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分級醫療 文章列表
#
分級醫療
約 14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北
專家呼籲建立分級防疫制度、編列常規防疫預算健全醫療量能
立法院厚生會於6日舉辦公聽會,厚生會會長萬美玲呼籲藉由建立分級防疫制度及編列常規防疫公務預算,並要求衛福部應持續編列常規預算儲備流感及新冠防疫物資,一個月內與基層醫療體系開會研議提升篩檢量能的做法。
楊艾喬
2025-05-07 08:19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修法規定醫院最低薪資綠委有意見 衛福部長:有共識之前不會上路
健保署提出《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修法,其中包括5項新制,其中一項為醫院必須配合醫事人員「最低薪資」的保障,否則,就不得與健保特約。惟前述修法方向引發綠委反對,要求健保署立即暫緩修法,應廣納醫界與勞動團體意見後再行研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14)日親上火線面對媒體,並一再承諾「會繼續跟立委溝通」「在有共識前絕不會倉促上路」。
黃天如
2025-04-14 18:21
品味生活
禾馨完成破萬次兒童發展篩檢 攜手爸媽早篩早發現 早期療育不缺席
你知道嗎?0到6歲是孩子發展最關鍵的階段,尤其是3歲前,是把握療育的「黃金期」!禾馨醫療體系為了讓更多爸媽能早點發現、早點協助,響應國民健康署推動的「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導入標準化的篩檢工具,幫助家長掌握孩子發展狀況,早療不再錯過好時機。
唐可欣
2025-04-07 14:14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急診亂象」的下一步?
全台急診壅塞引發民怨,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先是拋出「小腦袋」的荒唐言論,部長邱泰源緊接作秀演戲來提油救火,在在凸顯賴政府的官僚氣焰,也讓「醫療化」就此無解。
蔡威
2025-04-02 05:3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醫療健康
幕後》病床喬王喬不了急診壅塞還演戲!賴清德下最後通牒 民進黨立委要邱泰源閉嘴
急診壅塞風暴讓醫療量能再次成為關注焦點,衛福部長邱泰源在基層醫護不滿累積到最高點之際「突襲檢查」,聲稱急診壅塞已獲緩解,被踢爆醫院為迎接部長視察,竟在短短1小時內藏了近20名病患,讓原就已緊繃的醫護更加疲於奔命,還得配合長官作戲。這次不只在野黨,就連自家立委也看不下去,民進黨立委劉建國痛批,邱泰源過去是家醫科醫生,也曾在台大工作過,為何急診醫學有壅塞問題,會是先透過媒體發聲?
賴慧津
2025-03-17 08:2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醫療健康
高克培觀點:「分級醫療」的關鍵在「複診」
健保30年慶,理當掌聲響起,可惜「醫療崩盤」反成沸沸揚揚的話題,當然「分級醫療」仍然是討論的重點之一。
高克培
2025-03-16 06:40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為什麼急診室會塞車?醫點出台灣人「就醫毛病」:沒改善以後恐沒人想當醫護人員
台灣各大醫院日前急診室爆滿的情況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新光醫院急診主任張志華指出,今年急診室的壅塞特別嚴重,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迫使急診室成為「暫時病房」,若能夠有效落實分級醫療,便能有效緩解壅塞的問題。他也直言,台灣至今尚未真正落實分級醫療的制度。分級醫療不僅能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也能改善病患的就醫體驗。那分級醫療是什麼?分級醫療有什麼好處?《風傳媒》一文整理給你。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5-03-14 13:5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提升基層醫護人員實質所得,以解醫療崩潰危機
全國醫院急診壅塞,醫療崩潰的警示聲四起,主管機關的關切,卻遭受諸多批評,諸如小腦袋、挖東牆補西牆之說等。急診壅塞,首當其衝的固然是急診部門,然而,卻突顯整體醫療系統紊亂,醫療資源配置出現缺乏效率的現象,亟待全面盤點並進行改革。
謝碧珠
2025-03-04 06:10
新聞
政治
醫療健康
視察急診挨轟作秀 邱泰源曝親臨第一線原因:讓他們吐苦水
急診壅塞令各界亂了套,衛福部長邱泰源上周視察雙北多間醫院,被質疑是在作秀。對此他說自己並非突襲各醫院,只是覺得每家醫院的問題可能各有不同,只有真正站到第一線瞭解問題,才能更快速解決問題。
黃天如
2025-03-03 18:03
新聞
政治
醫療健康
批衛福部「大腦袋已讀亂回」急診問題 醫療工會怒提4訴求:邱泰源出來打球
國內面臨急診壅塞、人員流失等問題,衛福部雖陸續提出回應仍不被醫護所接受,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發布公開聲明怒批「衛福部的大腦袋們,持續已讀亂回」,部長邱泰源除了視察醫院「做假戲」,何時才要解決問題?工會隨即提出四大訴求,喊話「邱部長,出來打球。」
黃天如
2025-03-01 11:09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急診室戰場,真的有關說才能順利有病床?
近來流感與諾羅病毒相繼肆虐,全台各大醫院急診部門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病患蜂擁而至、醫護人力嚴重短缺,使得急重症患者無法獲得及時救治,甚至因轉診延誤而失去寶貴生命。政府高舉「健康台灣」旗號,卻對醫療體系長期累積的結構性問題無計可施,僅在輿論壓力下匆忙應對,缺乏實質性改革決心。
范振家
2025-03-01 06:10
新聞
政治
國內
醫療健康
急診壅塞海嘯來襲!醫揪「1痛點」嘆:難怪民眾全擠醫學中心
急診壅塞海嘯來勢洶洶,除了解決護理人力流失的問題,落實分級醫療也是一劑強心針。無奈國人多年來自由就醫的習慣早被「慣壞」,若是現在要限制民眾小病一定不能去大醫院,尤其是急診,一定要有策略與技巧,否則恐將民怨四起。地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表示,根據《健保法》明文規定,民眾前往醫院急診的部分負擔為百分之二十;但事實上,目前即使是醫學中心,部分負擔大概也只在6%~7%左右,與區域醫院與地區醫院差距有限,難怪民眾無論如何就是要往醫學中心急診擠。
黃天如
2025-02-28 14:27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職場
不只醫療未分級、病床不足!急診癱瘓真正缺「這1物」 馬偕副院長苦嘆:每天都在蓋離職章
全台各大醫院急診室近期人滿為患,甚至還出現急診推床使用完畢,不得不以救護車擔架、輪椅應急的狀況,起因源於醫療崩潰、大量護理師出走。對此,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無奈直言,急診癱瘓只是醫療崩壞的冰山一角,醫院有限的預算,再加上醫護的出走,已經導致體系無力負擔日漸上升的醫療需求。
古靜兒
2025-02-28 11:42
新聞
政治
醫療健康
急診塞爆!賴清德主持健康台灣會議 提短中長期計畫改善壅塞
總統賴清德今(27)日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強調政府將持續推動癌症防治與慢性病預防,並積極因應醫院急診壅塞問題。他指出,行政院已展開多項健康政策,包含擴大公費癌症篩檢、推動精準醫療、成立「癌症新藥基金」,希望在2030年降低癌症標準化死亡率3分之1。
黃信維
2025-02-27 18:04
新聞
政治
國內
醫療健康
大醫院急診為何塞爆?醫界大咖揪病因:再多10家台大醫院也不夠擠
醫護出走,病房關床,全台急診陷入壅塞。衛福部日前三度舉行會議,研擬3大策略、2大改革方向,但在許多醫護人員眼中看來,不但緩不濟急,也未切中問題核心。
黃天如
2025-02-26 16:56
新聞
政治
國內
醫療健康
急診7成病患沒那麼急迫?醫師批衛福部忽略一大關鍵:就像大S被當成輕症
感冒、流感案例頻傳,春節至今各大醫院急診大塞車,狀況嚴峻到醫界發聲求援,衛生福利部(衛福部)為此數度找來醫界商討對策,次長林靜儀24日在記者會中表示,數據顯示有7成的急診患者並非「那麼急迫的個案」。對此,醫師蘇一峰直呼,「衛福部坐在辦公室報表治國,離第一線基層真的太遠了。」
李瑋萱
2025-02-26 10:26
新聞
政治
林靜儀「呵呵小腦袋」延燒 黃揚明直言她有防禦心:預設陳情都是來嗆聲的
全台醫院急診壅塞,日前有急診醫師在社群網站上為此向衛福部喊話,結果被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回覆「呵呵,所以你的小腦袋裡,政府按一下鈕,事情就會完全改變了嗎?」引起外界討論。對此,媒體人黃揚明在網路節目《阿姊反抗軍》上指出,林靜儀的個性有一個毛病,她會預設有人找她陳情是為了嗆聲、質疑,會有一個很奇怪的防禦心,習慣會用高高在上、說理的方式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陳明遠
2025-02-25 22:57
新聞
政治
國內
醫療健康
台灣急診爆滿問題出在哪?醫對比日本醫療體系 點出4關鍵:只做一半
流感、諾羅病毒在近期流行,造成全台各地醫院急診壅塞、爆滿,讓本就不太有餘裕的醫療量能又更加吃緊。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發文對比日本醫療體系,點出台灣醫療4大問題,直言台灣政府想模仿,但是四不像,只做了一半。
陳明遠
2025-02-24 20:00
新聞
政治
國內
醫療健康
急診真的塞爆了!衛福部祭「3策略2改革」短解燃眉之急、長留護理人力
塞塞塞,真的是塞爆了!現在若非真的急症,建議民眾千萬不要隨便往大醫院的急診跑,以免反致延誤病情。台灣急診醫學會日前在臉書發文,形容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恐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衛福部今(24)日在近期之內第3度找來醫界商討對策,會後衛福部長邱泰源亦召開記者會,宣布短期三策略及長程二大改革方向。
黃天如
2025-02-24 18:16
新聞
政治
國內
急診壅塞「達前所未有嚴重!」急診醫學會發文求救 提4建議:快撐不下去了
流感、諾羅病毒在近日大流行,急診量能吃緊,台灣急診醫學會日前在臉書發公告急喊「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同時提出4項建議,希望政府機關能夠正視、採取有效行動,憂心如果問題持續下去,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
張庭維
2025-02-23 15:57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