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 Mercedes-Benz EQE350+ 電動車火災事件引發「電動車恐懼症」
當電動車世代來臨,仍有許多消費者遲遲不願意購入的最大原因除了續航力、能源補充速度與充電站點數量是否充足以外,先前還因為電動車保險問題,讓更多人卻步,然而近期還有發生更嚴重的問題,就是韓國電動車起火事件頻傳,引發許多公共安全的輿論。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 8/1 的韓國仁川,一輛 Mercedes-Benz EQE350+ 停在地下停車場,在沒有充電且靜止的狀態下突然爆炸自燃,當時火勢極為猛烈,造成 140 多輛汽車受到波及,鄰近的 10 多輛車則是幾乎被燒光,同時造成 23 人吸入性嗆傷送醫。而這場大火歷經 8 小時後才撲滅,讓人意外的是,這輛電動車並沒有處在充電的狀態,韓國民眾為此恐慌不已,甚至引發韓國電動車的拋售潮。
韓國政府擬定電動車安全新規:禁止電池電量超過90%的電動車進入地下停車場
因為這起事故,韓國當地考慮禁止電池電量超過 90% 的電動車進入地下停車場,甚至限制公共場合充電上限為 80%,目的是希望減少電池過度充電的風險,降低火災發生的機率。而韓國賓士分公司迫於公眾壓力,不得不公布 EQE350+ 所使用的電池,沒想到公布之後,更讓許多人譁然,因為要價 6.7 萬美元的車款 (折合約台幣 214 萬),使用的是中國電池製造商孚能科技 (Farasis Energy) 的產品,這間公司在中國屬於次階電池製造商,在全球排名第10,對此韓國民眾無法接受這樣高單價的車款,使用的卻是廉價品牌的電池。韓國在發生賓士電動車 EQ350+ 燒毀事件之後,當地的民眾開始紛紛拋售電動車,不只出事的 Mercedes-Benz,其他電動車品牌也都出現在二手車市場,瞬間電動車二手價變得慘不忍睹。
(相關報導:
中國電動車火燒車意外頻傳,為何起火時車門會自動鎖死? 該如何預防電池自燃?
|
更多文章
)
孚能科技電池技術引發質疑
至於中國電池製造商孚能科技 (Farasis Energy) 為何近期被炎上?原因是他們使用的封裝方式與其他品牌不太相同,採用三元軟包動力電池,也就是外殼使用鋁塑軟膜包裝,一般比較常見的封裝方式如寧德時代或韓國的 LG 與 SK 採取的是圓柱與方形設計,也就是外殼採用鋼製或鋁製等金屬外殼。孚能科技製造方式的優點是具備高能量密度與高安全性,但缺點也相對明顯,對於製造工藝要求嚴苛,技術門檻較高。該公司先前也表示,封裝流程的品質較難控制,容易出現膨脹問題,當產品的封裝品質無法穩定,也造成 孚能科技 的電池品質參差不齊。儘管此封裝方式具有明顯缺點,但 孚能科技 依舊押注於軟包電池,當這種封裝技術不能成為主流,市場影響力就小,因此與主流的電池製造商 寧德時代 就出現了階級之分。
韓國賓士分公司公布EQE350+使用的是中國電池製造商孚能科技,高單價車卻使用二線品牌電池引爆當地民眾不滿。(示意圖,圖片來源/ 孚能科技)
韓國政府擬推「電池實名制」:各大電動車品牌電池製造商曝光
事實上韓國這次對於電動車採取的措施還有要求電動車品牌公開電池廠商的資訊,各電動車品牌也公布相關電池使用廠商資訊,在 Hyundai Ioniq、Niro EV、 Kia EV3、EV6、EV9 等電動車款,主要使用韓國國產品牌 LG 新能源 (LG Energy Solution) 或 SK 集團的 SK On 產品,少部分車型使用中國寧德時代的電池。至於電車龍頭 Tesla 特斯拉,在韓國販售的 Model S 與 Model X 兩款車型主要使用日本松下 (Panasonic) 生產的 18650 型號及 2170 型號鋰電池,至於 Model 3 與 Model Y,在標準版本中使用的是中國寧德時代生產的磷酸鐵鋰電池,Performance 高性能版 以及 Long Range 長續航版則搭載松下生產的 2170 型鋰電池。
電池起火問題不限於孚能科技等中國品牌
然而就當大家以為問題是出在孚能科技或者中國電池的時候,韓聯社又公布調查數據:韓國近 6 年來發生的 139 起電動車起火事件,有 75 起和電池有關,其中有高達 62% 的電池產地是韓國生產,包括 43 例的 LG、22 例的 SK On、3 例是日本松下 (Panasonic) 以及 2 例的 Samsung 三星 SDI,中國品牌包含這次出事的孚能科技只佔了 5 例,顯示電池問題不會只發生在中國品牌,後續仍須持續調查,不只是製造商品牌,也需要調查電池在哪個工廠生產。
電動車比較危險?該怎麼避免風險?
最近這麼常聽到電動車起火的案件,不免讓人把「電動車」跟「火燒車」劃上等號。然而根據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 的數據指出,電動車的火災發生率遠比燃油車低,每10萬輛電動車約有25起火災,燃油車則是每10萬輛出現1530起,但人們懼怕的原因可能不在比例,而是電動車失火之後更難以撲滅。因此想要避免愛車陷入火燒車的狀況,建議使用原廠認證的充電器,家中的充電樁規格也須符合規範,同時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也需要避免過度充電,最重要的是定期回廠保養,檢查電池是否有狀況,降低火燒車的風險。
韓國電動車火災事件頻傳
雖然數據顯示電動車發生火災的機率遠低於燃油車,但是數據也同樣顯示電動車火災的數量逐年提升,根據韓國國家消防廳的數據,2021年有24起電動車起火案例,到了 2023 年已有 72 起跟電動車相關的火災發生。甚至在這次 8/1 發生仁川地下停車場的賓士電動車EQE350+火燒車事件之後,8/6 在忠清南道錦山郡停車塔又發生充電中的 Kia EV6 自燃的火災事件,8/16 又在京畿道龍仁市區發生 Tesla 特斯拉 Model X 於停駛狀態下發出異音,隨即冒煙起火,民眾使用滅火器也無法撲滅,直到消防隊員使用滅火毯才將火勢撲滅,大火延燒了將近 4 小時,韓國電動車火燒車事故頻傳看來並非空穴來風。
台灣醫院電動車停放新規引發討論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也被網友發現在其地下停車場入口處設置了禁止電動車停放的告示牌,引發網友廣泛討論。圖片翻攝自網路
而在前面提到:韓國當地考慮禁止電池電量超過 90% 的電動車進入地下停車場,甚至限制公共場合充電上限為 80%,日前在台灣的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也被網友發現其地下停車場入口設置了禁止電動車停放的告示牌,院方表示,這個措施是基於對消防安全的考量,因為地下停車場的密閉性,使得若是發生火災,災情將會更嚴重。醫院也指出,雖然地下停車場禁止電動車進入,但一樓的平面車位仍然可以停放電動車,並設有充電樁可供使用。
(相關報導:
中國電動車火燒車意外頻傳,為何起火時車門會自動鎖死? 該如何預防電池自燃?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