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拜登政府任職白宮國家安全會議,負責中國和台灣事務的的杜如松在《紐約時報》撰寫客座評論〈川普再次當選將讓中國再次偉大〉(Another Trump Term Would Make China Great Again),主張川普重回白宮將讓美國錯失與中國競爭的「關鍵十年」,恐怕造成「中國繼續崛起,美國繼續衰落」的惡果。
杜如松(Rush Doshi)曾任白宮國安會的中國事務主任,著有《長期博弈:中國削弱美國、建立全球霸權的大戰略》(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也是布魯金斯學會中國戰略倡議(China Strategy Initiative)的創立主任。他在《紐時》14日刊登的客座評論警告,如果不想讓中國贏,那就不該讓川普贏。
杜如松說,他在國安會任職時,眾人得出一個關鍵結論,21世紀的20年代是美中競爭的「決定性十年」。畢竟北京試圖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這個強大挑戰者的GDP已超過美國的70%,包括工業產能電動車、高超音速武器、核能技術,也都居於領先地位。美國還是第一次碰見這種等級的地緣政治對手,要是稍不留神,恐怕就會在技術上落後中國、甚至在經濟上依賴中國、在軍事上成為手下敗將。

面對攸關美國國運的「決定性十年」,杜如松認為下一個總統怎麼做,將對美國和其他地區產生深遠影響。好消息是美國兩黨都有「戰勝中國」的共識,他們試圖重振科技與國內的製造業、促進世界人權、加強美國在台海的威懾力量、鞏固亞太同盟;但壞消息是,川普如果贏得年底大選,上述統一戰線將遭到破壞,美國可能輸掉這個關鍵十年。因為這位改變「接觸而非競爭」對華政策的前總統,如今卻身處兩黨共識之外,甚至跟自己挑選的副總統候選人意見相左。
杜如松認為,中國領導人很清楚川普在任時加速了美國的衰落,因為他關注的是美國的大宗商品出口,而非長期的製造業實力;他疏遠了盟友和夥伴,無視民主規範;面對中國,他經常將個人利益置於美國利益之上,破壞幕僚的對中重要政策。最清楚的一項證明是,中國人給川普取了「川建國」的綽號,這個綽號裡的「建國」指的是「幫助中國」。因此沒有理由相信,川普重回白宮會改變過去他削弱美國地位的種種做法。

以美中科技戰為例,川普政府對華為和中興通訊實施了出口管制,但川普卻對習近平承諾將取消管制,甚至不顧兩黨反對,取消了對中興通訊的禁令,換取中國購買美國農業和能源商品,因為川普認為這麼做有助於他的競選連任;川普曾力推TikTok禁令,但如今他卻反對得到兩黨支持的這項規範,因為他與作為TikTok大股東的金主見面後,立即改變了想法。
拜登發動的晶片戰爭讓中國無法獲得在AI領域至關重要的先進半導體,拜登同時也強化了美國的防禦能力,避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如水、天然氣、電信和交通)遭到破壞。但杜如松擔心,川普要是重回白宮、並且再次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美國這幾年的努力就會付諸東流,甚至破壞美國的再工業化,讓美國失去數以百萬計的工作機會,造成美國在高科技產業的地位被中國取代。

杜如松也擔心對人權不感興趣的川普,會在上任後跟習近平和普京等獨裁者站在一起,削弱民主價值與美國的領導力。川普對於台灣的想法更是一場災難,川普似乎不願意威懾中國、阻止北京入侵台灣,甚至表示「台灣應該付給美國保護費」,並且對美國到底能否保衛台灣擺出懷疑態度。這可能助長中國奪取台灣的野心,引發破壞全球經濟的嚴重衝突。川普也對強化聯盟興趣缺缺,不斷威脅提高對盟友的關稅,要求他們為集體防衛負擔更多費用、無視美國的防衛承諾。 (相關報導: 共軍「聯合利劍」演習,遼寧艦去哪兒?日本防衛省公布解放軍航母動向 | 更多文章 )
杜如松說,中國是美國百年來的強敵,北京領導人十分清楚川普是個什麼樣的人、更清楚該如何操縱他。中國官員和智庫專家都在背地裡討論,如果川普再次當選,是否會默許中國拿下台灣。北京認為「中國正在崛起,美國正在衰落」,如果川普下個月再次當選,可能會證明「他們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