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免疫疾病 文章列表
#
免疫疾病
約 2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品味生活
醫療健康
母親節守護媽媽骨骼健康 骨質疏鬆症健保新制上路,擴增給付 擴大保護,全面助力升級骨折防護
台灣人口高齡化進程加速,骨質疏鬆症(以下簡稱骨鬆)已成為次於高血壓的第二大慢性疾病1,對長者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並對公共衛生與醫療體系帶來長期挑戰。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與2023年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指引顯示,台灣60歲以上人口中,每6人即有1人罹患骨鬆,其中女性占比達80%。女性每3人就有1人、男性每5人就有1人,餘生可能會罹患骨鬆並發生脊椎、髖部或腕部骨折。骨折不只是疼痛,更可能帶來失能與生命威脅。髖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近20%2,3成患者將面臨永久性失能、8成無法獨居;此外,看似輕微的跌倒造成手腕骨折或上臂骨折,亦為骨鬆的重要發生指標。
唐可欣
2025-05-07 16:39
風生活
職場
新知
為什麼歐美空姐能飛到變阿嬤,亞洲都是年輕妹妹?過來人曝真相:「這1件事」差很大!
當你想到空姐,腦海中是否浮現年輕亮眼的形象?事實上,在歐美國家,許多空服員能一路做到六十歲甚至「飛到變阿嬤」,但亞洲地區的空姐卻普遍在年輕時就被迫離開職場,這樣的差異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究竟是文化觀念、法律保障,還是工時制度的不同,導致空服員在東西方有截然不同的職涯發展?本篇將從「空姐年齡限制」、「空服員制度差異」、「空姐工作壓力」等角度,深入解析亞洲與歐美空服員的現實困境與制度落差,揭開夢幻職業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施俞婷
2025-04-30 11:00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連吃飯、喝水都難!重症肌無力患者1年花千萬藥費 醫學會盼健保早日給付
「發病時我覺得我就像是死豬肉,只能掛在床欄桿上。」這是重症肌無力患者Kathy的錐心刺骨的描述。全台約有6000名肌無力患者,其中8成可透過類固醇等藥物控制;但仍有2成屬於「難治型重症肌無力」,即使歷經多種治療,病情仍反覆發作,其中更有50位患者特別嚴重,發病時不但全身無力、連呼吸都有困難,唯有新型生物制劑能救他們一命,但因健保未納入給付,一年1000萬元的藥費就成了病友們跨不過的生死關。
黃天如
2025-04-23 16:14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膝關節受損積水 PRP增生治療修復效果佳
64歲的李先生自年輕開始跳國標舞,但左邊膝蓋一直不太穩定且常伴隨疼痛。日前他因膝蓋腫痛復發到醫院就診,超音波檢查發現他膝蓋積水相當嚴重,不但以空針抽出了50CC關節液,X光跟核磁共振檢查也確定除了輕微退化和前十字韌帶部分撕裂傷外,半月板及副韌帶均有受傷。於是醫師以糖水和自體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plasma,PRP)進行增生治療,在受傷處分別注射兩次PRP及糖水後,成功改善李先生膝蓋的問題,不再疼痛。
黃天如
2025-03-20 13:0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醫療健康
高克培觀點:「分級醫療」的關鍵在「複診」
健保30年慶,理當掌聲響起,可惜「醫療崩盤」反成沸沸揚揚的話題,當然「分級醫療」仍然是討論的重點之一。
高克培
2025-03-16 06:40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免疫力下降不是老年人專利 醫揭年輕族群3大壞習慣:發炎罹癌風險增
天氣忽冷忽熱,流感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免疫力低下不僅增加感染流感的風險,還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提醒,許多人誤以為免疫力衰退發生在50至60歲,但根據歐盟研究指出,人體免疫力從40歲起便開始明顯下降。這種「免疫老化」現象使人體更容易受感染,疫苗保護力降低,帶來的老化發炎更會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風險。
黃天如
2025-03-10 22:00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益生菌該飯前還是飯後吃?醫生曝「5大常見迷思」要注意,吃對方法才有效
益生菌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許多飲品和食品都添加了這些有益菌種,宣稱能促進腸胃健康和增強免疫力。然而,儘管益生菌對大多數人有益,若使用方式不當,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帶來副作用。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在《早安健康》節目中分享了5種常見的食用益生菌的NG吃法,提醒大家注意,避免誤食影響其效果或健康。
施俞婷
2025-03-05 14:44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菜瓜布肺」危險族群曝光!肺纖維化延誤治療 急性惡化死亡率高達5成
近日華語樂壇知名歌手方大同不幸病逝,網路傳出其疑似有嚴重肺部纖維化。肺纖維化的成因很多,許多肺部疾病最後也可能會導致纖維化,近年除了新冠肺炎、流感這類因感染後發炎所造成的肺纖維化,醫師提醒,最常被民眾所忽略的是,不可逆的特發性肺纖維化,以及自體免疫所造成的肺纖維化,倘若沒有及時妥善治療,肺功能惡化速度可能如失速列車,最終導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黃天如
2025-03-04 12:33
財經
風書房
「疼痛對自己是真實的存在,但對別人就只是聽說」病人最深沉告白:好像只有我被困在這裡
罹患為人所知甚少的疾病最令人難以承受的一點,就是其他人根本無法理解你的遭遇──前提還得是他們相信你真的生病了。你孤身一人困在這個彷彿永恆的另一個人生,希望他人能夠理解卻求之不得。「對當事人來說,疼痛永遠都像剛剛出現一樣鮮明,然而對於周遭的其他人來說卻不是如此,」阿爾馮斯.都德在《傷痛之地》(IntheLandofPain,中文書名暫譯)裡點出了他的觀察,「除了我以外的所有人,都已對我的痛苦習以為常。」
臉譜出版
2025-01-30 07:40
新聞
國內
年節慎防掛病號!流感與新冠肺炎蠢動 醫師呼籲避生食、勤洗手
9天春節假期即將起跑,根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統計,相較上月,今年1月因腹瀉、嘔吐而至急診的病人增加了3到5成,主因以諾羅或輪狀病毒為主;此外,流感與新冠肺炎也伺機而動。提醒民眾聚餐應盡可能避免生食,勤洗手、戴口罩,並熟悉附近醫院門、急診開診資訊,才能安心過好年。
黃天如
2025-01-24 12:59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AI
【2024 AI醫療領航大獎】血癌檢測百倍速!先勁智能創新AI輔助診斷技術,憑實力闖出名聲
在台灣醫療科技不斷創新的浪潮中,專注於血液腫瘤診斷的新創公司先勁智能(AHEAD)脫穎而出,先勁智能憑藉其創新的AI輔助診斷技術,在2024年風傳媒AI醫療大獎中獲頒評審團特別獎。這家新創嘗試用創新技術讓血液腫瘤的診斷有更快、更精準的解決方案,展現台灣在精準醫療領域的深厚實力,背後更有著一段動人的生命故事。「血癌和淋巴癌長期位居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全球十大癌症之列,至於在美國,平均每3分鐘就新增一位病例,且在癌症致死率排名中位居第三。更令人擔憂的是,急性白血病的五年存活率至今仍不到30%。」先勁智能共同創辦人、執行長王毓棻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說。王毓棻踏上醫療新創之路,有著他親身參與醫療產業的深刻理解。早在14歲那年,王毓棻被診斷出罹患癌症,這場意外的人生轉折,讓她提早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與醫療人力物力的可貴。當時,王毓棻的青少年階段幾乎都在醫院度過,她親身感受到醫護人員的辛勞,也看見醫療系統中可被機械提升效率的環節。這段經歷促使她選擇就讀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立志投入醫療研究領域。
周岐原
2024-11-28 10:09
地方新聞
台北
安立璽榮、陽明交大締結MOU 瞄準神經免疫新藥百億市場
安立璽榮生醫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立璽榮)甫以革命性核酸免疫新藥技術T-Action獲得「2024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13日隨即宣佈與陽明交大簽下為期五年的產學合作備忘錄,雙方合作將奠基過去頭頸癌、阿茲海默症新藥的研發計畫,未來將擴大至「神經與免疫疾病新興療法」、「人工智慧輔助開發」、「孵化創新團隊」等三大領域的產學合作,安立璽榮董事長陳泓愷表示,盼能結合陽明交大堅實的研究量能,以及安立璽榮創新的藥物開發技術,共同打造MIT新藥,瞄準百億美元市場。
唐可欣
2024-11-20 15:02
財經
德國疫苗大廠BNT又出手了!304億收購中國公司,強化抗癌藥產品線
據德新社報導,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本周三(11月13日)發布聲明稱,將為收購中國普米斯生物技術公司(Biotheus)支付總計高達9.5億美元的費用,其中包括8億美元的首付款。
德國之聲
2024-11-14 15:40
風生活
健康
茄子降三高、防失智營養高,但「6類人」千萬別吃!1毒素恐致關節惡化
現代人的生活多趨於靜態,常常攝取過多的熱量,營養卻不均衡,導致不少疾病找上門。泉源診所院長、新光醫院腎臟科前主任江守山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上表示,曾有一名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民眾,原本病情控制得宜,豈料某日關節炎突嚴重發作,甚至痛到連筷子都無法拿,詢問後發現,原來他前幾天有大量食用茄子,「這類食物有可能會加劇關節炎的症狀。」江守山提醒,茄科植物含有茄鹼,濕疹、蕁麻疹、呼吸道症狀、關節炎、自體免疫疾病及腸炎等患者,皆應暫時避開,以免產生不適症狀。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11-11 16:27
風生活
健康
美食
新知
文化
11/7立冬吃什麼進補?禁忌、開運妙招,懶人包一次看
2024年的立冬時間是11月7日0時36分,作為冬季的開始,不僅是自然節氣的轉變,更標誌著萬物進入休養生息的階段。對於人們來說,立冬象徵著新的生活節奏,許多地方也流傳著進補的習俗,以恢復因一年辛勞所消耗的體力。從傳統的麻油雞、薑母鴨,到暖身的紅棗、桂圓湯品,立冬進補早已成為冬季養生的重頭戲。那適合吃些什麼來補補身體去寒呢?《風傳媒新聞焦點》一文整理立冬相關的禁忌、開運妙招懶人包。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4-11-06 15:27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新冠免疫負債還沒還完、入冬後流感恐大流行 接種疫苗要懂「分齡施打」新觀念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多日,但有些人尤其是銀髮族長輩還是感染了流感,症狀包括發燒、發冷、全身酸痛等。事實上,老年人的免疫系統對病毒株的敏感性已經降低,打一般的流感疫苗對他們來說可能已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及保護力。專家表示,國際研究顯示,高劑量疫苗、基因重組疫苗及佐劑疫苗,可能比一般傳統的雞胚蛋疫苗更能保護長者。今年國內自費市場也有引進佐劑疫苗,不過不便宜,接種一劑就要1900元。
黃天如
2024-11-02 09:10
品味生活
好發於青壯年的「發炎性腸道疾病」,將舉辦《腸伴左右-發炎性腸道疾病》衛教講座 邀請一同共襄盛舉
您有長期腹瀉、腹痛的困擾嗎?要注意可能是罹患一種消化道的慢性發炎疾病!它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族群,因腸道免疫系統反應過度,造成腸子時時處在發炎狀態。臨床表現變化多端,主要症狀是慢性腹瀉、腹痛、血便、黏液便,甚至於伴有發燒、體重減輕及食慾不振等現象。
唐可欣
2024-10-23 15:35
新聞
國際
2024諾貝爾醫學獎:解開「基因調控」奧秘,安布羅斯和魯夫昆共享殊榮
美國發育生物學家安布羅斯和美國分子生物學家魯夫昆7日獲頒2024年諾貝爾醫學獎,諾貝爾獎評審團指出,安布羅斯與魯夫昆的突破性發現揭露一種全新的基因調控原理,對包含人類在內的多細胞生物至關重要。
國際中心
2024-10-08 10:24
風生活
健康
有泡泡尿就是腎臟出問題?醫揭4原因,出現「2狀況」快就醫!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見到泡泡尿現象時,會感到不安,擔心這是否意味著腎功能的惡化。泌尿科呂謹亨醫師指出,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泡泡尿並不需要過度擔心。他在門診中常遇到因為泡泡尿來求診的病患,許多患者焦急地詢問自己是否需要洗腎。然而,呂醫師解釋,只要泡泡在5到10分鐘內自行消失,通常並無大礙。
健康醫療網
2024-08-29 17:11
品味生活
健康台灣 母胎「藥」均安! 三大學會共頒「安胎治療建議」 醫籲:十大高風險孕婦慎用安胎藥 促醫病共享決策才安心
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每一位願意懷胎的孕產婦、每一個新生兒都彌足珍貴」,但台灣早產率持續居高不下,每10位新生兒中有1位是不足三十七週活產早產兒,發生率更是高於全球與亞洲平均,而早產也被認為是造成小於5歲兒童死亡的最主要頭號原因。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蕭勝文指出,在降低早產率與相關新生兒併發症上,預防並延遲迫切早產的治療(俗稱安胎)是關鍵之一。台灣周產期醫學會詹德富理事長憂心表示,台灣多數民眾雖有安胎意識,卻對安胎治療的安全風險認知不足,而臨床第一線治療亦有優化空間。為此,三大婦產科相關醫學會聯合舉辦記者會,公布最新「安胎治療建議」,呼籲醫界與高風險孕產婦注重安胎議題,關心安胎藥物的使用安全性,共同保障母嬰健康雙平安。
唐可欣
2024-07-31 14: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