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又到了盤點的時刻,有人盤點資產,有人盤點人生,《風傳媒》盤點「小確幸」─不是一杯咖啡的小確幸,而是一本書的溫度。
都說紙媒衰世,連帶出版業同樣低迷,然而,在最寂寞的時候,一本書可以給你熱鬧,可以給你寧靜,還是有很多人兢兢業業講究地印製每一本他們心目中的好書,還是有不少人熱乎乎地等著期待中的絕美之書上市。
《風傳媒》在過去一年中,架出一個小小的空間做為我們的《風書房》,雖然盡力推荐新書,所能涵括者不過是出版之數的小數點而已,即使如此,也算盡一份愛書人的心,期待這個世界不論如何喧嘩,總有一方之地,容納一本書的空間─在每一個人的心底。
一年之末,《風書房》整理出最「熱門」的十本書,一方面,每個人對書的味口未盡相同,因此,我們並未以評書家的評選為標準,相信讀者的眼光與胃口,在所有《風書房》上刊的書籍中,用客觀的閱讀數字整理出最為讀者愛讀(點擊最熱)的十本書,再一次為讀者們推介,還沒讀到的,在年末假期裡,剛好來得及再看一本。也期待來年,《風書房》有機會推介更多值得讀者喜愛的書。
《島嶼DNA》,陳耀昌著,印刻文學出版。這本書從台灣人的基因密碼,重新解構台灣的血緣與歷史,原來島嶼上的人們,這麼近又這麼不一樣,每一個人血液裡,其實都有一個古老的故事。

《巴黎不出售:人人有房住、生活低負擔的法國好宅新思維》,羅惠珍著,尖端出版。當居住正義成為台灣當務之急,這本書提供了境外視野,台灣不是做不到,就看要不要大膽去做。

《去做狂野的夢:反抗、戰鬥、單刀直入,中村修二的職場哲學》,中村修二著,王榆琮譯,時報出版。這本書是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村修二移居美國後的力作,他以親身經歷比較東西方的職場文化,鼓勵上班族相信直覺,創造個人價值。

《我相信.失敗》,陳文茜著,時報出版。這是陳文茜與中天製作的《青年論壇》的對話集結,透過十位「夢想飛行者」烈焰重生的經驗,告訴所有的人,失敗一點都不可怕。順帶一提,這本書還有姐妹作《我害怕,成功》。

《情婦史》(上下兩卷),作者伊莉莎白‧阿柏特(Elizabeth Abbott),廖彥博譯,時報出版。作者精闢闡釋了歷史中最惡名昭彰、也最富吸引力的女性,同時也挑戰了不合人性的法規制度與虛偽不堪的道德傳統,讓長久處於陰影下的女人走進陽光。有意思的是,選摘中最為讀者偏好的竟是漢娜鄂蘭,或許得拜前行政院長江宜樺經常漢娜鄂蘭不離口之賜。 (相關報導: 陳誠訪美談孫子兵法,甘迺迪不知其所云:《葉公超的兩個世界》選摘(3) | 更多文章 )

《繼承者們─台塑接班十年秘辛》,姚惠珍著,時報出版。作者一年之內出了兩本台塑書,前一本是《孤隱的王者:台塑守護之神王永在》,是第一手掌握台塑集團內幕的資深記者,書中既看得到企業管理,也看得到「財團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