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央情報局 文章列表
#
中央情報局
約 88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台灣不是簡單的惡化,是極端的惡化!」賴政府引入戰爭邏輯的黑暗時刻,雷倩:最後只有2條路可選
在內外情勢壓迫下,台灣未來何去何從?婦聯會主委、前立委雷倩感嘆,當中美衝突一觸即發,台海可能發生戰爭時,「這個國家我已經不認識了,執政黨對於在野黨採取的敵我手段,讓人很沮喪。」雷倩表示,賴政府引入敵我矛盾的戰爭邏輯,台灣不是簡單的惡化,而是極端的惡化。倘若戰爭到來,只有2條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協商正式結束內戰狀態;或者「台灣國」戰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接管台灣。
張鈞凱
2025-05-09 22:49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美國有意見、賴清德急急如律令!民進黨修國安法喊殺 多部會「建請再酌」
總統賴清德3月13日午後親自主持國家安全高層會議後記者會,提出針對台灣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的17項因應策略,並點名主管機關全面檢視現行法規,提出強化國安五法的修正案。隔天,行政院長卓榮泰對外宣示,「所有總統的裁示,相關部會一定要限期地來考核、限期地來完成。」只不過,如今50多天過去了,行政院版的國安五法修正案卻還不見蹤影,反倒是民進黨立委動了起來,將11名綠委領銜提案、135人次連署,總計9個版本的《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送進委員會審查。
鍾秉哲
2025-05-08 0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北京觀察》美CIA罕見策反中共官員為間諜 中國外交部反擊:赤裸裸的政治挑釁
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大陸五一假期期間發佈了一段招募中共官員為間諜的影片,引發輿論熱議。這部影片與以往不同的是,直接採取中文語言進行錄製。但是從影片內容上看,參與錄製的應為一名北京華人的口音。
田暢
2025-05-06 18:26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回顧1945年美軍與共軍的軍事合作
去年我們談了美軍向延安派遣觀察組,拉開美國歷史上首次與中共展開軍事接觸的歷史。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筆者透過美國國家檔案館的一手資料介紹了魏德邁(AlbertC.Wedemeyer)接替史迪威(JosephW.Stilwell)後,對國軍進行改造的情況。儘管從頭到尾只有39個國軍步兵師接受改造成為「阿爾發」師(AlphaDivisions),卻仍為中華民國陸軍的全面美國化拉開序幕。
許劍虹
2025-05-04 07:20
風生活
即時
政府帶頭裁員了!「1機構裁員1200人」縮減計畫要持續好幾年
華盛頓郵報2日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將裁員大約1200人,其他情報機構也將砍掉數千個職位。CIA這項裁員計畫將持續數年,部分是透過減少招聘達成,川普政府已向國會議員通報此計畫。
中央社
2025-05-03 15:22
新聞
國際
連CIA都被嫌養太多人?川普點名中情局等情報機構,計畫大砍超過千名員工
川普(DonaldTrump)重返白宮至今,針對美國聯邦政府各個部會,不僅縮減其預算金額,同時也持續縮編各個獨立機構,如今就連負責重要海外情報網路運作的中情局(CIA),似乎都躲不過這波精簡的浪潮,預計要大砍至少1000至1200名員工。
李靖棠
2025-05-03 11:22
風生活
即時
CIA真的很敢!「好萊塢等級」新片策反中共高層 揭發高官「都是這樣消失」
在美中對抗全面升高之際,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日前罕見上架兩段全中文影片,內容質感堪比好萊塢電影,卻直指中共內部,公然招募中共高層與基層人士投誠美方。CIA局長雷克里夫(JohnRatcliffe)更直接喊話「熱線已開通」,呼籲中國體制內人士站出來。
周育信
2025-05-02 14:08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中情報戰升級!美CIA發中文影片策反中共高層,局長稱「熱線已開通」
美中貿易戰互不相讓,情報對壘同樣升溫。中央情報局發布品質不輸好萊塢大片的中文影片,以「天助自助」等勵志口號,呼籲中共高階領導人及基層為美從事間諜活動。局長雷克里夫更喊話,「熱線已開通」。
中央社
2025-05-02 09:43
新聞
國際
兩岸
管好你的褲子!美媒爆料,華府禁止駐華人員與中國公民戀愛或有性關係
隨著美中兩國關係再次因為貿易紛爭而緊繃,近期華府內部一項祕密政策,被外媒發現而曝光,最早是由《美聯社》(AP)獨家報導,聲稱美國政府全面禁止、駐點中國的美國政府成員、與其家屬,以及持有安全許可的承包商,與當地中國公民發展任何形式的戀愛或性關係,似乎是擔心重現當年美蘇冷戰(ColdWar)期間,自家人員被枕邊人色誘而洩漏機密的場景。
李靖棠
2025-04-03 17:38
新聞
國際
共和黨人要求調查「白宮Signal門」,民主黨人矛頭指向國防部長與白宮國安顧問
美國共和黨要求調查白宮國家安全官員在Signal群組對話分享敏感軍事訊息的呼聲越來越高,奧克拉荷馬州參議員詹姆斯·蘭克福德(JamesLankford)表示,進行調查「完全合適」。
BBC News 中文
2025-04-01 12: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孔令信觀點:賴清德押注川普的豪賭
當賴清德在3月13日突然召開國安會議,然後親自宣布了「賴17條」,很多人都很奇怪為何民進黨在川普推關稅戰略時,賴政府的國安會議只有三點綱要性與原則性的對應措施,但是一個月後在沒有什麼特殊原因下,賴却宣布恢復軍法等「賴17條」,分明是有備而來,而不少評論認為這是賴有意為「大罷免」做出誓師行動。
孔令信
2025-03-30 06: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觀點
韋安觀點:川普「聯俄制中」,有多大可行性空間?!
川普再度入主白宮,是否會重新啟動「聯俄制中」戰略?假如他能成功促成美俄和解,是否真能撬動中俄同盟,改變美國當前的全球戰略困境?這樣的設想,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再次引發關注。
韋安
2025-03-27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川普回應洩密事件:對葉門攻擊計畫沒有任何影響
美國政壇25日發生一起罕見的資訊安全洩露事件,前總統川普公開披露國家安全顧問邁克.沃爾茨辦公室一名幕僚意外將《大西洋月刊》總編戈德堡加入高度機密的Signal通訊群組。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3-26 12:42
國際
軍事
《大西洋月刊》總編誤入機密群組,揭秘川普團隊真心話:歐洲人「白吃白喝」簡直可悲!
美國《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總編輯高德伯格(JefferyGoldberg)24日爆料,自己竟被白宮國安顧問瓦爾茲(MikeWaltz)誤拉進機密群組,提前知道美軍轟炸葉門的作戰計劃。《經濟學人》24日表示,這件事除了凸顯川普國安團隊的紀律鬆散外,更讓人擔心的是,他們的對話內容充滿著對歐洲盟友的輕蔑與不滿。
李岱青
2025-03-25 16:36
新聞
國際
川普團隊出大包!白宮國安顧問誤將記者拉進機密群組,美軍轟炸葉門計畫被看光
「傳錯訊息」這種尷尬的經驗許多人都有過,但當發錯訊息的人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Waltz),而且內容是一份軍事行動計劃,對象還是一位知名記者時,這已經不是丟臉的問題了,而是嚴重的國安漏洞。
李岱青
2025-03-25 13:25
風生活
國際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甘迺迪遇刺懸案60年,為何就算川普把文件全公開,世紀大謎團也很難釐清?
川普政府上周二公布了三萬頁甘迺迪(JohnF.Kennedy)遇刺案相關的文件,這些文件為了解美國政府一些最秘密的工作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資料。調查該案的華倫委員會(WarrenCommission)在1964年認定,肯尼迪是被奧斯華(LeeHarveyOswald)殺害的,而且是單獨行動的。但這些資料,卻沒有提供一些專家的謎團:若是一個人犯案,為何能連續從不同角度射擊?步槍有辦法這樣做嗎?到底這三萬頁資料,解決了哪些疑問,又有哪些無解……點擊此處,VVIP獨享完整內容
金牛幫幫忙
2025-03-25 13:00
新聞
國際
歷史
川普公佈的「甘迺迪遇刺案」機密文件,究竟說了什麼?
超過2,000多份與美國前總統約翰·F·甘迺迪(JohnF.Kennedy,甘迺迪)德州遇刺身亡案調查相關的新文件公開,引人注目的不僅僅是其中包含的內容,遺漏的部分同樣引起關注。
BBC News 中文
2025-03-21 09:40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宣布「差不多」解除對烏克蘭情報禁令 川普:烏俄都沒籌碼,必須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表示,美國「差不多」已經解除對烏克蘭的情報暫停令,同時強調他的政府必須盡一切可能促使烏克蘭認真考慮與俄羅斯達成協議來結束戰爭。此舉標誌著美國對烏俄衝突政策的重大轉變。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3-10 10:51
新聞
國際
外交與情報也不重要?川普裁員大刀將指向國務院,美媒稱要關12座領事館、數千員工恐面臨失業
美國聯邦政府的縮編計畫持續擴大進行,下一個可能被動刀的部門,將是主掌美國外交事務的國務院(StateDepartment)。根據外媒取得的官員消息,在總統川普(DonaldTrump)要求之下,國務院高級官員已擬定計劃,預計最快在今年夏天前,就要陸續關閉12個海外領事館,並考慮關閉更多外交專責機構,同時人力配置也將大幅縮編。不少專家擔心,此舉不只會衝擊華府和各國的關係,同時也會傷害對外情報收集能力,長遠來看對美國存在負面影響。
李靖棠
2025-03-07 17:57
新聞
國際
國內
台灣生育率創新低!母胎單身、單親生子、開放式關係—年輕世代如何改寫婚戀規則?
30歲前,Gina深信滑交友軟體要跟工作一樣積極。為了在適婚年齡結婚、生小孩,她設定嚴格目標,每天花三到六個小時與人聊天配對,還規定自己一週要出門約會兩次。
BBC News 中文
2025-03-06 17: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