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金色捲髮,笑起來十足慈祥,胡拉罕(Chrissy Houlahan)就像好萊塢電影裡的母親角色一般溫柔無害,但別小看這位金髮媽媽:空軍上尉退役、曾擔任工程師、老師的胡拉罕,因為看不慣美國總統川普的所作所為,以政治素人之姿投入選戰,更有望改寫賓州聯邦眾議院席次由男性獨霸的局面,成為該州有史以來第1位女性眾議員。雖然是初次參選,但她自稱為「狠角色」,期盼在國會中為長期以來缺乏代表性的女性、教育工作者和科學家發聲。
期中選舉 女力崛起
Shout-out @wmnmedia for a great new politics podcast: "Women belong in the House." I happen to agree. Thanks for having me on! https://t.co/6kJucfUGHQ pic.twitter.com/0vSlLfEb8s
— Chrissy Houlahan (@HoulahanForPa) 2018年10月12日
美國國會選舉將於11月6日登場,在本次選舉中,出現一股不容忽視的「粉紅浪潮」,成為選戰的關注焦點:出於對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不滿,加上「#MeToo」(我也是)運動的推波助瀾,眾多女性紛紛出馬競選公職,希望透過參政,扭轉女性國會議員僅佔2成的現況,也讓今年女性參選人數創下有史以來新高紀錄。根據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美國女性政治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Women and Politics)統計,今年有476名女性登記參選,角逐聯邦眾議院共435個席次,遠超過2012年298人的紀錄,首度參選的胡拉罕(Chrissy Houlahan)也是其中1員。
「我一生都活在男性主宰的環境中」
52歲的胡拉罕出身三代軍人世家,父親是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來到美國後成為海軍軍官,從小在軍營長大的胡拉罕也克紹箕裘,憑藉美國後備軍官訓練團(ROTC)的獎學金,在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攻讀工程學,並獲得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政策碩士學位。畢業後,胡拉罕在空軍基地擔任電子通訊系統工程師,再轉往籃球服飾品牌AND1擔任營運長。除此之外,胡拉罕同樣關切教育議題,曾擔任「為美國而教」(Teach for America)計畫的教師,也參與旨在提升識字率的非營利組織。

無論是工程學系、軍營或運動公司,胡拉罕總身處於鮮少有女性踏足的領域,胡拉罕笑說,自己一生都活在男性主宰的環境裡,或許是這樣的人格特質,讓她勇於在過往從未選出女性聯邦眾議員的賓州開疆闢土,「雖然我的職涯看起來相當曲折,但都具有同樣的中心思想—『服務』。」
Thank you for all you've done for our campaign these past 18 months. Today we’re launching a new ad “Service” that tells a little of my story & why I’m running. 27 days until Election Day, we need to keep pushing. Get involved or stay involved https://t.co/oQWTgTsKBH pic.twitter.com/38IQtjSJCb
— Chrissy Houlahan (@HoulahanForPa) 2018年10月10日
不滿川普 毅然參選
首次競選公職的胡拉罕坦言,過去從未想過走上政治路,促使她起心動念參選的動機就是川普,「我從小被教導,無論是誰擔任最高統帥,都要尊重民意和民主程序」,但「這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做不到」。胡拉罕說,當川普選上總統,她逃過大屠殺的父親和公開出櫃的女兒都哭成淚人兒,「(川普當選)敲響了我內心的警鐘,我想有許多人和我一樣,認為這不是我所發誓效忠的國家,也並非我所信仰的價值。」
We love @HoulahanForPA. She’s a mom, an Air Force Veteran, and an entrepreneur. She’s served with Teach For America and fought for children’s literacy. Chrissy knows what it means to serve, and that’s exactly how she’ll approach her role in Congress. https://t.co/3wFGtk1jca pic.twitter.com/MCvZDGvn0V
— Serve America (@serve_america) 2018年10月24日
在下定決心參選前,胡拉罕自己列出了作為國會議員應具備的3大條件:了解如何保衛國家、發展經濟、以及教育下一代。而她發現自己多元的背景(軍事、商業、教育)與經驗,可以在國會中發揮作用,「我是個工程師。我會試著以手上所得的數據、事實和資訊做出決定。」於是,胡拉罕發了封電子郵件給專門培養女性參政的親民主黨政治團體「愛蜜莉名單」(EMILY's List)尋求幫助,「我在信裡附上自己的簡歷,寫道:『我想要參選,需要做些什麼?』」
如今看來,首度參選的胡拉罕勝選希望相當濃厚:截至今年3月底,她已募得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188萬元)的政治獻金,對於政治新人來說,這是個相當驚人的數字。「選民們都筋疲力盡了」,胡拉罕描述1年多來聽見的選民心聲,「我們只是希望能夠停止政黨惡鬥,只希望我們的國家和民主能重新回復到我們認知的模樣。」「我有信心,如果我成功當選,會有更多像我一樣的人,也投入成為改革浪潮的一部分,如果我們的人數夠多,或許真的有機會扭轉乾坤。」
賓州成民主黨關鍵戰場
賓州最高法院在今年1月裁定,該州選區劃分是惡名昭彰的「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將選區劃分得奇形怪狀,集中或分散政治立場鮮明的選民,以圖利特定政黨),對民主黨不公平,必須重新劃分選區。在新選區重劃後,增添勝算的民主黨士氣大振,賓州也被視為民主黨在本次選舉後重掌聯邦眾議院優勢的關鍵戰場。

胡拉罕參選的賓州第6選區位處費城(Philadelphia)郊區,現任聯邦眾議員為共和黨的卡斯提洛(Ryan Costello),胡拉罕將與代表共和黨的麥考利(Greg McCauley)爭奪席位,試圖將該區由紅轉藍。除了胡拉罕以外,賓州還有6位女性候選人在初選中出線,代表民主黨參選,挑戰賓州眾議院的男性獨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