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左右逢源是台企本色?不只因iPhone 16 富士康巨資回歸鄭州真相曝光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鴻海自2022年在「鴻海科技日」上宣布將推出「Model B」跨界休旅電動車,董事長劉揚偉(右)今年5月曾透露,「Model B」已開發完成,即將正式步入量產。(取自富士康微信公眾號)

2022年新冠疫情橫掃全球,中國大陸實施嚴格的「動態清零」政策,連帶造成富士康鄭州廠區工人大規模出走,徒步返鄉。疫情之後,富士康將部分產業鏈轉往印度。不過,富士康決策再度「峰迴路轉」,7月22日該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在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見證下,正式與河南省長王凱簽署《河南省政府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加快推進新事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將投資鄭州鄭東新區人民幣10億元(約合新台幣45億元),在中國大陸推動「3+3」戰略,並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欲將其打造為全球創新和產業布局的核心基地和重要標竿。

富士康回歸鄭州情理之中,不只「特供中國」還要專攻高端手機

此項消息一出,令台灣輿論驚愕不已,畢竟媒體上不斷宣傳外資和科技業從中國「出逃」,何以富士康竟在此時反其道而行?不過,與郭台銘熟識20多年的知情人士告訴《風傳媒》,這項決策對鴻海來說,完全符合其「左右逢源」、「兩邊得利」的企業性格。從事中國科技產業研究的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李鎮邦也對《風傳媒》解讀,從地緣政治與中印製造業的區位比較來看,富士康此舉完全是在「情理之中」。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