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天網!最難國民法官案件5大觀察:水泥封屍被告堅稱無罪,檢方用「iPhone一神物」掀激戰

連對專業司法人員來說量刑都很難,何況是素人出身的國民法官?(資料照,非本案相關廠房/陳品佑攝)

「如果我真的是凶手,不續租(棄屍)廠房的話,不是一定要把屍體處理掉嗎?」──神岡桶屍案一審,被告蔡女無罪抗辯內容

3月8日宣判結果為有期徒刑27年6個月之「神岡桶屍案」,或許堪稱「最困難國民法官案件」之一──儘管檢方高度鎖定死者陳姓男子「阿政」(化名)的前女友蔡姓女子「嘉嘉」(化名)涉有重嫌,起訴書包含殺人、棄屍、盜用他人電信、偽造文書、詐欺得利未遂高達5項罪名,嘉嘉從警詢、地檢署偵訊到法庭上一概全數否認犯行,尤其最核心的殺人與棄屍指控,全程4天聽完或許還是不少人想問:關鍵證據呢?

撲朔迷離的「真相」引起檢辯雙方激烈攻防,但準備高達90多項證據的檢方當然並非省油的燈,甚至以「科技天網」一項項戳破嘉嘉說詞矛盾之處,從購買變聲器的露天拍賣、機場影像對比、還有人人iPhone裡都有的「健康」app。

閱讀本篇以前,必須提醒讀者:被告可能會說謊,但不代表被告有做。本刊全程旁聽神岡桶屍案國民法官審理過程,也記下足供思考的5大現象。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觀察1》資深審判長全程hold場 流利台語訊問證人、罕見「台語具結」

本案台中地方法院審判長為劉麗瑛、受命與陪席法官為王振佑、徐煥淵,國民法官含備位性別比為5女4男(備位4號缺席)。由於本案傳喚證人眾多、不乏台語母語者,審判長劉麗瑛於訊問過程展現流利台語實力、經驗累積出的細緻敏感度,令人印象深刻。

20230728-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國民參與審判案件記者會,國民法官,法槌。(顏麟宇攝)
法庭該如何兼顧台語母語者、尤其較不熟悉華語的相關證人,法官敏感度至關重要(資料照,顏麟宇攝)

2023年8月份,本刊曾全程旁聽新北市樹林區許姓婦女殺害6歲稚子再自殺,求死不得被送上法庭、交由新北地方法院審理的人間悲劇──許女雙親在法庭上泣不成聲、哭著說「她(案發前)什麼(辛苦的事)都不願意跟我講」、全程皆以台語發言。因為當天午後雷聲隆隆聽不清楚,加上法庭語音辨識系統抓不到台語發言、螢幕發言逐字稿一片空白,部份旁聽者竟於休庭時間在庭外大笑:「他為什麼要講台語啊?我聽不懂耶,你聽得懂嗎?哈哈!」

新北案報導出刊後,引起不少民眾感嘆台語竟在法庭上「失語」、連說台語都要被訕笑,而在本次神岡桶屍案審理過程,台語存在感顯然與新北地院有著天壤之別。

神岡桶屍案傳喚證人(包括被害人家屬與法醫)高達10位,遇上拖吊車行老闆、棄屍廠房房東太太時,兩名證人一開始說話有些卡頓卡頓,審判長劉麗瑛立刻敏銳切換全台語溝通、證人切換為台語發言後也整個發言流利起來。

整個審理過程中台語存在感極強、就連證人具結也可以用全台語唸(當然包括唸身份證字號),檢察官張凱傑訊問證人時,也先不好意思地說:「報告庭上,我不會說台語,非常對不起……(詰問開始後)咦?我怎麼會講台語?」 (相關報導: 「陸正案」死囚邱和順蒙冤35年又老又病,唯一「活著出來」關鍵鑰匙在蔡英文手上? 更多文章

即便聽不懂台語,這次法庭逐字稿也相當同步呈現諸位證人的全台語發言內容(不確定是語音辨識系統有進步、或法庭請專業台語人力記錄),這一次,台灣母語在法庭上沒有再度悲劇地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