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彙整2024兵力成長會報─「強化幹部領導統御」出現頻率最高!

少子化造成兵源不足,據國防部指出可徵役男人數將在今年首次跌破10萬人以下。(示意圖,劉偉宏攝)

年末將至國軍年度招募績效有目共睹,總結國軍招募成果,按各單位統計「變數」不同各有不俗表現,按總人口比例計算志願役人數占比,甚至高過英美,唯主戰部隊缺員偏高仍是各方研究共識。

每月檢討會議不斷內容大同小異?

據青年日報資料庫年初截至本月底發布之軍聞中,由各軍團指揮官主持之兵力成長相關檢討會議講話為例,共19則,歸納出各軍團長官之十大改善招募與提升兵力措施,按出現次數分別節錄排序如下:

各軍團指揮官主持之兵力成長相關檢討會議講話項目頻率。(作者整理)
各軍團指揮官主持之兵力成長相關檢討會議講話項目頻率。(作者整理)

在出現頻率最高之「強化幹部領導統御」項目中,甚至出現有達六次冠以「應」之強制規定的用法,可見幹部之領導統御是最欠卻亦是最急需的重點改善項目,又見其他頻率最多的二至四項,其關鍵字分別為:規劃、策略與官兵生活照顧,亦顯示出急需改善的項目皆為中高級軍官之主要職責。

長官講話你要聽,不對就要改!

各軍團指揮官類似講話常被詬病為老調重彈的流水帳念稿檢討,但仔細分析其看似虛無飄渺的「打高空」式發言,為何會再三強調月月提醒,正是他們一直都明白問題的關鍵所在,本文透過簡單統計即發現「加強幹部領導統御」為其主要訴求,但反之次次重提似乎也透露出長期收效甚微的無力感,從直面問題的關鍵,再到與問題共存,最後演變將其束之高閣成為每月儀式性的口號期許,這中間的演變似乎不僅僅是這一年內的問題而已。

專業分工還是分工專業

過度強調「人人都是招募員」反而和專業分工的基本原則背道而馳,高司單位所謂改善良方就是把專業分工完的專業再拿出來分工給大家,如此開倒車黔驢技窮的操作,完全不具管理專業的跡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高司該負責的官兵福利爭取、改善生活照顧、推動組織改造,修法規或跨部會資源重整等等能做的很多,且每項變革都能左右招募大局,而不是自身工作推行一遭責難或社會質疑,就意圖轉嫁自身無能與失敗給下級單位,成日向下檢討枝微末節的基層工作,而不思自身本務向上建構整體戰略布局。 

結論

基層招募已達瓶頸!現況數據高低都只是在誤差範圍罷了,目前最該改善的是「國軍」這個產品,畢竟東西不好招募員在會「舌燦蓮花」最終只能讓「理論上」和「現實中」越差越遠,在不然則是「趁人之危」式的「精神突襲」剛畢業沒經驗的青年,藉著資訊落差避重就輕的宣傳,搭配上招募員幫你申請好帳號,影印填好報名資料,預約好各種檢查,美其名讓人「無後顧之憂」就等著你簽名的「無痛登入法」服務,只能為部隊帶來「人」與「才」分離的結果,越適合國軍的人越無法加入,「誤會」國軍而加入者亦無法從中釋懷。強化幹部領導統御說來簡單,但大部份幹部通常只懂強化「領導」而忘記了本身才是最該強化的重點,希望下次招募檢討會議會出現被強化的幹部,如果沒有就不要開了。 (相關報導: 揭仲專欄:國軍主戰部隊人力快速流失,該如何對症下藥? 更多文章

*作者為戰略研究領域研究所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