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宗方濟各9月1日至4日訪問蒙古,教宗強調,……信仰的增長不是靠勸誘,而是靠吸引。……這次他訪問蒙古目的就是要瞭解蒙古人民,與他們對話,接受他們的文化,並在尊重他們文化的基礎上陪伴當地的教會前行。他對訪問結果感到滿意。
教宗這次牧靈之旅,經過中國領空時曾向習近平致電致意。宗座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Ulaanbaatar)舉行的彌撒將結束時,請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湯漢與主教周守仁站在自己身邊。以義大利語表示:「這兩位主教兄弟是香港教區的榮休主教和現任主教。我想趁他們也在場的機會,對高尚的中國人民傳達熱情問候。」「我祝福所有中國人民,一切順利,不斷進步。至於中國的天主教徒,我請求你們要成為好基督徒和好公民。」
這是繼今年四月初,中國主教團未經教宗同意而發表原海門主教沈斌轉任上海主教,教廷在新聞發布後才知曉此事。中國此舉不但違背了《中梵主教任命臨時協議》,更重要的是中方根本沒有在每季關門會議提出。讓教廷措手不及,第一時間是拒絕承認。然而,7月15日教廷突然宣布任命了沈斌(若瑟)為中國大陸上海教區主教,將他從江蘇省的海門教區調離。教廷第二度再向中國釋出善意。
在處理沈斌追認主教事件上,國務院國務卿帕羅林樞機解釋指出「尊敬的牧者」沈斌獲任命的理由,強調天主教會對話的意願,同時教廷希望能在中國開設一個常設聯絡處。中國並未因此而給予教廷善意回應。此次宗座以「高尚的中國人民」來稱呼,可以說是在外交上充分展現出教廷的誠意。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則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導,梵蒂岡方面的祝福體現了友好和善意。近年來中國和梵蒂岡保持溝通,中方願繼續與梵方相向而行,舉行進行建設性對話,增進理解,積累互信,推進雙方關係改善進程。
9月4日回程途經中國領空時,教宗再度向習近平主席拍發電報。教宗寫道:「我欣然在祈禱中再次向閣下您和中國人民表達祝願,並且我為你們諸位祈求天賜豐沛的祝福。」也就是第三度向北京示好。
觀察教宗訪蒙古,中梵關係的互動,可以看到教廷是完全釋出善意,不過中方的回應在官方上,中國外交部的說詞明顯就是外交辭令,而無實質的內容。因為從教宗本篤十六世一直到教宗方濟各(2005-2023)中梵定期關門會議就沒有停過。教廷屢屢釋出善意,可是北京「似有若無」地回應,讓「主教任命臨時議」出現了兩次破口,換言之,在中梵關係上,中方始終居於主動,教廷則處於被動。因此,中方所謂的「相向而行」與「建設性對話」顯示出教宗這趟蒙古牧靈之旅,距離中國領土是如此近,中方只有祝福,沒有什麼實質地突破與回應。
其實,在宗座啟程赴蒙古前,外媒就傳出宗座的特使祖皮樞機會在九月時(9/13-9/15)赴北京訪問,當時不少媒體在推測很可能和中梵互設辦事處會有所突破,不過,北京否會回應教廷的盤算,還待觀察。
教廷原本的盤算,主要是因為當時教廷和平特使祖皮樞機先後前往基輔(6/5-6/6)、莫斯科(6/28-6/29)與華盛頓(7/17-7/19)前往北京以及出使烏克蘭。國務院有意趁祖皮在北京時能和中國協商,在九月教宗訪問蒙古後中梵能夠有一個新突破!只是祖皮樞機的主要使命是在分赴俄烏還有相關國家,會商促成俄烏和談事宜。不過,迄今在俄烏和談這方面並未有太多的進展。祖皮在北京訪問時,能否談出什麼特別突破的地方,還待觀察。只是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對於教宗訪蒙古也沒有給予任何特別的回應。甚至當教宗抵達烏蘭巴托時,沒有任何一位中國主教或神父前往陪同。
宗座對祖皮樞機和平任務時,指出,祖皮樞機主教的使命是一個和平使命,他已被指派負責這項任務。他已制定了一個計劃,預計將訪問莫斯科、基輔、美國和北京。教宗強調祖皮樞機是一個具有廣泛對話能力和全球視野的人,他有著在莫桑比克尋求和平的工作經歷,這也是他被委派的原因。換言之,祖皮樞機會訪北京純粹和俄烏和談相關國家一起到北京共商大計,北京並未給予祖皮機有任何特別與私下的接待。
2023年9月3日,教宗方濟各抵達蒙古首都烏蘭巴託的草原競技場主持彌撒,現場有來自中國的天主教徒揮舞中國國旗。(資料照,美聯社)
(1) 在梵蒂岡這方面,關於主教任命,有一個委員會一直在與中國政府和梵蒂岡合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是中方已有兩次違反《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特別是沈斌轉任上海主教的任命。一度讓中梵關係出現緊張。宗座後來追認沈斌的轉任,讓氣氛緩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沈斌在就職時發表談話,隻字不提教宗,反而大談致力推動「天主教中國化」,沈斌在二月時被中國任命為政協委員,參與政治比宗教還要深。
(2) 在梵蒂岡這方面,長期以來有一些天主教神父或天主教知識分子被邀請到中國的大學任教。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一種開放的交流。不過,在中方在這次宗座訪蒙古時,竟然連一位主教或神父都未陪同,更別提中國官員參與。反倒是宗座特別邀請了香港兩位主教,一位是榮休的湯漢樞機,一位是今年九月底將榮升樞機的周守仁主教,陪同宗座一起向中國致敬。(香港還有一位榮休的陳日君樞機主教,可是他是最反對《中梵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的,而且還曾為汕頭與閩東兩位地下主教遭教廷「讓位」給中國地上主教而奔羅馬向教宗請命,可以說是中國最不想看到的主教,教廷顯然也注意到此事,因此教宗此行沒有邀請他陪同,顯然就是想避開北京的「詬病),當然更不會邀請台灣主教團派人前往,以往引發兩岸關係緊張)
(相關報導:
呂恒君觀點:「高貴的中國人民」─方濟各教宗對「紅色」中國的「綠色」祝福
|
更多文章
)
(3) 梵蒂岡目前需要在宗教方面更進一步與中方接觸,所以宗強調中梵之間更多地瞭解彼此。讓中國公民不要認為教會不接受他們的文化和價值觀,或認為教會依附於另一個外國勢力。教廷國務卿帕羅林樞機主持的委員會正在以這種友好的方式開展工作。但是在中方從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宣部到宗教事務局,從中國主教團到天主教愛國會,上上下下唯一聽命的還是中共黨中央,連沈斌是主孜國主席,他和北京主教李山(愛國會主席)領導中國天主教一團一會,沈斌從海門教區轉任上海教區,他本人都是四月初才到命令(四月四日就職),中方的政治操作如此嚴密,宗座想要單純從宗教信仰下手,當然是很難和北京的嚴控對抗。觀察中國與蒙古如此鄰近,原本由教宗所同意的中國主教按例就應與教宗共融共祭,卻沒想到中方連一位主教都沒有前往烏蘭巴托,宗座的心意與中國主教團,不,和習近平與中共中央還是有一距離啊!(北京李山主教曾在今年四月(4/17-4/21)邀請香港周守仁主教往訪,香港再度成為中梵之間的「橋梁教會」,從教宗在蒙古行特別邀請周守仁和湯漢與他一起向中國祝福,未來周守仁所要扮演的角色相形之下更加重要。這也顯示中梵互設事處,在短期內恐怕都很難有所「突破」)
至於教宗方濟各在烏蘭巴托這場彌撒可說是前所未見,教宗和蒙古國的幾乎所有天主教徒齊聚一堂。蒙古國有330萬人口,大部分信奉佛教或薩滿教,僅有約1400位天主教徒,包括25位教士,其中只有兩人是蒙古人。
2023年9月3日,教宗方濟各在蒙古參加宗教領袖會議,他也讚揚了蒙古的宗教自由傳統。(資料照,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特別使用「好基督徒和好公民」的說法,是教廷想說服共產國家政府給予天主教徒較多自由有助國家社經進步時常用的說詞。教廷與越南往來時即曾提此說法,越南已在7月提升雙邊關係,允許教廷在河內派駐教宗常駐代表。
外媒透露,教廷已要求中國允許在北京設立類似辦事處。教廷官員希望越南在7月同意接受後,有助說服北京當局也接受。
然而中共政府對天主教會進入中國仍有疑慮,方濟各這次談話是他最新一次向中國政府伸出友誼之手。他也似曾發出較為暗示性的訊息,在天主教神職人員的集會中表示,各國政府「沒有必要害怕」天主教。
他未點名中國指出:「各國政府和世俗機關沒必要害怕教會傳福音,因為教會沒有政治目的要推動。」
根據法新社報導,教宗方濟各此次選擇訪問夾處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蒙古國,可能有雙重用意,一方面顯示教會希望能傳教到天主教較不為人熟悉的偏遠而大致受到忽視的地區,但此行隱約還有更具戰略意義和地緣政治用意的目標,就是讓教廷與北京冰凍的關係暖化。不過,從俄烏戰事迄今無法坐下來和談,中國對教宗訪蒙古行,中國主教團沒有一點呼應,可以看出來中國與俄羅斯對於教宗與梵蒂岡還是刻意保持距離。
(相關報導:
呂恒君觀點:「高貴的中國人民」─方濟各教宗對「紅色」中國的「綠色」祝福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