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烏克蘭部長接連去職,俄烏停火已經不遠了?

在烏克蘭頓內次克地區阿夫迪夫卡作戰的烏克蘭士兵。(AP)

在俄烏戰火延燒到俄羅斯庫爾斯克(Kursk)時,烏克蘭政壇發生了驚天強震。

當地時間9月3日,包括戰略工業部長卡梅辛(Oleksandr Kamyshin)、司法部長馬柳斯卡(Denys Maliuska)、環境部長史特雷斯(Ruslan Strilets)、主管歐洲和歐洲大西洋一體化事務的副總理史蒂芬尼希娜(Olha Stefanishyna)、副總理兼臨時被佔領土重返社會部長韋列舒克(Iryna Vereshchuk)以及國家資產基金負責人柯瓦爾(Vitalii Koval)等6位官員,都向烏克蘭國會提出辭呈。

烏克蘭國會議長斯特凡楚克(Ruslan Stefanchuk)也在第一時間表示,這些申請將在最近一次全體會議上審議。不過由於今年早些時候,烏克蘭就有至少五名部長被解職,所以本輪辭職潮將導致烏內閣有三分之一以上成員出現空缺。另根據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網站,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還解僱了負責經濟事務的副幕僚長舒爾馬(Rostyslav Shurma)。

接著是最引人注目的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去職。9月3日《烏克蘭真理報》(Ukrainska Pravda)透露,時常穿梭國際、被視作談判代表的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即將被換,烏克蘭議長也在4日確認:庫列巴已遞交呈辭,外交部副部長、澤倫斯基前顧問西比哈(Andriy Sybiga)隨後被任命為新外長。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美聯社)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美聯社)

面對這波突如其來的人事變動,烏克蘭內部出現了兩種聲音。首先是澤倫斯基所在黨派人民公僕黨議員阿拉卡米亞(David Arakhamia)稱,烏克蘭政府將在當周進行「重大調整」,且此次改組將影響一半以上的政府工作人員,「我們可能明天被解僱,後天被任命」;但反對黨議員格拉什琴科(Iryna Gerashchenko)則批評,澤倫斯基對缺乏專業的人事危機視而不見,只想組成一個沒有部長的政府,「國會應組成聯合政府,來結束澤倫斯基對國家大權的掌控。」

而外界當然也有不同解讀。除了澤倫斯基有意「大權獨攬」一說外,也有觀點認為,因為澤倫斯基將在本月訪美、參加聯合國大會,所以應會在此前完成內閣改組,以此向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提交「勝利計畫」。只是考量目前戰場情勢,這波人事變動也催化了另一種猜測:如果這是某種「打不下去」、「君臣失和」的訊號,那麼面對當前戰爭情勢,烏克蘭究竟還能撐多久?

俄烏政府改組的兩樣情

其實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為因應政治與軍事需求,俄烏雙方都進行過某種改組。 (相關報導: 風評:柯文哲的「帳冊」VS.偵查不公開 更多文章

俄羅斯最大的一波,當然就是2024年5月防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去職。5月12日當晚,經濟學家貝洛索夫(Andrey Belousov)被委任為俄羅斯心防長,取代任職超過12年的蕭依古,後者則轉任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取代擔任該職長達16年的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有鑑於蕭依古、帕特魯舍夫都是普京(Vladimir Putin)盟友,並且積極支持對烏戰爭,兩人的職位異動不免讓外界懷疑:「普京核心」是否還穩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