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宮熊觀點:百年變局─短期間「五缺」將成生活日常

作者指出,缺電、失業、缺水、疫情與通膨式經濟衰退將構成未來幾年的生活日常。(圖,取自PIXABAY)

2024年已經幾乎過半,戰爭、極端氣候造成的水火二重天仍在持續上演。全球各國都戰戰兢兢地度過一個不安穩的龍年。在2023年尾筆者便預示著20年火運開始,環境破壞導致極端氣候與地緣政治吃緊導致戰爭是今年的主軸、2024年初筆者也指出四大通膨來襲,除非無限QE結束,否則經濟與金融市場仍然逆勢而行。言猶在耳,展望2024年下半場,以及未來可見的數年之中,人類的社會、經濟與文明可能會發生甚麼重大改變?應該是很多人關心的議題。

任何歷史的改變雖有跡可循,但變化總是在一夕之間。有跡可循常是一連串已知的未知事件疊加起來,我們稱之為灰犀牛。歷史轉擇點卻看似突然,往往來自未知的未知事件,我們稱之為黑天鵝事件。前者如2023年火紅起來的AI,它可以說是近二年來最大的科技話題,但其實它發展了至少20年,真正落實到初步應用卻在這一二年。再如俄烏戰爭超過2年,或是打了半年慘不忍睹的以哈戰爭,看似不可能發生的黑天鵝,其實他們都是雙方錯誤種族政策下可預見的結果,只是當時大家視而不見罷了。

歷史不會重複,但他會以極其相似的方式出現。綜觀可見的資訊,筆者總結即將在2024年下半場,以及未來可見的數年之中,顯著影響人類的社會、經濟與文明數十年的幾個重要因素或事件,我稱之為強大的黑天鵝 ( Power Swan) 。

當台灣內部還在對是否缺電天天論戰時,電力 (Power) 吃緊將是今年以來不論是台灣還是開發國家最大的經濟難題。尤其當台灣自喻為半導體為主的科技島,成功轉型到以AI晶片製造為國家經濟發展主軸時,用電量暴增是必然,而輪流分區停電也是日常。當全世界都在使用以高耗電的AI晶片驅動的3C產品時,全世界缺電更是必然。停電斷電將成為可見的未來人類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大面積斷電不但使所有的電器全部停擺、沒有網路、沒有訊號、無法電子交易,將是除了COVID外另外一個人類生活的暫停鍵。

回顧工業革命來襲時,許多農工階級只能進入工廠淪為下層老百姓,AI 時代的來臨也是一樣。由於AI人工智能的明顯發展,許多人的工作 (Occupation) 可能在一夕之間喪失。在未來只有二種人不會被取代,一是可以駕馭AI 的高手,另外一種是被動收入已經高過支出的投資人。

2023年夏天創下人類歷史上的最高溫記錄,沒有意外的話,極端氣候、水火二重天影響下,今年預期再創新高,除了電力供應不足,接踵而來的問題便是乾淨水源 (Water) 更加匱乏。尤其是高科技產業用水量暴增、低端發展國家人口暴增,都需要乾淨的水源,水的供需將在未來的不久成為另外一個各國政府必須解決的迫切危機。

最近新冠病毒疫情再起,表示病毒 (Epidemics) 已經演化成功與人類共存。然而因為氣候的變遷與環境發生質變,許多遠古病毒與新型病毒將大舉入侵人類的社會。人類除了繼續研發各種疫苗外,真的必須認真學習如何與病毒共存了。 (相關報導: 風評:李遠哲的遺憾,童子賢的鑑戒 更多文章

不必等了,因為通膨不會在短期之間結束。這一波的通膨肇因於2008年金融風暴後的無限量貨幣寬鬆 (QE) 政策。在嚐到十多年的甜頭後,在可預見的未來數年內全球人類必須攜手共度史上最糟糕,類似於1930年代的通膨式大蕭條 (Recession) 的經濟生活。只要貨幣寬鬆政策一鬆手,幾年來與經濟走勢脫鉤的金融市場也將以驚人的崩盤應對。正如「繁花」劇中爺叔告訴寶總的話:登上帝國大廈頂樓需要一個小時,但是下來僅需要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