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進入第三個星期,10月22日夜間至10月23日清晨以軍發動夜襲,這是以色列首度回應10月7日哈瑪斯對以境發動奇襲的第一波正式回應。以軍表示,過去24小時已擊中「超過320個位於加薩走廊的軍事目標」。這波行動襲擊的目標包括哈瑪斯恐怖分子窩藏的隧道、數十個行動指揮中心,還有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恐怖分子、軍事據點及觀測站。哈瑪斯表示,以色列連夜及清晨對加薩的攻擊造成至少70人死亡。
看得出來以軍的策略是多點突襲,進攻完後以軍隨即返防,不做深入停留。所以首波應屬於試探性攻擊。至於對付地下道的哈瑪斯戰士,以軍已接獲美方所提供的機載「小直徑炸彈」以及用於「鐵穹」系統的攔截彈,後續美方還將提供更多彈藥。
根據報導「小直徑炸彈」(Small Diameter Bomb,SDB),具備體量小、成本低、精準度高、投送距離遠等特點。像美方所提供的GBU-39小直徑炸彈外形細長,殼體由硬度很高的材料製造,裝有22.7公斤炸藥,命中精準度一般小於5米,美國空軍透露,這個精準度可達到1.5米以內。GBU-39小直徑炸彈擁有和900公斤級炸彈同樣的穿透能力,由於其體積小、重量輕,所以戰機掛載量大於常規炸彈。這型炸彈還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它可以滑翔,能夠在敵人防區之外110公里的地方投擲。GBU-39炸彈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在攻擊哈瑪斯地下目標時,可有效性將大幅提升。除了有助控制殺傷範圍,也可幫助以軍攻擊哈瑪斯在加薩建造的地下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哈瑪斯在加薩所經營的地道,初估儘管加薩走廊長約僅40公里、寬僅約10公里,但哈瑪斯地道估計綿延數百公里,深達80公尺的地道網絡,形成綿密的「蛛網」。哈瑪斯在加薩走廊和邊境地下使用各種不同功能的地道,包括攻擊、走私、儲藏和作戰地洞。由於這些地道四八達,對熟悉路線的哈瑪斯來說無疑是主場優勢,相對地對以軍來說就是作戰時上最大的挑戰。
再看10月25日至10月26日的夜襲至清晨的作戰,以軍派出至少12輛坦克,穿過加薩北部邊境發動砲擊,也出動推土機夷平建築物。半島電視台指出,先前以色列已發動過幾次攻擊,卻是首次派坦克進入加薩。以軍表示,部隊在行動結束後便返回以方陣地。此外,以軍表示,他們已找出並摧毀許多恐怖分子、指揮中心、地道井和反坦克飛彈發射陣地,這是為打擊哈瑪斯的「下一階段戰鬥」做準備。這次的攻擊同樣也是試探性的進軍。以軍聲稱,10月26日空襲了250個哈瑪斯目標,炸死多名高階哈瑪斯官員,其中包括10月7日發動突襲以色列行動的主要策畫者之一、哈瑪斯情報局副局長巴魯德(Shadi Barud)。
從空中到地面,以軍聯合作戰的主要部署還是在針對哈瑪斯的地下道的攻擊作戰,空襲與坦克與推土機連番上陣,就是要壓制哈瑪斯的地下道火力,最後上陣的就是以軍的地面部隊的火力掃蕩。
目前以軍採取的作模式都是夜襲之後立即返防,不做逗留,也不做陣地 鞏固,意在準備下一階段戰鬥。此段期間還會陸續採取這種試探性攻擊。以軍將保持這樣的重點突襲有限作戰,直到人質問題有一個「解決方案」(主要的談判是卡達、美國與哈瑪斯對談)。在此同時以方也答應美國,等美國的飛彈防衛系統完成部署(主要保護在中東地區與歐洲等地的美軍)。值得注意的是10月27日凌晨美軍出動兩架F-16戰機,空襲了敘利亞東部的兩個由伊朗控制的地點,以報復美國駐敘利亞和伊拉克基地所遭受的一連串的無人機和飛彈攻擊。顯示了在這場以巴衝中,支持巴勒斯坦的敘利亞與伊拉克和伊朗紛紛採取了飛彈與無人機的攻勢,鎖定的不只是以色列重要目標,連美軍基地也同樣列入他們攻擊的對象。美國想要置身事外或者從旁協助以色列,同樣還是會被哈瑪斯和其聯盟戰友列為報復對象。
2023年10月7日,以巴衝突,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從加薩走廊向以色列發射火箭。(AP)
目前在聯合國安理會,10月18日的巴西決議案已遭美方否決;10月25日美方修正決議案同樣遭到中國、俄羅斯等否決,因此,聯合國安理會已陷入僵局。國際或聯合國目前想要介入以巴戰局的可能性不高。
哈瑪斯策劃10月7日的突襲攻擊,十分精致,相關細節陸續披露出來,兩名地下特工,採取傳統電話聯絡方式傳遞相關情報,讓以色列與美國都未察覺,結果出乎美以兩國的軍情單位意料,同樣顯示哈瑪斯在此次攻擊中的情蒐工作是做足了功課。更重要的是在10月7日發動突襲攻擊之前,哈瑪斯的戰士曾經赴伊朗接受訓練,從這裡可以看得到的是伊朗不但提供哈瑪斯相關武器,還負責訓練突擊員,更重要的伊朗對於此次哈瑪斯的計畫不但熟知而且甚至有可能協同策畫,此舉顯示伊朗在中東局勢中已經扮演深具影響力的一方了!所以,以軍所要面對的不僅是哈瑪斯、真主黨、敘利亞與伊拉克而已,還有伊朗,這場以巴戰爭極有可能愈打愈複雜。
據阿拉伯媒體報導以軍可能採取以有毒的神經毒氣或生化武器來進攻哈瑪斯在地下道的戰士,美國陸軍特戰三角洲部隊(Delta Force)將監督這項行動。根據推測,這是為了對加薩走廊發動秘密攻擊。(這應該是哈瑪斯或阿拉伯陣營中的認知作戰)若是這個傳言屬實的話,美以為了勝利不惜動用神經毒氣或生化器的話,馬上就會引爆的不只是以巴戰爭,而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啊!
然而,動員了30多萬預備部隊,若是窮等就只有乾耗相關資源與時間,以軍來說絕對不利,所以以軍一定會在這段等待期間採取夜襲配合空襲來進一步了解哈瑪斯的相關部署與作戰模式,同時間以軍與美軍的協同作戰也同時會展開,主要目標是哈瑪斯,可是關鍵敵手卻是伊朗。為此,哈瑪斯與伊朗和真主黨隨時都會採取游擊式攻擊,主要就是打亂以軍與美軍基地的部署,所以在以軍空襲之後,哈瑪斯和伊朗的飛彈、火箭與無人機也會伺機而動。 雙方還是在等人質問題能否談出一個結果來。
一旦人質談妥,以軍的全面作戰時間就會更明確,因為以色列非打這場戰不可,至於要打多久或是否要全面占領加薩走廊?以軍的基本考慮還是「消滅哈瑪斯」為重點。一旦達成這個目標以軍才有可能考慮撤軍。
相對地,哈瑪斯還是想藉此戰之後,引發國際與聯合國爭取巴勒斯坦建國的實現,問題是哈瑪斯10月7日的突襲就是戰爭行為,國際若是沒有譴責的話,等於是承認這種戰爭手段是「合理的」,俄烏戰爭已經立下了一個不良的案例,如今再加上哈瑪斯這個新案例,聯合國在大國擁有「否決權」的干擾下,安理會任何表決都無法成立,15國開會等於是走走形式,談不上有任何實質與具體約束,同樣人道關懷相關措施更是「講講而已」,最後受苦的還是淪為難民的平頭百姓,他們流離失所,流落異鄉成為各國的新與舊負擔。俄烏戰爭下的難民就是不久前的案例,以巴這場衝突再度製造了新的難民問題。同樣還是「無解」。
天主教教宗教宗方濟各10月22日再次呼籲讓武器噤聲,他念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發生的事。教宗說:「我非常擔憂和難過,我關懷所有受苦的人、人質、傷者、受害者及其家人,我為他們祈禱。」對於加薩地區的人道狀況。
教宗表示:「令我難過的是,一間醫院和希臘東正教聖堂在幾天前遭襲擊。我再次呼籲開放空間,讓人道救援物質繼續抵達,並釋放人質。」教宗方濟各特別強調:「我也想到飽受折磨的烏克蘭。戰爭,世界上的每場戰爭都是失敗。戰爭向來都是失敗,是人類友愛的毀滅。弟兄姊妹們,請你們住手!」不知道,以巴與俄烏雙方與相關地區國家的執政者與軍事領袖們有沒有聽到方濟各教宗這樣的呼聲呢?若是聽到了請趕緊收手,不要再散播戰爭與仇恨的種子啊!
(相關報導:
孔令信觀點:以巴戰事觀察─中國在中東影響力水漲船高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