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兩岸交流 文章列表
#
兩岸交流
約 2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內
兩岸
「史上最台獨部長」!教長鄭英耀反對兩岸交流,翁曉玲痛批:民進黨憂謊言被戳破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表態反對、禁止和中國交流。對此,國民黨籍立委翁曉玲向《風傳媒》表示,鄭英耀是她看到有史以來最「台獨」、「最政治化」的部長,民進黨政府擔心台灣青年學子受到大陸影響,是民進黨太沒有信心,低估台灣青年的自由民主素養。鄭英耀日前表示,國際交流對學生來說是好事,但對於和中國交流,現在不鼓勵,甚至是禁止與反對。不過鄭英耀昨天進一步指出,被指......
楊騰凱
2025-05-16 11:57
新聞
政治
國內
兩岸
限制擴大!陸委會首度要求地方政府勿出席海峽論壇 藍委:波及農產銷陸,愚蠢也不智!
陸委會昨日首度建議地方政府不予核准所屬人員出席海峽論壇。對此,有兩岸人士向《風傳媒》分析,陸委會放話後,地方政府派員出席海峽論壇的意願一定會劇減,最後恐怕只剩下縣市議員會派員參與。國民黨籍立委翁曉玲則表示,拒讓縣市政府參與海峽論壇將不利台灣農產銷陸,賴政府此舉不僅「愚蠢也不智」。一年一度的海峽論壇即將於6月在大陸福建省舉行。陸委會去年對海峽論壇的態......
楊騰凱
2025-05-16 11:35
評論
國際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歷史
風評
兩岸
風評:賴政府「真理部」揭牌運作?
賴清德政府成立了新部會?倒也不是,而是教育部、陸委會等官方機構,承擔了兩岸關係緊縮的「左右護法」新職能。13日陸委會先是在臉書發文,指對岸招攬台灣學生的各式交流活動,都可能淪為中共的統戰宣傳工具。翌(14)日教育部長鄭英耀接力,語出驚人,稱「兩岸現處於緊張關係,國際交流對學生來說是好事,但對於和中國交流,以現在來講不鼓勵,甚至是禁止、反對。」寒蟬效應發酵,兩......
主筆室
2025-05-16 07:20
新聞
政治
國內
兩岸
教長鄭英耀表態禁兩岸交流!陸委會話說更重:千萬留意「這件事」
教育部長鄭英耀昨天表示,國際交流對學生來說是好事,但對於和中國交流,現在不鼓勵,甚至是禁止與反對。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今日被問到此事時表示,還是有很多國家可以幫助學生國際化、多元化。如果真的要到中國大陸進行雙邊交流,千萬要留意人身安全。教育部長鄭英耀表態禁止兩岸交流。(資料照,柯承惠攝)陸委會日前在臉書貼文表示,暑假即將到來,中共持續透過各種管道招攬我青年學生......
楊騰凱
2025-05-15 10:27
新聞
政治
教長喊「禁止學生赴中交流」 蕭旭岑酸「打臉賴清德」:應下台負責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開始緊縮兩岸交流,包含公務員等都要更嚴格的登記去對岸的行程,而教育部長鄭英耀今(14)日受訪時表示,禁止、反對中小學甚至大學生與中國交流,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批評,鄭英耀違反憲法與兩岸條例規定,限制國人行動自由,恐嚇學子不得赴中交流,已明顯不適任,應該自請下台。
戴祺修
2025-05-14 20:36
VIP
政治
兩岸
公共政策
調查
藝文
文化
大國博弈
獨家》頂尖公立大學教師赴陸擬全面列管?「測試學者忠誠」,賴17條再對兩岸學術交流下重手!
總統賴清德3月宣布因應中國滲透的17項因應策略,各部會看似將紛紛祭出新措施與之呼應。據《風傳媒》了解,近期有台灣某所頂尖大學透過內部公文系統轉發陸委會行文給教師,要求無論平日、假日赴中國大陸,均應於事前申請許可,或是報經服務機關同意。教師擔心新規範圍太廣,連假日赴陸旅遊、探親都應申報,此舉恐將造成新一波寒蟬效應,讓學界對赴陸交流心生戒懼。
楊騰凱
2025-05-05 08: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許文忠觀點:撥開「統戰」迷霧,以自信與務實看待兩岸交流
近年來,「統戰」一詞在台灣社會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幾乎成了兩岸交流中一個難以迴避的敏感詞彙。特別是當我們看到「青鳥」行動所傳達的憂慮,或是網路上如「八炯」等意見領袖對其鋪天蓋地的示警,似乎任何與對岸的互動,都可能被迅速貼上「滲透」、「收買」的標籤,描繪成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這種氛圍下,許多人感到不安與疑懼,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兩岸數十年的分隔,不同的政治體制與歷史記憶,自然會讓人們在面對對岸時,多一份警惕與防備。
許文忠
2025-04-29 06:40
新聞
政治
阻斷兩岸交流?公務人員赴陸登記平台加這句警語 提醒國人遭莫名入罪風險
銓敘部日前配合陸委會發函全國各政府機關,要公務員填寫具結未領有中國身分證、定居證、居住證,後台北市政府日前爆出議會民政委員會3月率團去上海做市政交流,回台後公務員卻遭到調查局衝進市政府問話,引發全面阻斷兩岸交流的批評;《風傳媒》接獲爆料,人事總處14日再次發文,要求在公務人員不論公務或是私人旅遊赴陸登記時,非經人事總處系統者,必須提醒警告文字,「國人赴陸遭非法逮捕、留置或盤查的案件有增加的趨勢;加以中共又發布懲獨22條意見並鼓勵舉報等相關作為,更加劇國人赴陸遭莫名入罪之人身安全風險」。
戴祺修
2025-04-17 16:33
新聞
政治
全面封殺兩岸交流?北市議會赴上海訪問 公務員竟遭調查局約談
台北市議會民政委員會在3月份時帶隊出訪上海市,做市政交流,當時總統賴清德並未宣布賴17條,但卻未料,在行程結束後,調查站除了打電話問公務員赴陸行程外,竟然直接到市府找公務員問話「有沒有見到不該見的人」,但公務員皆稱行程都有報給陸委會,要問就去問陸委會;對此,台北市議員楊植斗批評,即便民進黨仇視對岸,但對岸仍有許多社區參與及互助活動值得我們借鑑,不要再用檢調約談手法將兩岸交流給污名化,這樣很惡劣。
戴祺修
2025-04-11 15:18
新聞
政治
赴中國進香要事先報備?內政部宣布建制登錄系統:提升宗教交流安全保障
總統賴清德近期明確將對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17項策略以因應5大國安威,當中包括宗教團體赴中交流揭露等制度。內政部今(10)日召開第12屆宗教事務諮詢委員會第5次會議,宣布已建置兩岸交流資訊登錄及公開系統,近期測試完後將儘速上線。內政部指出,與會的宗教諮詢委員及地方政府對登錄機制都表達肯定與支持,並認為登錄機制有助提升赴中交流安全保障,能夠在更安心的環境進行兩岸宗教交流。
鍾秉哲
2025-04-10 20:25
新聞
政治
內政部清查兩岸團體「近9成沒正常運作」 6社團一原因被依法解散
總統賴清德政府上任後力推全社會防衛韌性,近來對中國統戰、滲透風吹草動高度戒備,內政部今(9)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內政部每年針對全國性社會團體進行分階段會務清查,發現22個辦理兩岸交流、新住民相關業務的社會團體,有19個會務未正常運作,占比高達86%,提醒社會團體從事兩岸交流業務,應恪遵《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國家安全法》及《反滲透法》等相關規定。
鍾秉哲
2025-04-09 19: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曹若梅觀點:探訪馬英九的2024尋根之旅
熱愛中華文化並且重視綿延傳承的馬英九,2024年一如往昔,在清明節時祭祀黃帝,不過今年他不再是隔海遙祭,而是親自到陝西橋山的黃帝陵,參與隆重的祭祀盛典,接續還有參訪「伏波將軍」馬援祠的相關行程。對於臺灣民眾來說,清明祭祖是家族的重要儀典,具有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教育意義。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掃墓祭祖時為何要吃潤餅,黃帝軒轅氏為何被稱為「人文初祖」,「伏波將軍」又留下哪些事蹟。這些和生活緊密結合的傳統禮俗和歷史故事,其根源就來自於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
曹若梅
2025-04-02 05:40
新聞
政治
兩岸
不懼賴清德「國安17條」 蕭旭岑、夏立言接連率團赴陸交流
總統賴清德祭出「賴17條」後,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28日率30位「大九學堂」的學員訪問山東,除了與山東的大學生交流外,也會參加孔子文化春會祭孔活動,並參訪歷史及文化景點。緊跟其後,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29日率團從桃園機場啟程,於3月29日至4月4日赴中國大陸訪問,重要行程是到河南鄭州出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和赴江蘇南京中山陵謁陵,期間還預計會見陸方官員。
兩岸中心
2025-03-29 1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女大生一句「中國台北」就擊碎賴清德的綠色威權玻璃心!
近日最轟動的新聞莫過於前總統馬英九因接待陸生訪問團而遭內政部約談,其去年邀請北大、清華等名校師生組團來台參訪,訪團成員更包含奧運桌球冠軍馬龍、射擊金牌楊倩等體育明星。然而就當一行人抵達台中洲際棒球場並接受媒體採訪時,其中有位復旦女大生針對12強賽事發表感想,脫口而出「對中國台北隊獲得世界冠軍表示祝賀」、「一起為祖國努力」等語,引發國內輿論沸騰。
邱媛
2025-03-14 06:00
新聞
政治
劍指傅崐萁、國民黨? 賴清德要求立委、官員赴中國 應將資訊公開透明
中共對台滲透威脅日益嚴峻,先前國民黨立院總召傅崐萁率團訪香港,外界幾乎不知道其行程,是被爆出後,傅崐萁才親自說明,沒想到傅崐萁卻在活動中自稱代表「中央政府」,而在去年,傅崐萁甚至到中國與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會面,屢屢大踩紅線。對此,總統賴清德今(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指出各級公職人員赴中交流,從行政官員到民意代表,從立法委員到村里長,皆應將交流資訊公開化、透明化,以向國民負責。
張曜麟
2025-03-13 15:17
風生活
即時
教育
台大創校以來第一起!社科院學生會長「接待陸生團」遭罷免 嘆:校園成前哨戰
因接待中國大陸學生訪團,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學生會長郭又睿遭學生發起罷免,最終在投票中以166票贊成、18票反對的結果通過罷免案。此事件不僅引發台大內部對學生自治的關注,也延燒至兩岸交流層面,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對此表達遺憾,認為學生應更關注全球競爭力,而非陷於政治對立,對此事件郭又睿也發聲回應。
龔渝婷
2025-02-19 15:41
新聞
政治
兩岸
北京觀察》擴大開放赴台旅遊 朱鳳蓮:賴政府卡關恐無從談起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2日上午主持蛇年春節後首場例行記者會,回應上海台辦官員參加北市燈節遭拒時強調,民進黨干擾兩岸關係發展和兩岸交流合作的正常秩序,不得人心,應予譴責;朱鳳蓮並對陸委會聲稱「台商回台受阻」的是「顛倒黑白,混淆視聽」。
田暢
2025-02-12 14:48
新聞
政治
兩岸
北京觀察》「馬習三會」蛇來運轉?蕭旭岑抵京、陸媒低調報導 陸民期盼「這1件事」
正值元宵佳節,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於10日率「大九學堂」共計40餘人抵京開展為期5天的行程。他在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時在接受媒體聯合採訪表示「兩岸民間交流是兩岸民眾的共同期待,他願意代為傳達台灣民眾的心聲,期盼今年兩岸恢覆熱絡交流」。不過,蕭旭岑此行,大陸媒體低調報導,現場僅有《央視》、《廈門衛視》等對台媒體,社群媒體上則並沒有廣傳其訪問訊息。
田暢
2025-02-11 13:55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 形式化問候與政治宣傳─國台辦對台溝通的鴻溝
近日,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通過影片向台灣民眾送上新年祝福,表示:「臺灣鄉親序大新正快樂、新春大賺、闔家平安」。這段使用閩南語的祝賀原本旨在拉近與台灣民眾,尤其是長輩群體的情感距離。然而,陳斌華的閩南語表達顯得生硬,語調僵化且發音不自然,給人一種刻意背稿的感覺,缺乏真情實感。這樣的表現未能引發台灣民眾的共鳴,反而顯得突兀,更讓許多人感到困惑。此外,相關新聞稿的文字表述生澀,過於強調形式化,缺乏溫暖與真誠,進一步加深了兩岸之間的語言與文化隔閡。
姚文邦
2025-02-02 05:30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塵封20年「澳門模式」能讓兩岸再度破冰?陸方3涉台人士幕後穿針引線
曾經熱絡的兩岸交流,遭遇到疫情衝擊,以及民進黨政府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等雙重打擊。如今看似逐漸重啟,陸客可經由第3地入台自由行,馬龍等大陸球星也受邀到台灣訪問,更有不少大陸學者低調在台灣進行學術參訪。不過兩岸雙方就團客問題,依舊互相指責,陸方批評「兩岸旅遊問題的癥結和障礙完全在民進黨當局」,而我方則強調阻礙兩岸觀光的禍首在於大陸開放清單始終未納入台灣。
張鈞凱
2025-01-17 09: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