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美中關稅戰升溫的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展開對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的國是訪問。15日,他在吉隆坡與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以及總理安華會面時,公開倡議「全球南方」需加強協同發展,對抗外部脫鉤壓力與高關稅打壓。他強調,要透過開放、包容、合作,抵制「小院高牆」與「濫徵關稅」帶來的分裂風險。
同日,美國白宮宣布將對中國進口商品課以最高達245%的懲罰性關稅。美國總統川普已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商務部展開調查,以評估美國對某些戰略性礦產及其加工品的依賴是否構成國安威脅。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反駁表示,相關稅率應由美方進一步說明。他指出,是美方挑起關稅戰,中方的反制手段合情合理,並再次強調:「我們不願打,但絕不懼打」。中國商務部亦同步重申,對美國的任何加稅行動將「奉陪到底」。

中馬高層會談,深化戰略合作抗衡外部挑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完成越南行程後,於15日飛抵馬來西亞,16日先後與最高元首及總理進行會談,雙方隨即發表《關於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聯合聲明》。這次是習近平睽違12年重返馬國進行國是訪問。根據中國官媒《央視》報導,這次會晤不僅提升中馬雙邊合作水準,亦是推進「全球南方」聯合抗壓的重要一環。
在與易卜拉欣會談中,習近平表示,中方支持馬來西亞接任東協輪值主席國,並願配合推動馬國三項重點倡議,協助構建區域共同利益共同體。與總理安華會談時,習近平也強調,期盼能加速簽署《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升級議定書》,以區域一體化方式,對抗西方國家推動的經濟割裂與貿易霸權。
他強調,亞洲必須以自身的穩定和可預測性作為回應全球經濟與政治的不確定性,以制度合作替代對抗性競爭,並透過「亞洲價值觀」塑造更開放包容的區域秩序。

習出席馬來西亞國宴,批評單邊主義與脫鉤思維
16日晚,習近平出席由安華主辦的國宴,並在席間致詞指出,當前國際秩序正面臨重塑,而經濟全球化亦遭遇嚴重阻力。他呼籲亞洲國家必須團結一致,抵禦地緣對抗與貿易脫鉤浪潮,維護區域發展穩定。
習近平強調,「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正在侵蝕我們的共同繁榮,唯有合作才能創造亞洲美好未來」,暗示中方正尋求與東協國家建立更深的戰略互信關係,以緩解美國對中經濟圍堵的壓力。
安華表示,面對單邊主義抬頭,馬方願同中方加強合作,共同應對風險挑戰。東盟不會贊同任何單方面施加關稅的做法,將通過合作聯合自強,保持經濟增長。馬方願意擴大兩國貿易,歡迎中國企業赴馬投資興業。
這場國宴亦由馬來西亞媒體全程直播,引發當地輿論熱議。有評論指出,習近平此行不僅強化雙邊經貿合作,更是藉此對外傳達「中國不孤立,亞洲不分裂」的戰略訊息。

習近平轉赴柬埔寨,持續推動「命運共同體」願景
完成馬來西亞行程後,習近平預計於今日(17日)起抵達此次東南亞訪問的最後一站柬埔寨,展開為期兩天的國是訪問。根據行程安排,預料他將會晤柬國領導人洪瑪奈與王室代表,並進一步鞏固雙邊在「一帶一路」與產能合作下的戰略合作關係。
柬埔寨為中國在東南亞最堅定的政治盟友之一。專家分析,習近平此行延續「命運共同體」外交主軸,目的在於鞏固中國於區域內的話語權,同時對抗美國在印太地區逐漸加強的同盟體系。 (相關報導: 台灣要陪美國做「沒有中國製造」實驗?學者質疑:民進黨無視台人生計,迎合川普「反全球化」關稅壁壘 | 更多文章 )
此次連續造訪三國,不僅是地緣戰略佈局的延伸,也試圖擴大「全球南方」陣營的經濟與政治能量。面對美方關稅升級與對中國的科技圍堵,中方正以實地外交應對外部圍壘,力求打破西方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