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兩岸外交戰 文章列表
#
兩岸外交戰
約 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專訪》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感動歐洲人 瑞士導演、台灣演員想談這些事
「斷交」或許是提及我國外交時,最常,甚至是最先浮現的關鍵字,但我國何嘗不想增加「大使館」數量?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藉由設立「大使館」的目標,呈現我國內部存在的不同聲音。該劇導演凱吉提到,在同溫層很厚的時代,該劇展現在公開場合表達、聆聽不同看法,這點讓部分歐洲觀眾相當感動。
簡恒宇
2024-04-18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兩岸外交戰》瓜地馬拉國會力挺維持邦交 把台灣趕出SICA是中國目標
瓜地馬拉是我國現有邦交國中建交時間最久者,也是中美洲議會中唯一與我國建交的成員國。尼加拉瓜駐美洲國家組織前大使麥菲茲直言,瓜地馬拉新總統阿雷瓦洛被中國視為把台灣趕出中美洲統合體的機會。瓜地馬拉國會則通過決議表明,若想和美國在一起,就要與台灣同陣線。
簡恒宇
2024-02-17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吐瓦魯邦交》議員因天氣卡在離島未能開議 前議長弟弟被視為總理人選
太平洋島國吐瓦魯大選落幕已要2周,紐西蘭廣播公司7日引述吐瓦魯資深選務官員馬拉基說法表示,天氣因素使得公務船延後前往離島接國會議員當選人到首都富那富提,敗選的那塔諾仍是看守總理。《太平洋新聞通訊社》日前引述消息稱,原國會議長弟弟、新當選的費勒提.戴伊歐可能是新總理人選。
簡恒宇
2024-02-07 1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兩岸外交戰》吳釗燮揭露中國給諾魯這好處 將大選的吐瓦魯會是下個目標?
2019年9月,吐瓦魯在選出新總理的前後幾日,索羅門群島和吉里巴斯先後與我國斷交。這次吐瓦魯將於1月26日選舉,則遇到諾魯外交轉向。《澳洲人報》20日獨家報導,吐瓦魯駐台大使潘恩紐透露,有聽到自己國家要外交轉向的傳聞;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則說,我國和澳洲要更加互相合作。
簡恒宇
2024-01-21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選擇台灣,還是中國?學者透過友邦聖露西亞的視角,剖析兩岸外交競爭現實
加勒比海島國聖露西亞是台灣僅存的13個邦交國之一。在這個擁有陽光沙灘、青山和香料蘭姆酒的度假勝地,你可以常常看到中華民國國旗。過去幾十年,聖露西亞一直處於北京、台北之間的外交角力中心。1984年5月,聖露西亞與台灣建立邦交。然而隨著聖露西亞政黨輪替,該國於1997年6月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直到2007年4月才與台灣恢復邦交。
蔡娪嫣
2023-12-19 09:1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加勒比海地區成習近平新目標!《美洲季刊》解析中國在拉丁美洲意圖
繼3月宏都拉斯斷交後,中美洲議會日前通過尼加拉瓜提案,依據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接納中國取代台灣在該機構的觀察員地位,足見中國在該區域對我國的外交攻勢。《美洲季刊》8月28日指出,中國也關注加勒比海地區,而我國在此區域還有4個邦交國。
簡恒宇
2023-08-31 10: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評
風評:美國後院失火,台灣嚴重燒傷
就在副總統賴清德訪問台灣在南美洲唯一友邦巴拉圭之後,台灣在拉丁美洲立即面臨新的外交挫敗──被迫退出參與24年的中美洲議會(PARLACEN)。台灣13個邦交國中有7個位於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區(也就是廣義的拉美地區),退出中美洲議會是否會引發一波外交潰敗的骨牌效應?
主筆室
2023-08-24 07:24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兩岸外交戰》中美洲議會通過「中國取代台灣觀察員地位」 IPAC、美國會議員:不符區域民主利益
針對尼加拉瓜提出接納中國、撤銷我國在中美洲議會觀察員的提案,該議會外交及移民委員會做成贊成決定,21日全體議員以多數決通過。我國22日宣布退出,痛批此決定錯誤引用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一個中國」謬論,凸顯中國破壞中美洲民主及在區域擴張的野心。
簡恒宇
2023-08-22 10:34
新聞
國際
兩岸
瓜地馬拉總統大選》前副外長民調大幅領先 學者推測會維持與台灣邦交
我國中美洲邦交國瓜地馬拉將於20日舉行總統決選,區域民調公司CIDGallup在16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立場中間偏左的阿雷瓦洛大幅領先右派的朵雷斯,而此選舉攸關瓜地馬拉的民主,受到美國關注。此外,瓜地馬拉學者認為,選後應會維持與台灣的邦交。
簡恒宇
2023-08-19 12: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兩岸外交戰》中美洲議會僅剩一邦交國 尼加拉瓜想讓中國取代台灣觀察員地位
隨著中美地峽上只剩貝里斯、瓜地馬拉2國為我國邦交國,我國面臨該區域組織「中美洲統合體」及其立法機構「中美洲議會」的觀察員地位保衛戰,因為2021年與我國再次斷交的尼加拉瓜,6月23日提案要求承認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取代我國立法院在中美洲議會的觀察員資格。
簡恒宇
2023-07-25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兩岸外交戰》援助、正直、捍衛民主......《衛報》尋找友邦與台灣維持邦交原因
隨著宏都拉斯轉與中國建交,即將大選的巴拉圭和瓜地馬拉也被認為可能外交轉向,我國邦交受到國際關注。英國《衛報》4日表示,受訪的邦交國駐台使節一致強調,我國提供的教育獎學金為其國家帶來長期利益,而友邦給予我國國家地位國際合法性,並為我國在國際仗義執言。
簡恒宇
2023-04-05 19:00
國際
兩岸
國內
CNN解析兩岸外交戰:北京以為能在外交上孤立台灣,但它其實做不到
宏都拉斯宣布終止與台灣長達82年的邦誼,並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起斷交事件引發的政治漣漪遠超出這個1000萬人口的中美洲國家,不僅再度證實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加,也同時使中國越來越能強烈主張它的對台戰略──「一中原則」,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蔡娪嫣
2023-03-27 00:02
新聞
國際
兩岸
宏都拉斯邦交危機》除了「尊重決定」 美國特使受訪還說了這些
美國總統拜登好友、主管美洲事務的特別顧問陶德日前到訪我國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由於該國表明要轉投中國懷抱,此事成為他和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會談焦點。陶德接受宏都拉斯《新聞報》專訪時表示,他尊重宏都拉斯的決定,但中國與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關係密切,希望大眾察覺這點。
簡恒宇
2023-03-23 0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拉美邦交國一直減少該怎辦? 專家建議台灣採取這樣的新作法
「台灣正在拉丁美洲打一場會輸的外交戰」,關注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的政治分析師伯斯沃思直言,若失去宏都拉斯,台灣還要面對巴拉圭、瓜地馬拉可能外交轉向的挑戰,而要在拉美地區發揮極大影響力,台灣必須要有區域戰略,不是只想留住幾個最終仍會外交轉向的邦交國。
簡恒宇
2023-03-22 03: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德國之聲》獨家:宏都拉斯欲與中國建交,台灣政府「早就知情,但無作為」
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14日在推特宣布正準備與中國建交,為該國跟台灣的外交關係投下震撼彈。台灣呼籲宏都拉斯勿落入中國圈套,但消息人士透露,台灣4週前便已得知相關消息,卻「未有任何反應」。
德國之聲
2023-03-16 01:13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宏都拉斯邦交危機》前駐台大使憂受援民眾受影響 國會議員顧慮與美國關係
針對中美洲邦交國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稱要與中國發展官方關係,我國外交部常務次長俞大㵢15日召見宏都拉斯駐台大使布羅德表達嚴正關切。與卡蕬楚同黨的國會議員梅西亞說,和中國建交不等於要與台灣終止關係。前駐台大使謝拉則稱,這樣的決定恐怕會衝擊許多獲得幫助的宏都拉斯人民。
簡恒宇
2023-03-16 00:14
新聞
國際
兩岸
假藉商討援助行政治意圖之實!索馬利蘭拒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到訪
在中國的利益誘惑攻勢下,少有非洲國家敢對北京說不,索馬利蘭共和國是其中的例外,讓中國當局怒不可遏。
中央社
2022-08-13 01:30
國際
兩岸
兩岸外交戰》中國搶奪拉美邦交國 台灣有辦法固守陣地嗎?
台灣現有的14個邦交國中,有8國位於被視為美國「後院」的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新加波南洋理工大學助理研究員王林彬與助理教授李鍾赫共同撰文指出,只要台灣繼續漠視「九二共識」,至少在總統蔡英文2024年任期屆滿前,中國會持續搶奪台灣邦交國,以孤立台灣。
簡恒宇
2022-05-17 04:00
新聞
國際
國內
「為了中共而捨棄忠誠夥伴台灣,這樣值得嗎?」邦交國跳「外交華爾滋」,前駐海地大使呂慶龍這樣回
我國目前僅存17個邦交國,而這些友邦往往成為兩岸外交角力的舞台,在中國的銀彈攻勢及影響力與日俱增之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邦誼岌岌可危的消息。面對部分友邦在兩岸之間遊走,大跳「外交華爾滋」求取好處,曾經派駐邦交國海地(Haiti)擔任大使的呂慶龍強調,要彰顯「台灣對邦交國的合作、援助是真心誠意的」,但中共建交的目的只是為了把台灣趕走,天花亂墜的承諾能否實現也是未知數,他會以此籲請友邦思考,為此捨棄忠誠合作夥伴是否值得。
鍾巧庭
2019-07-01 10:10
新聞
兩岸
新新聞
台灣友邦馬紹爾群島爆發政爭!面臨不信任投票的海妮總統:反對派受到中國施壓
台灣友邦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海妮將於下周面臨不信任投票。海妮表示,稱她發行虛擬貨幣會破壞國家財政的指控是「毫無根據」,反對派是受到中國施壓。
中央社
2018-11-10 13: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