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經濟學】美國降息呼聲高、大選影響力漸增 專家揭下半年美股觀察重點

2024-07-29 18:00
3712人氣

美國大型科技股的漲勢,自7月下旬以來走弱,資金流向中小型價值股,並且隨著科技巨頭財報、聯準會(Fed)貨幣政策會議結果出爐,讓投資人更加擔心下半年市場的不確定性。富邦金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財經專家李其展在【下班經濟學】中,針對接下來聯準會可能最快在9月討論降息,以及美國總統大選對美股的影響,提出他們的觀察與投資建議。

美股正在「板塊大輪動」,引發小型股和價值股上漲,跑贏大型科技股。羅瑋表示,科技股的AI題材仍在,而且美國的市場資金也相對充裕,仍然願意增持股票,但投資人必須留意的後續潛在因素,首先就是聯準會降息的政策動向,其次就是以巴衝突持續的地緣緊張情勢,對紅海運輸帶來運價上揚、加溫通貨膨脹的影響,最後則是總統大選可能會讓美股提早出現修正。

AI會不會泡沫化?9月降息會不會順利登場?

從生成式AI興起,美股及全球股市被AI拉著走,許多個股漲得太高、漲得太多,引發市場擔憂AI會不會泡沫化?羅瑋強調,美股指數與過去相較,現階段的確有些超漲,但是還不至於出現泡沫化。他指出,回頭看2000年科技股市泡沫化,那時很多的科技公司都是本夢比,但在目前的AI題材下,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有實質性的收益,加上帶動相關產業鏈的表現,對照2000年科技領頭羊思科(Cisco)來講,有相當大的差別,「所以,在未來,投資人要小心美國股市再漲多,或許說有可能出現修正,但是後續擔心到泡沫化,還不至於說會面臨立即的風險。」

李其展認為,即使AI出現泡沫,但並不是大泡沫,接下來投資人必須注意的重點,就是除了AI相關產業外,其實美國的傳產、實體零售產業,也恐將面臨下滑的壓力,如果沒有馬上降息,就會快速提高市場的風險。

他分析美國信用卡、車貸等各項貸款拖延率並指出,近期通膨壓力其實仍然不低,消費力道被通膨吃掉,因此民眾的收入追不上物價上漲,繳不出卡費,有可能造成實體經濟往下掉,這是一個潛在的大問題,「現在大家覺得美股很好,可是對實體經濟感覺就沒那麽好,那就是會不會科技股往前衝,其他沒跟上?如果科技股撐不了大盤,修正的壓力與幅度就會非常大。」

聯準會主席鮑爾日前在利率決策會議後暗示9月可能降息,激勵美股投資人的信心。李其展表示,市場預測降息大概就是降一碼起跳,如果稍微積極一點,就有可能是兩碼,如果通膨確實慢慢降溫,9月出現降息的機率就蠻大的。羅瑋也認為,利率調降後,美國經濟能持續地穩定增長,而且市場資金利率相對減輕壓力,美股就可獲得再進一步的續航機會。

川普恐回歸白宮  小心股債雙殺再現

除了降息外,羅瑋也指出,影響美股後續走勢的另外一個重大因素,就是美國總統大選。他說,到目前為止,市場已開始對總統候選人所提出的經濟政策,產生一些反應,在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第一次辯論完的當天,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迅速上升,逼近到4.5%,之後雖然稍微和緩回落,但是從中可以看出市場的反應非常直接。

富邦金曾經針對1940年代至2020年的80年之間,所歷經24次總統大選年進行統計,發現美國總統大選前的兩個月,保守氛圍就開始轉變,美股往往會出現下跌情形。羅瑋表示,今年因為大選辯論只辦兩場(過去是密集舉辦三場),美股變化的情況可能與過往不太一樣,6月辯論已經結束,接下來登場的辯論是9月上旬,「如果市場認為川普重回白宮的可能性進一步上升,就會開始會擔憂川普執政後,對於美國經濟、美國金融市場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所以,金融市場立刻就會出現一波的修正,包括美債殖利率迅速上升、美元走弱。」

他強調,若美債殖利率上升幅度較大,美國科技股會立刻應聲重挫,屆時發生「股債雙殺」,市場可能開始進行調整跟反應,所以第一個衝擊到的,可能會是債市,至於股票市場則必須視不同的產業。

錢放美股外  另配置美國政府公債

對於下半年的股債配置,羅瑋與李其展也提出看法。羅瑋建議投資人直接購買美國政府公債,只要覺得利率合理、沒有違約狀況發生,就穩穩當當地期待報酬落袋,「雖然評價可能會波動,但是當它即將接近到期時,價格一定會回到合理價位,不會對投資人造成實質性的損失。」

有些投資人可能會選擇債券型ETF,然而羅瑋認為,依據債券型ETF到期日的特性,必須進行換券的動作,如果運氣不好,在一個相較不理想的時間點發生,可能遭遇損失;雖然現在美債殖利率低於4.2%,但別忘記新冠疫情期間,美國10年期公債值利率是0.49%,「所以現在進場買債券型ETF,很可能是在幫前面投資人做攤平的動作。」

李其展則提醒投資人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選擇投資標的,例如積極型投資人等大盤拉回後,從自己熟悉的產業找到合適布局的個股;平衡型的投資人趁股市拉回,可慢慢購入美國國債或評級高的投資型公司債;保守型的投資人以領息為出發點,將一部分的股市資金分為多筆金額,逐筆配置長天期的美國公債,調整股債比例為7:3或5:5,避開接下來可能發生的風險。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