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內在動機 文章列表
#
內在動機
約 4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台灣的修昔底德陷阱
今日的台灣,正深陷於美中「ThucydidesTrap」的結構性對抗之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即曾多次指出,台灣位處美中科技與戰略競爭的最前線,是「地緣政治最危險的地方之一」;這樣的結構並非台灣能主動選擇,而是被夾在兩大強權間難以避免的結果。
冷觀者
2025-05-03 06:0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理財
季凡觀點:提升效率的五個方法
當今社會節奏快速,提升經濟效率已不再只是企業的目標,更是每個個人應關注的課題。無論您是職場工作者、創業者,還是一般投資人,都可以透過一些具體策略,讓自己的時間、資源與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季凡
2025-04-28 13:55
風生活
新知
北捷早開放雙側站立,為什麼沒人站左邊?心理師曝3原因,說中一堆人心聲
編按:你有沒有注意過,搭捷運時就算手扶梯左右兩側都能站,大家還是默默排在右邊?即便北捷告示牌早已改寫為「兩側皆可站立」,左側卻總是空蕩蕩。到底是習慣難改,還是另有心理原因?蘇琮祺心理師就在臉書發文,從習慣養成、利他行為與社會焦慮三個角度分析這個看似日常的小現象,背後其實藏著人類深層的心理動力。
蘇琮祺
2025-04-18 14:3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讓員工離不開的新管理學!策略主管必學的人才「盤活術」
大缺工時代,年末再掀離職潮!根據求職網調查,高達9成上班族考慮在農曆年前換工作。專注為企業提供教育培訓服務的「拓學院」及瑞氏生技「GA黃金甲」創辦人林明樟,憑藉獨到的「人才盤活術」逆勢突圍!他帶領20人小團隊3年內業績翻倍躋身全台生技業前100,奪下《經理人月刊》2024經理人MVP殊榮。
MJ拓學院
2025-01-02 14:16
地方新聞
節電妙招離島連線分享 四校學生展現自主學習力
新北市澳底國小與澎湖文澳國小、連江介壽國中小及金門安瀾國小四校透過網路、遠距連線由學生自主進行節能妙招分享,希冀透過日常節電小點子、落實能源教育素養,並期許內化成行動力,為節能減碳盡一份心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2024-06-05 10:11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專欄
蘇曉康專文:生命的真諦─他們因為堅韌所以活出神性
按:聽到陳俊瀚謝世,反而令我想起更多的生命,因為他們的堅韌,因為他們活出的高品質,也因為他們對得起生命,又逼詰出另外一些生命的徒勞與浪費。上帝無償給予子民生命,任你活出貴賤,那其實才是生命的真諦,人人善惡自負,在上帝的旁觀之下,各自活出人性、獸性,乃至神性也說不定,人世現場的冷酷畢現。我陪著傷殘之妻的人生經驗,對於記憶、生命這些事情似懂非懂,卻可以感知陳俊瀚四十年生命遠遠超越了人性,近似神性,又因為他活在一個制度最好的台灣,還有一個偉大的母親!
蘇曉康
2024-02-17 05:5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年輕人不必工作到老,就能財富自由!專家曝提早退休3大方法,睡覺時就能躺著賺錢
很多人把財務自由當成一個終點站,每天上班舟車勞頓,目的就是為了掙錢,以及實現財務自由。當我賺到足夠我花用的錢,就可以不必再工作了。但現狀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又應該如何賺到足夠我花用的錢呢?在開始做更多的投資策略前,我們應該要先思考自己的財務觀念是什麼?是收入、消費,還是存款?而財務自由背後又代表什麼思維邏輯。
方格子 Vocus
2023-10-25 11:48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心理
為什麼女人一定要有錢?她曝有能力的女人才能辦到1件事,不只是滿足物質需求
編按:新時代女性,經濟獨立就像生活的基本條件。不過,在父權社會下,女性要面對的似乎不只有賺錢這件事,還包括成長時很多固有的觀念,對女性的迫害,長大後如何靠自己把自己愛回來?作家HH小姐在閱讀《脫貧,比脫單更重要》後,除了認同金錢對女性的意義外,進而分享「配得感」的重要性。
方格子 Vocus
2023-08-06 09:30
風生活
教育
上台報告總是講不好?善用8個說話技巧「訓練穩健台風」,抓住台下聽眾注意力
「說話時,抓住聽眾注意力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從開始教學以來,我就一直在觀察,真正能夠抓住人心的聲音,應該具備什麼特質。
遠流
2023-02-12 19: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還給潘文忠公道─尊重教長的獨立性和專業性
新閣揆陳建仁已公開「第二波內閣名單」,潘文忠持續留任教育部長,筆者認為現在是還給潘文忠公道的時候。
張天泰
2023-01-30 13:40
VIP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名家專欄
林建山專欄:全球滯脹衰退將拖崩臺灣經濟
2022年美國領頭帶動的世界級經濟滯脹衰退風暴已經席捲全球,超高度依存世界市場經濟及美國政治軍事的臺灣,在這波風暴中大受其害,應該毋庸置疑。
林建山
2023-01-18 14:50
風生活
教育
心理
孩子成績不好,先別急著罵!育兒專家建議家長要做3件事,才能讓小孩專注又自律
在過往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們總是在試圖用各種方式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培養他們的學習動力,然而過多的監控手段和激勵方式反而破壞了動機的生成。外部手段干預誘發的僅是孩子對被監控的反抗和對獎勵本身的興趣,卻並不能給孩子的自身能力帶來實質性的提高。
平安文化
2023-01-15 17:30
風生活
教育
心理
當爸媽後很害怕放假,帶孩子去動物園、博物館想到就累!學馬雅人用「自然教養」,把假日還給自己
每到周末,我們會去動物園、博物館和室內遊樂區,到公園玩耍,還有為萬聖節和復活節製作手工藝品,若是遇到下雨天,我們的客廳會擺滿玩具、遊戲、拼圖和各種「學習用具」。我對這些活動感到很滿意,因為我認為它們透過讓蘿西接觸各種體驗來豐富她的生活,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可以讓蘿西忙碌到不會妨礙我,並且分散她的注意力,以免她將我逼瘋。
商周出版
2022-11-05 18:30
風生活
從一句英語都不會說,到成為美國律師!她收過數百次不合格通知,卻從未放棄
在美國執業的韓國律師徐東珠,因自小注意力不集中之苦,而在求學、考試的路上飽受挫折,直到發展出「十分鐘熱度學習法」,利用無法專注的特點打造適合自己的學習之道,最終從麻省理工學院和華頓商學院畢業,成為美國五大律師事務所的律師!
圓神出版
2022-10-16 17:3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房子是蓋來住的,為何會變成金融商品炒作?G7央行總裁指出市場機制弊病
編按:台灣近年房價高漲,讓許多人吃不消,居住正義的呼聲不斷提高。雖然不可否認,房屋建設的確需要成本,而市場機制也是分配房屋的可行手段,但G7央行總裁馬克.卡尼指出,商品化會扭曲價值。目前房屋的居住價值就遭到扭曲,成為賺錢的金融投資標的。雖然市場機制已行之有年,目前也沒有其他更可行的方案,但馬克.卡尼點出的商品化弊病,值得我們思考關於房屋、醫療、教育的商品化,造成價值被扭曲的問題。
八旗文化
2022-06-28 17:40
風生活
新知
遇到蟑螂先別拿殺蟲劑狂噴!達人教你3步驟輕鬆殺蟑,加碼一招去除惱人臭味
「你怎麼敢用手抓蟑螂?」從小到大總是會被這麼質問,在驚恐的語調之外的是眉宇間的厭惡。雖然我知道被厭惡的對象不是我,但我還是無法理解一般常見的「害怕蟑螂」心態,怕蟑螂的人也會怕長相相似的螢火蟲嗎?或是看起來更兇猛的楔形蟲呢?為什麼人要怕蟑螂?我的疑問反而是相反的立場。
方格子 Vocus
2022-02-18 16:00
評論
財經
風書房
「人沒理由在家放電腦!」但賈伯斯選擇發明未來,所以我們有了Mac:《讓部屬甘心跟著你》書摘(3)
願景能造成哪些差異?我一邊研究這個問題,一邊和創業家以及企業高階主管合作,同時也領導我自己的組織,我發現缺乏願景的領導者會栽進六大陷阱中的其中一個,甚至更多個,分別是:沒有做好準備面對未來、錯失機會、優先次序紊亂、策略性失誤、浪費時間金錢與人才,以及太早退場。且讓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麥可.海亞特
2021-06-10 05:00
風生活
心理
拖延心理學》常遲到、事情總是最後一刻才完成…心理師揭形成拖延症5大關鍵原因
你身邊是否有一個拖延的朋友,約會總是遲到,任務總是不按時完成。我們以為拖延只是一種習慣,沒什麼大不了,但其實習慣性拖延的背後,有很強的心理動力。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拖延」的話題。
簡單心理
2020-12-09 12:50
風生活
教育
新知
叫學生查字典就等於自學?全球最潮的學習方式studygram,揭台灣人最常見教育盲點
近年,社交網絡興起一陣「studygram」風氣。在IG搜尋#studygram,會找到919萬個帖子。學生會開一個公開的戶口,在個人簡介中說明自己的現有學歷、學習目標等。以香港為例,孩子可能會說明自己在2021年應考中學文憑試,期望在文憑試中考獲多少分,目標要入哪所大學的哪個學系。然後,studygram的主人每天更新學習狀態,花了多少時間温習甚麼科目等。Studygram不只在中學生之間流行,也有大學生會用作紀錄閱讀reading和寫論文的進度。
方格子 Vocus
2020-09-17 12:01
風影音
下班經濟學
工作賺錢只為了花錢嗎?如果你這樣想,不過是「錢奴」而已!
當我們為了成就、歸屬感、權力、自主性和目標這五個基本需求工作時,就會得到動力。配額多寡因人而異:一個人可能會受到歸屬感和目標的激勵,而很少受到權力的吸引,而另一個人可能會受到權力和成就的刺激,而歸屬感不會影響他。
卡特‧凱斯特
2019-11-13 10:0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