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程飛彈條約 文章列表
#
中程飛彈條約
約 8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美國「堤豐」飛彈系統何以激怒中國?
美國在菲律賓部署的一種新型飛彈系統將中國重要的軍事和商業中心納入打擊範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震懾中國侵擾美國亞洲盟友的意願將得到初步檢驗。
Gabriele Steinhauser
2025-03-28 11:03
新聞
國際
軍事
新型高超音速飛彈「榛果樹」亮相!俄軍在烏克蘭測試成功,普京警告「衝突已具有全球性風險」
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地時間周四(21日)公開表示,俄軍當天對烏克蘭軍工設施進行攻擊,攻擊中測試沒有搭載核彈頭、代號「榛果樹」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飛彈。據悉,「榛果樹」能夠以10馬赫(10倍音速)速度攻擊目標,目前尚無防空系統能攔截這類飛彈。
國際中心
2024-11-22 10:55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中程飛彈9月撤離呂宋島,南海緊張局勢能否緩解?
菲律賓陸軍發言人週四(7月4日)表示,為年度演習部署在菲律賓呂宋島的美國中程飛彈系統「泰風」(Typhon)將撤出,預計在9月歸還美國。
美國之音
2024-07-04 18:04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王義雄觀點:請賴清德不要把台灣人民帶上戰場
中美兩國國防部長在新加坡香格里拉會議期間舉行面對面會談,雙方在台海、南海等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因而交談過程激烈交鋒,雖然兩軍表示將會保持接觸,但誰也無法預料到時候對方會不會接電話。因為中國大陸認為美國到台海、南海周邊進行軍事活動,嚴重損害其安全利益,這才是兩國無法達成共識的根源所在。
王義雄
2024-06-12 06:5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退出《中程飛彈條約》:美國新武器加入印太布局,有助嚇阻中共犯台?
根據《紐約時報》3日報導,自2019年退出與俄羅斯的《中程飛彈條約》以來,美國得以在亞洲各地開發、部署大量小型移動發射裝置,用於先前被禁止的飛彈類型。這些武器現在被視為阻止中國入侵台灣的關鍵因素。在4月份美國與菲律賓的軍事演習中,美國陸軍首次進駐第一島鏈的新型飛彈發射裝置「堤豐」(Typhon,又譯「泰風」)就是一例。
蔡娪嫣
2024-05-05 15:18
新聞
政治
軍事
退出中程飛彈條約解除研發禁令 協防台灣美國有這項新武器
美國2019年退出冷戰時期與俄羅斯簽定的中程核飛彈條約後,迅速開發可用於阻止中國入侵台灣的新式武器,可搭載「戰斧」巡弋飛彈等武器的新型「泰風」就是一例。
中央社
2024-05-04 14:33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新型飛彈系統部署菲律賓:「堤豐」系統現身第一島鏈,如何影響印太局勢?
根據美國《海軍新聞》報導,美國陸軍的新型陸基飛彈發射系統最近在菲律賓北部部署,這套被稱為「堤豐武器系統」(TyphonWeaponsSystem)的中程能力陸基飛彈發射系統,正在參與為期兩周的「堅盾-24」(Salaknib24)聯合演習。
BBC News 中文
2024-04-20 11: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標準六型與戰斧飛彈都能發射!」加強印太反飛彈防禦,美軍或在關島部署新型陸基發射系統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陸軍司令查爾斯·弗林(CharlesFlynn)表示,美軍將很快在印太地區部署可以發射「標準六型」(SM-6)防空飛彈和「戰斧」巡弋飛彈的新型陸基發射系統。
美國之音
2024-04-08 12:48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習近平說的「戰略威懾」是什麼? 美國軍事專家分析有這3種解讀
202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在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的報告提到,要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美國國防大學中國軍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志遠推測,習近平所說的「戰略威懾」可有3種解讀,即提升對美國的威懾、更廣泛的有目的的脅迫,或是支持火箭軍有更大地位和資源。
簡恒宇
2024-03-09 19: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陳思德專文:美國人對中國崛起的反應─權力轉移、問題轉移和政策轉移
據報導,鄧小平曾經堅稱,「台灣問題歸根結底是美國問題,沒有美國干涉中國内政就不會有台灣問題」。換句話說,鄧小平認定美國掌握著解決台海兩岸關係的關鍵。不論是否同意鄧的看法,重要的是,他的觀點代表(且將繼續代表)中國官方對於台灣問題的解讀。因此,台灣民眾有責任去了解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扮演的角色,尤其是要了解,中國在鄧小平去世後持續崛起,華府作何反應。
陳思德
2023-02-09 13:5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30年前美俄簽署《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30年後和平紅利蕩然無存
1993年1月,美俄兩國簽署了《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進一步鞏固了冷戰結束後的和平。三十年後的今天,和平紅利蕩然無存,而這並不能完全歸咎於俄烏戰爭。
德國之聲
2023-01-09 16:10
國際
軍事
歷史
「攻擊我們的新領土,就是攻擊俄羅斯!」普京簽字併吞烏克蘭佔領區,哲連斯基正式申請加入北約
俄羅斯總統普京9月30日在克里姆林宮發表談話,宣稱俄國在烏克蘭的佔領區將併入俄羅斯領土,並且憤怒譴責美國的「新殖民霸權」。他一方面呼籲基輔承認「數百萬人的自由選擇」、儘速回到談判桌;克里姆林宮又宣稱「將使用一切手段保護俄國領土」,再次暗示可能使用核武。《紐約時報》與英國廣播公司都指出,普京的談話顯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將再次升級。
李忠謙
2022-10-01 09:32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拜登忽略了美中「大國競爭」盲點!專家:新冷戰加劇美國民主衰落,反而幫習近平一把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全球逐漸形成「民主陣營vs中俄勢力」的新冷戰格局。美國兩黨一致站穩反中立場,美國總統拜登與華府建制派外交官員認為,在美中的戰略性競爭當中,美國能夠像當年美蘇冷戰時期,加強在航太科技軍事各領域的競爭力、創新力,帶出最好、最強盛的一面,順勢解決美國如今陷入的民主困境。
蔡娪嫣
2022-07-16 04:10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軍在加里寧格勒模擬核彈攻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拉托夫:普京若決定動用核武,沒有人能阻止他
普京是否會下令動用核武,是烏克蘭戰爭是否升級為歐陸戰爭、甚至世界大戰的關鍵所在。俄羅斯政府在入侵烏克蘭的第70天(5月4日)表示,俄軍已在加里寧格勒實施核彈攻擊模擬演練。《莫斯科時報》認為,普京藉著這次軍演,幾乎不加掩飾地展現了可能部署戰術核武的威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拉托夫則說,俄國官媒近來不斷鼓吹使用核武,如果普京真的下令,俄羅斯根本沒人能阻止他。
李忠謙
2022-05-06 17:3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烏克蘭戰爭》為何此時開戰?普京想要什麼?對歐洲有多危險?有無外交管道?關鍵問題BBC一次回答
俄羅斯通過海、陸、空對擁有4400萬人口的歐洲民主國家烏克蘭發動了毀滅性的攻擊,大批難民外逃。
BBC News 中文
2022-03-07 18:00
國際
軍事
「烏克蘭不只是鄰國,更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普京發表全國演說,對北約與烏克蘭正式攤牌
俄羅斯總統普京21日晚間在克里姆林宮發表電視演說,重彈他去年七月長文《論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的老調—「烏克蘭對我們來說不只是一個鄰國,更是我們歷史、文化與精神空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普京甚至強調「現代烏克蘭完全是由俄羅斯創造出來的」。由於普京在演說中表明要承認頓內次克(Donetsk)與盧甘斯克(Luhansk)的國家地位,《紐約時報》認為此決定已為俄軍開進烏克蘭奠定基礎,也意味著俄烏開戰的可能性再次提升。
李忠謙
2022-02-23 03:30
新聞
國際
軍事
北韓新潛射飛彈無人能擋?號稱具備「滑翔跳躍機動」能力,安理會將召開緊急會議應對
北韓官媒朝鮮中央社20日證實,19日上午從咸鏡南道海岸發射的飛彈是一款「新型潛射彈道飛彈」,而且具備「側面機動」與「滑翔跳躍機動」等升級制導技術。從官媒發布的照片看來,這枚飛彈確實是由潛艦在水面下發射,朝中社也說這款武器將可提升朝鮮人民軍的水下作戰能力。聯合國安理會將在20日(台灣時間21日上午)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如何應對北韓持續違反決議的行為。
李忠謙
2021-10-20 12:04
新聞
國際
軍事
美國還有多少核彈頭?國務院公布最新庫存量:3750枚 智庫稱中國約有「350枚」
美國國務院5日公布美國核彈頭庫存量,是前總統川普禁止公布這項數據後,美國4年來首度公布核彈頭數量。
中央社
2021-10-07 07:52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喀布爾淪陷、民主黨與共和黨
在世界目睹近期阿富汗淪陷的同時,美國國內對總統拜登(JoeBiden)混亂撤軍行動的批評力道也正在加強。
温承澤
2021-08-28 0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日本自衛的關鍵決斷:該幫台灣(美國)對抗中國到底,還是引導美中爭霸「軟著陸」?
繼菅義偉與拜登在美日聯合聲明中首次提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後,日本媒體13日報導,「台灣穩定」對日本安全的重要性可能也將被首次寫進防衛白皮書,日本距離「戰略模糊」似乎又更遠了一點。論者以為,在今年4月的美日聯合聲明後,日中關係已經進入了新階段,今後不該再堅持「不宜刺激中國」,而是進一步思考「如何預防台海衝突」,甚至「如何遏制中國的軍事行動」;但也有反對意見指出,日本應該跟美中爭霸保持一定距離,免得被捲入不必要的衝突。
李忠謙
2021-05-15 03:04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