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勞改 文章列表
#
勞改
約 36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人物》經歷中國文革批鬥的台灣將軍!孫立方哭聲改變一家「黑五類」命運
近年兩岸關係緊張,在這氛圍下,中國出生的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孫立方少將,於2025年5月1日接任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晉任中將。鮮為人知的是,孫立方的母親張至雲(本名朱蓮華)是一位具有深厚藝術造詣與堅定信念的國劇名伶,其人生歷程跨越中國與台灣,充滿戲劇性與時代印記。孫立方創下政戰官科接任國防部長辦公室主任「大總管」的先例,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在這波人事異動上,引發議論。
張曜麟
2025-05-13 08:20
新聞
政治
軍事
創先例!孫立方晉中將接部長辦室主任 首位陸軍正期女少將雷詠淇任「網軍頭子」
國軍在5月1日有高階重要軍職異動,其中最爲矚目的,為現任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將接任國防部長辦公室主任一職,並晉升中將;而部辦室主任陳道輝中將則調任海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指揮官一職。另外,國防部通次室通信資源綜合處長雷詠淇上校,也將晉任國防部通資次長室資安暨網戰整備處少將處長,創下陸軍官校女性正期畢業生晉任將官的第一人。
張曜麟
2025-04-29 12:38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鄭義聖觀點:川普棄守北韓人權議題?韓、英等國苦撐待變?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本會期(2月24日至4月4日)預計公布去年11月對北韓進行的第四次「普遍定期審查」(UPR,UniversalPeriodicReview)之最終報告。表面上,北韓聲稱將接受關於人民資訊獲取權的「建議」,實際上,卻進一步修法,加強媒體封鎖、切斷國際通訊、嚴格限制外國廣播與出版物流通,全面隔絕人民與外界接觸。在此嚴峻情勢下,我們呼籲國際社會,不能對北韓政權的暴行坐視不管,應持續對平壤提高限度施壓,迫使其停止資訊封鎖與系統性人權迫害。
鄭義聖
2025-04-11 0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科技
與上帝最近距離:百萬網紅登上美軍U-2偵察機,帶你親身體驗壓力衣與7萬英呎高空風景
提到冷戰(ColdWar)時期的傳奇軍用飛機,一定不能忽略這架能飛上7萬英呎高空,具有極特殊造型的U-2高空偵察機(U-2DragonLady)。打從1956年投入服役起,過去長達70年服役期間,替美軍立下不少功勞。特別的是,這款具有輝煌歷史的偵察機,最近一次亮相,是在美國空軍科班出身的百萬網紅山姆厄克洪(SamEckholm)頻道,他親自登上U2後座,帶領觀眾從第一視角窺探這架傳奇偵察機的飛行特性,以及飛行員究竟在7萬英呎看見哪些景色。
李靖棠
2025-02-21 16:59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台北
消費
17歲少女遭主管性侵後輕生!台灣麥當勞「626字二度發聲」再道歉:自始至終沒有刻意包庇
麥當勞台北市士林區某門市的一名李姓主管性侵17歲工讀生導致輕生一事引起全台關注,而麥當勞也因違反《性別平等工作法》,遭台北市勞動局開罰新台幣100萬元,但這仍難滅網友怒火,紛紛揚言抵制消費。對此,麥當勞今(27)日二度發聲道歉:「台灣麥當勞會改進,做得更好」,同時強調「自始至終沒有刻意降級包庇之情事」。
古靜兒
2024-12-27 13:21
風生活
軍事
藝文
風歷史
即時
心理
「被中共俘虜21年拒投降」空軍少校公祭掛名言:遺憾只有一個生命可為國家犧牲
民國53年(1964年),一位年輕的空軍少校謝翔鶴駕駛RF-101A偵察機執行任務時,不幸遭中共戰機擊落,隨後經歷長達21年的勞改、囚禁之苦,卻始終堅持不屈、不降的信念。然而,當謝翔鶴重返台灣,迎接他的並非榮譽、掌聲,而是冷冰冰的「3道命令」,這讓他身心飽受折磨,甚至一度罹患憂鬱症,直到晚年才獲得平反、表揚。上月27日,謝翔鶴病逝,享耆壽94歲,並於昨(16)日舉行公祭,現場懸掛著他生前的一句話:「我唯一的遺憾是,我只有一個生命可以為國家犧牲。」
黃卓霖
2024-12-17 13:09
新聞
政治
「找不到人才找洪申翰接勞動部長」 蔡正元揭賴清德「真正目的」
勞動部公務員之死引起輿論熱議,勞動部長何佩珊為此案請辭下台,並由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接任。前立委蔡正元表示,這項人事任命證明總統賴清德找不到人了,只能找大學沒畢業但忠心耿耿的洪申翰接部長,而真正的目的就是要讓王義川接立委。
何宇軒
2024-11-24 0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黎智英:從香港白手起家,到遭中國鎮壓的標誌人物
1961年,年幼的黎智英(JimmyLai)搭一條漁船逃離中國大陸,以難民身份偷渡到香港。當時中國大陸在中共接管後陷入動蕩,他的母親擔心這個孩子會被餓死。
Austin Ramzy
2024-11-21 10:31
評論
財經
藝文
專欄
許詠翔觀點:產品政治正確、組織共產化,股價跌掉9成─育碧淪亡
筆者在4月的〈當遊戲玩家對上社會正義戰士〉就曾寫道:……被搞的遊戲玩家們,只怕比影迷更不會善罷干休,畢竟影迷習慣戲劇演什麼就看什麼,討厭頂多就是「不看」。但遊戲玩家「玩遊戲」是必須主動操作,遊戲中遇到困難就是要想辦法克服。
許詠翔
2024-10-13 06:20
評論
兩岸
國內
軍事
藝文
歷史
專欄
徐全觀點:風沙萬里月仍明 —《全國總動員》作曲者的輝煌藝術與坎坷人生
作者第一次聽到抗戰歌曲《全國總動員》,是2012年在廣東廣州參與關愛國軍老兵志工活動時,接受志工探訪和致敬的原國軍第六十五軍第一八七師野戰補充團三營九連少尉排長黃洪老人,面對在場人士,用粵語高歌了這首伴隨他當年走向抗戰戰場、見證了他坎坷人生的國軍軍歌:
徐全
2024-10-06 07:10
風生活
理財
為何投資股票總是小賺大賠?專家揭散戶總是賠錢的關鍵原因,別再讓血汗錢付諸流水
荷蘭歷史學家羅格.布雷格曼(RutgerBregman)指出,如果把現代人類出現的歷史化為六十分鐘,農業只出現在最後兩分鐘(3%的時間),而前面五十八分鐘(97%的時間)人類都處於採集和狩獵的漫遊全球生活狀態。
天下文化
2024-09-15 12: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徐全觀點:捍衛真實的抗戰歷史與尊嚴——中國大陸關於《黃河協奏曲》的爭論
馳名中外的當代中國鋼琴協奏曲《黃河》,在江青領導下,誕生在文革時期,成為宣傳共產革命抗戰史觀的樣板作品。其結尾的《東方紅》和《國際歌》旋律更是該作品的經典符號。文革結束後,中國大陸的藝術家為了擺脫極左印記、回歸真實抗戰歷史,曾對《黃河》進行回復性改編,並由此引起文藝界的爭論。這種爭論並不是單純的藝術探討,而是關乎抗戰歷史真實性、國軍尊嚴榮譽以及如何反思文革的道德選擇。所有真實、完整呈現歷史的努力和參與者,都永遠值得後輩尊敬和效法。因為這種努力,不僅是藝術家對中華民族苦難歷史的反思,更是國軍抗敵守土真實歷史的呈現,是還歷史以尊嚴。
徐全
2024-09-15 07:10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毛澤東秘書」手寫日記、40箱文件曝光!美拚命奪所有權…公開中國「殘暴統治歷史」
美中爭奪毛澤東前秘書李銳日記一案進入尾聲。中國專家夏偉認為此案意義重大,中共不僅壓制中國公民,還恐嚇全球不許說、寫、研究、參與不利其統治的言論,因此保有原始實體檔案極為重要。
中央社
2024-09-05 11:59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商業
世界
美國禁止進口「5家中國公司」產品!涉強迫維吾爾族勞動…陸方急發聲:反華勢力的惡劣謊言
中國2014年開始設立新疆再教育營,雖據官方描述稱該機構為「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讓境內受極端思想影響的少數民族學習通用語言、職業技能及去極端化,好讓未來正常回歸社會生活,但中國此舉也掀起外界關注與批評,新疆再教育營更被稱為「集中營」,認為其侵犯少蘇民族人權。對此,美國政府日前更直接點名5家中國公司涉嫌侵犯維吾爾人人權,為此也將禁止進口相關公司的產品。
古靜兒
2024-08-09 11:06
新聞
國際
BBC專訪「脫北」外交官:金正恩希望川普再當美國總統
投奔韓國的前北韓外交官李日奎(RiIlKyu音譯)認為,平壤希望川普(DonaldTrump)當選美國總統。因為若他重新入主白宮,那將是北韓(北韓)「千載難逢的機會」。
BBC News 中文
2024-08-05 19:00
新聞
政治
國內
批政府對勞保「只撥補不改革」 王世堅直嗆何佩珊:部長讓AI來做就好
勞保改革進度牛步,勞動部長何佩珊日前針對政府勞改立場,更說出「撥補就是改革」引起討論。民進黨立委王世堅今(18)日在立院質詢時開炮何佩珊,批評勞改如果只撥補而不談改革,「這兩個字送你,鴕鳥!」並表示如果只要撥補,那不用勞動部長,讓AI來做就可以了。
張大任
2024-06-18 13:30
新聞
政治
中國統戰邀網紅拍片?藍委爆曾收類似詐騙信 黃揚明:綠側翼應停止獵巫
台灣藝人網紅近期紛紛爆料曾收到赴陸工作拍片的邀約信,國民黨立委張斯綱日前也爆料,自己曾在選舉期間收到中國公司寄來的選舉策略信件,網友則陸續挖出疑似被中國收買的藝人。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揚明表示,網友毫無根據就懷疑藝人或網紅收了好處,在內部找敵人的行為,無助於台灣團結面對中國統戰的威脅。
許詠晴
2024-06-17 16:52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張彥專文:西進敦煌─為了逃離公社化全民皆兵的中國
近千年來,河西走廊盡頭的敦煌一直是世界文化的轉折點,中國、西方、印度與中亞文化在這裡薈萃融合,演變成一種極具創意的藝術形態。敦煌反映了這種多姿多彩:城北是蒙古山丘,南接西藏高原,西側緊鄰「低語的沙丘」。從地圖上看,這些沙丘像是西去一千多公里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延伸,彷彿風想將這大沙漠吹入河西走廊,但奇蹟似的受阻於敦煌。敦煌地勢隆起,像達到峰頂浪尖的海濤,此地立有一塊碑,宣示這裡是華夏文明的終點,再往西走就進了外邦境界。不過歷史上新疆有好幾次像今天一樣,完全處於中國控制下。
張彥
2024-06-01 05:5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張彥專文:江湖史家的雄心壯志─他們能改變中國命運嗎?
如果說全世界的人都有一種共通傾向,那就是他們都對歷史爭執不休。或許世事本如此;人類既然無法確知未來,只得在歷史中尋找線索。當然,如果我們今天觀察自己的國家,無論在非洲、美洲、亞洲或歐洲,歷史始終具有爭議性。美國人仍在辯論奴隸在美國史上占有的核心地位。歐洲人為當年殖民帝國的殘酷爭得面紅耳赤。非洲青年挖出「比夫拉戰爭」(BiafraWar)與種族隔離時代的陳年舊帳。早在大多數人出生前就已發生的往事,卻成為形塑未來的重要關鍵,這種例子在日本、新加坡、印度,以及其他許多國家也俯拾皆是。
張彥
2024-05-30 05:5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余杰專文:一座城市,將被青龍吞噬
天空就在頭頂,每個人都有,很公平。
余杰
2024-05-22 05: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