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核能事故引爆的輻射外洩,產成一隻隨性肆虐的突變巨獸,身長從50公尺長到108公尺,體重9萬噸比航空母艦更重。
如此龐然巨物,肆虐人間60年後,終於找到自己的「身份」…
1954年首次在螢幕亮相的「哥吉拉」(Godzilla),是日本影史經典怪獸,「出道」至今60年擁有30部專屬電影,美國也曾被「哥吉拉」魅力感染,籌拍《酷斯拉》(1998)、《哥吉拉》(2014)兩部好萊塢電影。
Godzilla is now officially a resident of Japan http://t.co/GXD5vmVndn pic.twitter.com/jgedrcdQae
— Huffington Post (@HuffingtonPost) 2015 6月 3日

曾「入侵」東京新宿區3次的哥吉拉,日前獲當地政府認定為「正式公民」,領有「特別住民證書」,新宿區公所為此在區內各活動中心派發3000份「哥吉拉特別住民證書紀念」,大批區民爭相索取,引發新一波「哥吉拉熱」。
ゴジラの住民票もらってきたー!3000枚限定だって! pic.twitter.com/Q8gFC35rXg
— ほりゆーこ@酔っこら処 (@dybastar) 2015 5月 29日
A new decree from the Tokyo Shinjuku ward, has made #Godzilla an official resident of Japan. #PositiveMigrantStory pic.twitter.com/cPnBedEdbo
— Alex Andreou (@sturdyAlex) 2015 6月 6日

這不是哥吉拉
1998年,美國影壇鑑於「哥吉拉」吸金功力,曾跨海向日本「東寶影業」購買版權拍攝電影《酷斯拉》。
無奈好萊塢版「酷斯拉」無法噴放射線、不會噴火、外形更胖的像隻大蜥蜴等角色設定,迥異於原著「哥吉拉」,引來日本影迷謾罵。

時隔16年,美國重獲日本信任,2014年合作籌拍電影《哥吉拉》。
美方除了仔細考究、形塑哥吉拉外形,劇情也巧妙融入1954年「哥吉拉」誕生背景,影迷對本片評價紛表讚賞,續集《哥吉拉2》確認2018年問世。
哥吉拉的原形
回溯「哥吉拉」出現的50年代,日本方自第二次世界大戰退下未久,正要從被核彈二次轟炸的陰影走出,但1954年一場核能事故又重擊日本拉回現實。

當年3月,時為美國屬地的「馬紹爾群島」正進行代號「城堡行動」(Operation Castle)的核子試爆,由於距離日本不遠,不知的漁船「第五福龍丸號」正在附近捕魚。

但美方對該次核子試爆威力預估錯誤,造成大規模輻射外洩。
不僅「第五福龍丸號」23名船員全受核汙染,半年後,船長久保山愛吉因高能輻射照射死亡,引爆日本激烈「反核運動」。

事件發生後8個月,電影《哥吉拉》首映,角色設定因受海中核子試爆而甦醒。劇情影射「第五福龍丸」事故,「哥吉拉」因此充滿濃厚「反核」意味。

彷彿「哥吉拉」在全世界放肆發狂的影像越趨散佈,更時刻提醒世人「核能事變」的駭人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