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碩觀點:為兩岸和談召開國是會議才是上上策

美國政府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並支持與鼓勵雙方經由和平的對話解決彼此間的政治分歧。(資料照,美聯社)

日前在中國國民黨舉辦的國會改革說明會台南場場地,由工黨前主席王義雄擔任領銜提案人的召開兩岸和談國是會議公投,工作人員到場徵求共同提案人連署,這本是自由民主的公民社會常態。但是提案書照片卻遭到民進黨立委郭國文、王定宇等人以社群媒體貼文並大肆政治抹黑,企圖以抗中恐共的宣傳手法壓制主張兩岸和談的言論。我是這個公投的共同提案人之一,對王義雄律師的主張深表贊同,必須寫這篇文章來正式呼籲:為兩岸和談召開國是會議才是上策。

兩岸和談的主要倡議者其實不是這次發起公投的王義雄律師,而是民進黨郭王兩位立委最為推崇的美國政府。在美國政府的相關文件都記載得非常明白,美國政府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並支持與鼓勵雙方經由和平的對話解決彼此間的政治分歧。

兩岸政治分歧則源於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後,國共兩黨為爭奪中國的政權展開的一連串內戰,美國則從協助中國躋身世界四強,並列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常,到調停國共內戰,深度涉入中國的內政與外交事務。雖然美國國務院一度在1949年8月發表白皮書,將中國實行民主憲政失敗,最終由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的責任完全甩鍋給蔣中正及其領導的國民黨政府,且中斷所有軍事援助,放棄遷台的中華民國政府。1950年1月,美國總統杜魯門甚至宣布不介入台海爭端,準備聽任人民解放軍渡海佔領台灣。直到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才改採圍堵政策,宣布台海中立化政策,派遣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並制止兩岸互相採取軍事行動。簡而言之,真正迫使兩岸停止內戰,必須以政治談判解決雙方內戰問題的,正是擁有絕對軍事優勢美國政府。

美國政府的正式立場一向是支持並鼓勵兩岸進行對話,以及進一步的協商與談判,只要不使用武力或其他脅迫方式解決爭議,不片面改變現狀。我相信一向堅定信任美國政府「一中政策」的兩位民進黨立委,不會不知道中美關係史上與兩岸關係史上的這些眉眉角角。因此,兩岸的政治談判如果有助於解消戰爭風險,而且符合民主憲政的法律制度,相信美國不會也沒有立場反對。而如果美國政府都不反對的兩岸和談,兩位民進黨立委又有何資格反對甚至給人戴紅帽子呢?

王義雄律師提出的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政府應在本公投成立公告後三個月內召開政黨代表與民間公正人士各佔一半的超黨派國是會議(女性須過半),凝聚共識並推舉常設談判代表,與大陸政府進行和平談判,以避免戰爭傷害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其程序是由政府召開女性過半的超黨派國是會議,民間公正人士須占一半名額,其目的是在與大陸政府進行和平談判前先凝聚共識,以避免戰禍。這個公投提案在2022年及2023年均召開過記者會,只是兩位立委國事繁忙,又要拚連任,自然不知道此一公投與其政敵國民黨其實無關,純粹是愛好和平又擔心好戰政客為私利引發台海戰爭的老百姓所提倡。

從1949年以來,兩岸的內戰狀態並未正式結束。眾所周知,若非美國以軍事介入台海,則北京斷無容忍天天鬧獨立的台灣政府破壞中國追求統一大業之理,而勢必揮軍渡海,生靈塗炭。因此,不管主張維持現狀、或追求獨立於中國之外,或願與對岸統一的台灣人民,都有權利要求經由民主程序產生共識,派出代表與對岸進行和平談判,以代替不斷升高敵意螺旋的軍備競賽和放話互嗆。特別在賴清德未體認自己是雙少數政府,不顧親綠美國外交智庫學者葛來儀的一再忠告,執意於就職總統的演說切斷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導致對岸解放軍發動史上最大規模的鎖台演練之際。難道台灣人民連依法發起公投,要求政府召開國是會議,凝聚兩岸和談共識,不讓雙少數政府把台灣人民推入台海戰爭的地獄之火坑內,這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也要被沒收嗎?

孫子兵法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兩岸人民具為骨肉親屬,只因歷史地緣的政治分歧竟成仇敵,如果可以經由談判化解兵災人禍,乃是人類軍事史上最偉大的成就。

抹黑反對的,真該懷疑,其為人乎? (相關報導: 風評:馬克宏的豪賭,賴清德的選擇? 更多文章

*作者為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