既生瑜、何生亮」!鄭文燦大難臨頭 賴清德與「龍」共舞
前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正因涉貪案,「龍困淺灘」地在跑法院與檢方攻防;這一時間,7月10日,外交部長林佳龍與記者進行茶敘。鄭文燦與林佳龍都出身野百合學運,原本都列入接班梯隊,不過之前的際遇,是鄭文燦較得聖心,例如蔡英文擔任總統時最後一任副閣揆,兩人都有心爭取,最後是鄭文燦得位,成為實權地下院長。
楊舒媚
2024-07-11 08:3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大國競爭」是美國外交政策圈共識 應對中國崛起卻有4種聲音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競爭在過去數年已拓展至各領域,美國芝加哥大學副教授波斯特撰文表示,「大國競爭」是美國外交政策建制派的共識,但對於應對中國崛起,實際上可分為4個陣營,包括主張要贏得競爭及和善看待中國野心等立場,可是無法先知道哪個方法能有效達成目標,同時避免最糟狀況。
簡恒宇
2024-06-22 15:0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經濟
俄烏戰爭兩周年》八位思想家全方位解析:歐陸戰後最大衝突,打到第三年會怎樣?
隨著烏克蘭戰爭進入第三年,戰場上的僵局掩蓋了決定性的轉變——這場衝突的主要戰線已經轉移到政治場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Putin)顯然期盼西方的分歧,將使俄羅斯獲得他們沒辦法在戰場上贏得的勝利。因為擔心華府撒手不管,歐洲各國也開始增加對烏克蘭的援助,總量甚至超越了美國。
李忠謙
2024-02-24 11:59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盤點美國和印太國家夥伴關係 學者:若川普上台可能會這麼做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外交政策飽受批評,因他疏遠和盟友及夥伴,損害美國的全球地位與力量,而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研究員葛羅斯曼撰文表示,川普對台灣抵禦中國進犯的承諾也不如歷任美國總統,但現任總統拜登讓美國和印太夥伴來到史上最深、最穩狀態,與台灣關係更是1979年以來最強健。
簡恒宇
2023-12-07 18:00
地方新聞
新北
台海危機連3年列全球潛在衝突第一級 侯友宜:維護台海和平,讓台灣遠離戰爭有助於區域與全球穩定與繁榮!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於美東時間15日上午先前往紐約市警局參訪,中午拜會外交關係委員會(CFR)並與成員午餐會,進行交流與座談。侯友宜表示,在外交關係委員會定期出版的報告中,台海危機已連續3年被列為全球潛在衝突第一級,他也強調,深信事在人為,兩岸應加強對話,增進功能性互動,才能降低爆發衝突的危險,不僅能夠讓台灣遠離戰爭,維護台海和平,也有助於區域與全球的穩定與繁榮。
李梅瑛
2023-09-18 20:58
新聞
政治
赴美重量級智庫座談 侯友宜宣示:要讓台灣遠離戰爭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14日啟程赴美參訪,今(16)日則前往美國重量級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CFR)參加餐會與座談,並在臉書分享,他向智庫學者強調事在人為,兩岸應加強對話,才能降低爆發衝突的危險,並宣示要「讓台灣遠離戰爭」。
駱肇樑
2023-09-16 21:25
地方新聞
新北
訪東京媽祖廟董事長詹德薫讚侯友宜「未來總統」祝福高票當選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31)日出訪日本,出發前先在松山機場發表行前談話,抵達後首站就前往東京媽祖廟參拜,董事長詹德薫以「未來總統」稱呼侯友宜,並預祝當選。
李梅瑛
2023-07-31 17:25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國錯過塑造全球海洋秩序的機會!北京帶頭無視現行規則 《外交政策》:中國正改寫海洋法
數十年來,各國學者與政策制定者一直感到困惑的是,中國在整個南海與東海提出廣泛主權聲索的目的,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國際法教授達頓在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中國正改寫海洋法,美國錯過了塑造全球海洋秩序的機會,中國正插足這個領域,並挑戰通行的海洋法。
廖綉玉
2023-06-13 09:0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顧爾德專欄:習近平第三任開局就震撼拜登
巷就在習近平3月10日風光地以獲得2952位人大代表全部贊成通過,當選第3任國家主席之際。另一件驚動千里外華府的事件也在北京發生──在新任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安排下並主持下,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兩國高階代表於3月6日至10日舉行會秘密會談,沙、伊兩國關係獲得重大突破。這個協議彰顯了習近平與美國進行全球競爭的強烈企圖心。
顧爾德
2023-03-13 14:1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在美中之間明哲保身,台海危機不關南韓的事?
南韓的政治家和輿論大多認為,台灣問題已經超出他們的利益範圍,台灣「不關他們的事」。
李忠謙
2023-02-27 14:1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美國能贏得下一場世界大戰嗎?
習近平日前在北京的二十大宣稱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普京在莫斯科智庫則強調要追求「真正民主的多極世界、不會將單一真理強加給任何人」。單看這些漂亮說詞,任誰都會覺得大同世界已經在望,美俄中等強權將可攜手合作、和平發展。但只要回頭看看烏克蘭已綿延8個月的戰火,還有8月時共軍的圍台軍演與習近平「絕不放棄武力手段」的威脅,「重塑國際秩序」的野望其實才是習近平與普京的真正潛台詞。
李忠謙
2022-10-31 14:1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聚焦中俄、莫走極端!」面對全球秩序崩解的完美風暴,外交關係協會給美國政府的建言
最新一期《外交事務》刊出自家智庫會長哈斯給美國政府的長篇建言〈危險的十年〉(TheDangerousDecade),剖析美國該如何面對世界秩序迅速崩解的危險十年。外交關係協會(CFR)會長哈斯(RichardHaass)警告,由於大國競爭、帝國野心、爭奪資源、氣候變遷、與核武擴散等新舊威脅交織,當美國無力應對這些挑戰,世界秩序的崩解可能更為嚴重。他建議華府聚焦中俄威脅,但也提醒美國政府「避免想要改變或忽視世界、採取單獨行動或者與所有人合作的極端做法」,以靈活的外交政策取代「單一宏大理念」,妥善應對國內外的挑戰。
李忠謙
2022-09-19 14:1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