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的方法很多,但本書及《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也只能詳細描述其中幾個,包含節制的消費行為、專心存錢、勤奮的財務管理。事實上,要達到財務自由,靠的是每個人自身的努力,可是其中也有些共通的道理。-P.35
這本書是我去年剛出版就看過且很喜歡的一本書,但後來發現網路上對它的評價似乎不高,研判應該是單看書名就有很多人排斥,因為本身就不喜歡有錢人(現在仇富的人真多)、不喜歡談錢、覺得這就是一本心靈勵志書、對起薪低的自己沒有幫助,或是覺得這完全就是倖存者偏差等等。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可以在這邊先按上一頁離開,因為我個人覺得這本書裡面的一些觀念,對於想要改變自己財務狀況的人來說,是很值得學習的。

我知道很多人都認為身處這種年輕人極難生存的世界與社會當中,要達成財富自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尤其大多數的工作起薪低、機會少,更是不容易。但是我相信還是有許多人,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大家都覺得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達成財富自由。
既然別人可以,我和你當然也都可以。
財務自由只屬於那些願意分配時間、金錢、精力和知識等資源,致力去達成財務目標的人。
看到這句話讓我想到身邊真的有起薪低,但是靠著節儉的生活方式,存下自己一點的微薄薪資,並且靠著買台積電賺了不少錢,現在他儘管薪資不高,但手上也有10張以上的台積電。或許這樣的資產在很多人眼中很不怎麼樣,不過他本身的投資觀念很好,且看股票的眼光很精準,可想而知他在背後做了多少努力。
因此要是不願意改變或是去嘗試,等到十年過後,還是會跟現在沒有兩樣,那麼就空度了十年的時光了。
如果你是想靠著自己的力量,踏上財富自由之路,最基本的是,你需要改變一些與財務相關的行為與態度。
1.消除許多關於財富的迷思,尤其要停止仇富,且要想想如何才能利用自己獨特的背景與才能來獲致成功
關於財富的迷思包括以為收入就是財富,但事實上收入當中只有你存下來的部分才會是你的財富,月入10萬也月花10萬的人,絕對無法達成財務自由的。
另一方面,現在也很多人在仇富,認為有錢人都是邪惡的、都是佔我們便宜的,卻忽略了這些有錢人也是白手起家又或者做了不少善事。討厭富人是無法讓我們致富的,我們該做的是向他們學習。
2.了解今日自己身邊的人以及成長過程周遭的人是如何面對財務問題
自小家庭教育對我們影響很深,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台灣不從小注重理財觀念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如果自幼我們父母就願意與我們討論如何花費、如何理財,屆時理財觀念的普及度絕對比現在還要來上許多。
再加上我們每天平均花2.5小時與另一半相處,他們對財務的看法,會深深影響我們之後的財務狀況,慎選另一半在這邊也是極重要的事情。這裡推薦之前介紹過的書:與家人的財務界線,內容就是在談論與家人甚至是另一半對財務的看法及傳統觀念。 (相關報導: 通往財富自由、打造被動收入的第一步:學柴鼠兄弟這方法,逐一擺脫你的負債 | 更多文章 )
3.想想自己的消費行為,包括房子、車子以及小額的日常消費,你住的地方或買房的地點都會對財務決策有重大影響
這本書在2016年做的研究發現大多數富人都不會購買昂貴的車款,所以豐田、本田和福特就是富人偏愛的榜首。就連富人在消費上都會特別節制,更何況還沒有達到富人等級的我們。許多富人都崇尚儉樸生活,他們在開銷上都會特別留意,甚至在買房這種重大決策中也會仔細審慎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絕不貿然為了面子及虛榮心購買不合適的房與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