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醫院急診壅塞,日前有急診醫師在社群網站上為此向衛福部喊話,結果被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回覆「呵呵,所以你的小腦袋裡,政府按一下鈕,事情就會完全改變了嗎?」引起外界討論。對此,媒體人黃揚明在網路節目《阿姊反抗軍》上指出,林靜儀的個性有一個毛病,她會預設有人找她陳情是為了嗆聲、質疑,會有一個很奇怪的防禦心,習慣會用高高在上、說理的方式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黃揚明認為,醫療現場的工作環境惡化已經不是新聞了,而且逃難潮已經存在超過10年以上,結果政府機關碰到此議題都是用很奇怪的態度解決,例如讓「波波醫師」合法化、讓他們到偏鄉服務,很難想像政府在想什麼。他提到,其實重點在於林靜儀的政治態度,因為醫療界的結構很難改變,所以很多護理人力寧願到壓力較輕的醫美、眼科診所,而且他們靠的不是健保而是自費項目。
黃揚明指出,再加上醫院為了要顧及列入評鑑標準的護病比,對院方來說重要的不是病患多寡,而是醫院評鑑是否有辦法過關,才會有縮床的現象,進一步衍伸至「喬病房」的生態,所以民代為了選票都會處理這件事,但相對的也會導致有家庭必須讓出緊縮的病床名額,有可能導致病患沒有受到好的照顧。
黃揚明續指,林靜儀的個性有一個毛病,她會預設有人找她陳情是為了嗆聲、質疑,會有一個很奇怪的防禦心,習慣會用高高在上、說理的方式告訴你應該怎麼做。外界都知道分級醫療是為了平衡醫療資源,但大家都希望可以受到大醫院的良好照顧,可是政府以為醫療分級可以分流,結果變成大家都跑醫學中心。
而林靜儀針對風波在臉書上發文回應,態度上會深切檢討,「我的確該檢討,不該對不明身分來譏諷的回文有反應。」並表示還是支持分級醫療、落實分級醫療,制度上她們會努力,但也需要民眾理解和配合。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