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防政策 文章列表
#
國防政策
約 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台灣的壓力來了!美國防政策次長柯伯吉開工,「施壓台灣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恐編進新版戰略文件
柯伯吉正式出任美國國防部次長以來,已陸續會晤印度及澳洲官員。根據五角大廈的新聞稿,他將負責擬定國家國防戰略的任務,並須於8月31日遞交最終版草案。根據《華盛頓郵報》先前的獨家報導,該戰略將著重遏制中國奪台行動,但也將明文呼籲「施壓」台北「大幅增加」國防支出。
國際中心
2025-05-06 09:2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法理包裝的對抗路線─賴清德正在把臺灣推向戰爭
近期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明確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並強調國防預算將提高至GDP的3%,這一連串舉措無疑是將整體國家路線導向對抗與軍備競賽,其後果令人憂心。國人必須正視一個事實:賴政府不是在強化和平,而是正在從法理、制度與預算全面準備迎戰,正將台灣引向戰爭的道路。
邱泰達
2025-03-30 0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2027犯台成了賴清德內部權鬥下的1995閏8月
國軍日前進行的小漢光軍演中,正式公告以共軍2027武力犯台為演練目標,隨後國防部長顧立雄稱共軍以演轉戰時間不長。
張勳慶
2025-03-29 05:3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顧立雄的國防改革
國防部日前宣布,取消傳統刺槍突刺等不具近戰格鬥精神項目,同時廢除官兵休假互助回報制度,並開放軍人出國能自由行、正副主官可以同時離營等規定,對此,前立委郭正亮批評顧立雄甫上任即取消諸多規定及制度,明顯是為解決志願役人力不足問題,鬆綁規定以討好軍人,使民眾願意從事軍職。
K姊
2024-06-12 0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國造潛艦引領國防邁向新的里程碑
潛艦國造計畫對於台灣國防而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里程碑,首艘原型潛艦「海鯤號」即將進入海上測試階段,這標誌著台灣具備了自主建造潛艦的能力,為國家防衛帶來了新的希望。
宗介
2024-05-05 05:3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重磅專訪
政經解密
重磅專訪》賴清德是否續推不對稱作戰?李喜明:美國人要
俄烏戰爭後,總統蔡英文明確表示,台灣必須執行不對稱作戰。2024年台灣選出新總統賴清德,他是否接續這個在軍方曾經引發大鬥爭的戰略改革?當初於軍中提出以不對稱作戰為基底的「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DefenseConcept,ODC)」,但後來受排擠因而不如歸去的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認為,賴政府會持續加深不對稱作戰的推動,「因為美國人要」。
楊舒媚
2024-01-29 08:50
新聞
國際
兩岸
政治
2024台灣總統大選》解析賴清德、侯友宜外交國防政策 學者提出這些疑問
我國總統暨國會選舉進入倒數階段,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亞洲事務研究員塞克斯解析各黨總統候選人的外交及國防政策,指出中國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擁抱該黨傳統政策,可能面對提升國防與進行兩岸對話的先後問題,且當中國發現侯友宜和大多數台灣人想維持現狀,兩岸蜜月期恐怕很快會結束。
簡恒宇
2023-12-27 18:0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揭仲專欄:侯友宜國防政見與賴清德明顯不同
代表國民黨角逐2024年總統大選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於11日下午公布國防政見,是截至目前(12月20日)為止,唯一提出詳細國防政策論述的候選人;其他二位若不是僅拋出若干口號,就是只對特定議題片段地做出說明。在兩岸、外交與國防是總統的主要職權,且近年中華民國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候市長能主動、詳細地說明其國防政策藍圖,比其他二位候選人顯得更有擔當與更負責,光是這點就應該給予肯定。
揭仲
2023-12-22 06:50
風生活
政治
即時
柯文哲專訪吐「民眾黨像耶穌會」 范琪斐狂冒「斐姨問號」:隨便講話很嚴重
柯文哲日前接受網路節目「斐姨所思」專訪,和范琪斐就台美關係、對中國的態度、國防政策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柯文哲表示,對於美國的關係,他主張「nosurprise」的原則,強調台灣和美國應保持溝通,但不需要在每件事上都請示美國,他也指出中國對台灣的威脅,表示台灣需要應對這一問題。范琪斐也在節目結束後,分享自己的想法,並對柯文哲隨口亂講的作風提出意見,直言道:「我真的覺得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胡正初
2023-12-15 17:22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林俊成觀點:智慧國防靠和平,白痴國防靠預算
海軍規畫2019年到2026年執行一艘原型艦的建造案,總經費預估為245億4916萬元,台灣潛艦發展中心將在相當短的時間內提出傳統潛艦建造方案,計劃耗資9500萬美元。2018年4月7日,美國國務院公告「行銷核准證」(marketinglicense),協助台灣潛艦國造計畫「紅區裝備」。同年編列預算493億6,170萬9,000元進第2階段原型艦籌建。軍方向美採購M1A2戰車案獲得府院全力支持,將編列約達300億元經費採購。…這麼多的軍費永無止境。
林俊成
2023-07-24 06:50
新聞
政治
質疑郭台銘核能、國防政策荒腔走板 民進黨三問侯友宜:主張一致嗎?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日拋出包括高雄市半屏山蓋核電站等爭議主張,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卓冠廷今(2)日召開記者會,除批評郭台銘提出荒謬的核能、國防政策主張,根本沒有仔細妥善思考,既然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在積極爭取國民黨總統初選提名,「請問郭台銘支持核電,侯友宜呢?郭台銘說未來用8萬機器人對打,侯友宜呢?郭台銘說不用議會監督,侯友宜的態度呢?」侯友宜應該說清楚講明白。
黃信維
2023-05-02 19:14
新聞
國際
日本女人能在自衛隊工作扮演什麼角色?從女性自衛官的角度思考軍隊與性別
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後,女兵手持武器的照片在SNS上傳播,引起了廣泛關注。可能大家一時無法想像出日本自衛隊女隊員身臨前線的情景。但其實奔赴一線的女隊員人數在逐年增加,執行的任務甚至包括駕駛戰機和坦克。她們為何加入自衛隊?需要在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針對女性自衛官的歷史和現狀,我們採訪了長期研究軍隊與性別問題的佐藤文香教授。
nippon.com
2023-03-24 15:2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張良任觀點:澳洲失心瘋的國防政策
澳洲的國防政策可能受到2300年前孟子的影響,「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用今天的話來講這位孟夫子就是今天的美國。
張良任
2023-03-20 15:00
新聞
國際
軍事
今日烏克蘭,明日東亞?!俄烏戰爭促使日本國防政策轉向,未來5年軍費節節高升
根據日本媒體8月報導,日本政府將在2023財政年度放棄設立防衛預算「天花板」,把軍費提升至6萬多億日元,並於五年內加碼到十萬億日元,GDP佔比增加至2%。對此,《經濟學人》指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和近期的台海緊張局勢,是促使日本政府加快提升國防預算的關鍵原因。
陳艾伶
2022-09-15 04:00
國際
財經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烏克蘭戰爭》能源政策、國防政策、工業經濟改革!《經濟學人》:德國要持續致力於變革,就需要持續的挑戰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已持續近6個月,一向極度仰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德國也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指出,德國數十年來的成功可以歸因為堅持不懈,而烏克蘭戰爭引發的危機讓德國社會廣泛辯論是否需要擺脫陳舊的道路,投入國防、能源、工業經濟的轉型。《經濟學人》指出對於德國來說,要持續致力於變革就需要持續的挑戰。
廖綉玉
2022-08-17 17:00
新聞
政治
民本民調》兩岸情勢緊張 6成國人不滿意國防政策、6成5認兵役應延至1年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Pelosi)訪台後兩岸情勢緊張由,啟思民本基金會董事長、國民黨立委江啟臣9日舉辦記者會公布「8月份民本調查-國安議題」調查結果,並邀請執行長黃子哲、前空軍中將副司令張廷延、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與談。其中,對於總統蔡英文的國防政策施政,有逾6成不滿意;另外有65.5%的民眾認為兵役應延長到1年。
潘維庭
2022-08-09 23:04
新聞
政治
朱立倫華府智庫演說拋國防政策3要點 學者解讀:正面回應美方憂慮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於美東時間6日在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演講時,拋出國民黨國防政策3要點。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指出,朱立倫提出調整軍事投資、強化不對稱戰力,軍購優先因應未來5到8年的突發事件,是為正面務實回應華府的憂慮與建議,而後備動員機制提升到內閣層級的主張,更與民進黨政府現行政策有明顯區別。
晏明強
2022-06-08 04:12
國際
國內
軍事
打造類似烏克蘭的國土防衛部隊,會是保台抗中的關鍵戰力嗎?《外交家》:無論從法律或政治上來說,均窒礙難行
烏克蘭近3個月奮勇擋下強大的俄軍攻勢,西方國家的鉅額軍事援助被認為是關鍵因素,但在曾任西點軍校現代戰爭研究所(ModernWarInstitute)所長的柯林斯(LiamCollins)看來,烏克蘭在失去克里米亞與頓巴斯陷入內戰後的軍事改革、以及軍事思想的變化也都居功厥偉。而且柯林斯認為,烏克蘭軍能力抗強敵的最關鍵因素「發生在烏克蘭人民之間」——那就是烏克蘭今年1月成立的國土防衛軍(TerritorialDefenseForces)。
李忠謙
2022-05-18 16:00
VIP
評論
國際
國內
軍事
專欄
名家專欄
揭仲專欄:美國對國軍的指導,真的完全合理嗎?
國防部在5月2日證實,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任內所批准的第一項40輛M109A6自走砲軍售案,遭美方告知因優先支援烏克蘭導致「產線排擠」,原規劃於2023年至2025年交運的時程將大幅延後,最快要到2026年才能開始交運。美國同時也提供其他射程更遠、更精確的替代選項供我方評估。
揭仲
2022-05-13 14:5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台灣全民國防政策亟需補強與重視的新方向
誰是戰爭時最容易被遺忘者?戰時的烏克蘭至少有上萬的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有避難的需求,急需世界伸出援手。聯合國對於戰爭時的身心障礙者訂有保護安全措施,本文且就近日中華民國國防部推出的「全民國防手冊」提出建議補強方向,希望政府予以重視。
張宗傑
2022-04-27 14: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