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新潛射飛彈無人能擋?號稱具備「滑翔跳躍機動」能力,安理會將召開緊急會議應對

2021年10月19日,北韓向日本海試射潛射飛彈,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北韓官媒朝鮮中央社20日證實,19日上午從咸鏡南道海岸發射的飛彈是一款「新型潛射彈道飛彈」,而且具備「側面機動」與「滑翔跳躍機動」等升級制導技術。從官媒發布的照片看來,這枚飛彈確實是由潛艦在水面下發射,朝中社也說這款武器將可提升朝鮮人民軍的水下作戰能力。聯合國安理會將在20日(台灣時間21日上午)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如何應對北韓持續違反決議的行為。

2021年10月19日,北韓向日本海試射潛射飛彈,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2021年10月19日,北韓向日本海試射潛射飛彈,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根據朝中社報導,北韓的國防科學院19日針對「新型潛射彈道飛彈」進行試射作業,不過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並未到場,而是由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部長劉進、黨中央軍需工業部副部長金正植等人到場「指導試射」。國防科學院表示,5年前首次成功發射潛射戰略彈道飛彈後,這回同樣由「824英雄艦」發射的新式飛彈更彰顯共和國的軍事強勢,因為新飛彈採用了「側面機動」及「滑翔跳躍機動」等升級制導技術。法新社也指出,19日的衛星圖像確實顯示新浦一帶有潛艦停泊。 

2021年10月19日,北韓向日本海試射潛射飛彈,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2021年10月19日,北韓向日本海試射潛射飛彈,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美聯社指出,由於北韓並未開放媒體採訪見證這次試射,因此所謂「新型潛射彈道飛彈」的性能只能任由北韓描述,其餘證明只有北韓官媒發佈的幾張靜態照片,外界無從獨立驗證北韓武器性能的真實性。不過19日的試射確實是北韓兩年來的第一回潛射飛彈試射,也是去年9月以來的第五次彈道飛彈試射。北韓一方面恢復了與南韓之間的熱線,另一方面也逐漸加大對美國與南韓的施壓力道,希望美韓取消「敵對政策」(聯合軍演)、國際社會也能取消對北韓的制裁。

2021年10月19日,北韓向日本海試射潛射飛彈,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2021年10月19日,北韓向日本海試射潛射飛彈,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朝中社的報導其實並未揭示這次潛射飛彈的實際發射地點,不過根據日韓提供的情報,這次試射應該是在咸鏡南道的新浦外海進行,新浦正是北韓建造可搭載潛射彈道飛彈(SLBM)的造船廠所在地。日韓兩國都認為飛彈最後落入日本海,據稱飛行距離約在590公里左右、最大飛行高度為60公里。拜登政府一再對金正恩政權釋出善意,表示願在不設前提的情況下,於任何時間地點跟北韓繼續進行核談判,但北韓方面始終堅稱美國的「敵對政策」並未改變,不願再坐上談判桌。

2021年10月19日,北韓向日本海試射潛射飛彈,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2021年10月19日,北韓向日本海試射潛射飛彈,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由於朝中社強調這款新型飛彈的「末端機動能力」,首爾大學的北韓專家金東耀(音譯)表示,北韓19日試射的飛彈很可能改裝自可安裝核彈頭的KN-23飛彈(又稱「朝鮮版伊斯坎德爾」)。KN-23的技術據信來自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Iskander )飛彈,這款武器被俄方誇稱「無法有效攔截」,強調其破解敵軍防空飛彈陣地與飛彈防禦措施的傑出性能。至於外銷款的「伊斯坎德爾」被稱為「伊斯坎德爾E」,與俄軍「伊斯坎德爾」的最大差別是,射程從400多公里被閹割到只有280公里。 (相關報導: 北韓暗殺金正男原因曝光?韓媒獨家:金正恩胞兄向南韓政府提供情報 更多文章

北韓25日發射的新式戰術制導武器(伊斯坎德爾、KN-23)分析。
北韓2019年發射的新式戰術制導武器(朝鮮版伊斯坎德爾、美韓聯軍稱為KN-23)分析。

「伊斯坎德爾」雖然是一款彈道飛彈,但其飛行高度最高僅50公里左右、飛行最終階段還可以多次改變飛行路徑、做出迴避動作,避免遭到反飛彈系統攔截擊落。又被稱為R-500的巡弋飛彈版「伊斯坎德爾K」,則在2008年試射成功,射程可達數千公里。正是這款飛彈的存在,惹怒了北約與川普。川普指責俄羅斯違反了《中程飛彈條約》(INF),但在俄羅斯推稱該款飛彈射程不足500公里後,美國政府今年年初宣布暫停履行INF,俄國總統普京也隨即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