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一夜急跌!中國大媽買手鐲,半個月內慘賠8000元!專家曝:「這樣買」才安全

黃金飾品金飾(示意圖/Pixabay)

國際黃金價格在連續狂飆後,週三(14日)迎來猛烈回調,上演「高台跳水」戲碼。現貨黃金價格盤中一度失守3200美元整數大關,最低觸及3180美元下方,日內跌幅超過2%;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主力合約亦同步重挫近2%,跌破3200美元。據陸媒東方財富網報導,中國國內市場品牌金飾單克價格也應聲回落至千元人民幣以下,更有消費者感嘆,近期購入的手鐲在短短半個月內價值已縮水超過20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300元)。市場的劇烈震盪讓不少近期追高的投資人措手不及,社群媒體上「虧麻了」、「求支招」的聲音此起彼落。

風暴探源:美中貿易關係意外轉暖成金價「絆腳石」

此輪金價急跌的直接導火索,普遍被指向日前美中經貿高層會談取得的「積極成果」。南華期貨貴金屬新能源研究組負責人夏瑩瑩對《證券日報》分析,會談向國際社會傳遞了正面訊號,顯著提振了市場的風險偏好情緒,全球股市應聲走強,相對地,黃金、美債等傳統避險資產則遭遇資金拋售而進行調整。

卓創資訊研究員李心悅及東源投資首席分析師劉祥東亦持相似觀點,認為美中貿易摩擦不確定性的緩解,降低了黃金作為避險工具的短期吸引力。此外,市場對聯準會(Fed)降息時程延後的押注增加,也對現貨黃金價格構成壓力。劉祥東補充,這同時推動了美元指數持續走高和美債殖利率逐步回升,若Fed因經濟數據改善而推遲降息,金價短期內可能將繼續承壓。

高位套牢怎解?資深交易者:有回調就有反彈,忌慌亂殺低

面對金價的急跌,不少投資人憂心忡忡,甚至出現貸款買金虧損的情況。據《羊城晚報》報導,有民眾分享其以高達每克830元人民幣的成本貸款80萬元人民幣購入黃金,如今帳面虧損已達7萬元左右。近期,建設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中國的銀行也相繼發布風險提示,強調嚴控信用卡資金違規流入股市、黃金等高風險投資領域。

對此,擁有近十年貴金屬交易經驗的博主「薯条怪盗」在其社交平台提醒,目前金價的回調,很大程度上是前期因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推升的獲利盤回吐。「當階段性利多出盡,市場便可能出現搶跑,引發短期價格修正。」對於不幸在高位被套牢的投資者,他建議應耐心等待反彈,「任何行情都不會一直漲或一直跌,長期來看,黃金價格仍有回升機會。對於實物黃金買家,不建議頻繁短線操作,以免手續費侵蝕利潤。」

短期調整vs長期趨勢:專家普遍看好黃金中長線價值

儘管短期面臨回調壓力,但多位受訪專家及機構普遍認為,這波調整尚不改變黃金中長期的上漲趨勢。夏瑩瑩強調,「短期金價下跌屬於上漲週期的正常調整。」她預期,全球貿易爭端的不確定性無法完全消除,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亦可能階段性觸發,疊加全球經濟增速下滑風險與主要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托底預期,信用貨幣體系信譽的潛在走弱,將持續強化黃金的貨幣屬性及投資需求。

李心悅亦分析,美元信用問題及全球央行的持續購金需求,將為黃金價格提供上行動力。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增加了244噸,顯示各國央行對黃金的配置意願不減

WGC此前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也指出,即便在金價創紀錄突破3000美元/盎司的背景下,第一季全球黃金總需求量(含場外交易)仍達1206噸,年增1%;其中,黃金ETF需求的顯著復甦,更推動該季度黃金投資需求總量年增170%,達到552噸,創下2022年第一季以來的新高。 (相關報導: 金價一夕爆跌,周大福爆「斷崖式關店潮」!專家揭秘黃金消費新趨勢:飾品退燒、「1物」爆賣 更多文章

投資建議:勿盲從、忌All-in,長期配置與分批建倉為宜

對於當前的黃金投資決策,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CEO王立新建議投資人,「不要盲目跟風,也不要All in(全部投入)。」他強調,應抱持長期投資、資產組合配置的心態,而非單純博弈價格波動。可以考慮分批逐步建倉,若總想等待絕對低點再入手,反而可能錯失良機。他認為,黃金在投資組合中通常佔比10%-15%,可依不同時期及個人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