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知名記者哈紹吉日前為辦理離婚證明,進入沙烏地駐伊斯坦堡總領事館,自此人間蒸發。哈紹吉在館內遭殺害的傳言四起,沙烏地嚴正否認,堅稱哈紹吉有離開領事館,卻又拿不出證據,現則傳出哈紹吉的Apple Watch錄下他被殺害的過程。包括《華盛頓郵報》在內的多家媒體指出,33歲的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正是謀殺哈紹吉的幕後黑手。
「沙烏地阿拉伯的李光耀」?No,他向中國看齊
沙烏地王室2017年6月大風吹,國王薩勒曼(King Salman)撤除自己侄子穆罕默德.本.納伊夫(Mohammed bin Nayef)的王儲位置,扶正兒子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讓他成為王位第1順位繼承人。立場鷹派的穆罕默德力推經濟改革開放,曾被歐美視為「沙烏地阿拉伯的李光耀」,但他其實卻是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看齊。
Saudi Arabia's dashing prince has a ‘dark’ and bullying side https://t.co/MxLoemT6Df
—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post) 2018年10月13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即是市場開放的同時,仍維持集權統治的狀態。穆罕默德為了鞏固權力,以反貪腐之名剷除政敵,且在薩勒曼國王批准成立「反貪腐委員會」數小時後,沙烏地王室11名王子和38名官員全被逮捕。《華盛頓郵報》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稱:「穆罕默德並未掩飾身為獨裁者的事實,他不覺得可恥,且他自認是救世主、歷史偉人......他非常在意國家。」

准予女性開車 又大肆逮捕女權人士
穆罕默德3日接受《彭博社》訪問時,直言自己並不是改革者(reformer):「我不會自稱改革者,我是沙烏地王儲,且利用王儲和副總理的身分盡力而為」。不過穆罕默德2016年被問及自己是否如同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當時他給了肯定答案,「我想那時只是想比喻為某個為國家引進新事物的人」,強調自己不在意外界怎麼看他,因他只在乎國家和人民利益。
沙烏地6月准予女性開車,考取駕照不用經過家中男性監護人同意,此舉被視為穆罕默德的改革開放政績之一,但沙烏地政府同時以「密謀顛覆王國」罪名,大肆逮捕爭取女性開車權、終結男性監護人制度的女權運動者。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關注沙烏地的中東研究員歐塔維(David Ottaway)直言:「我們發現『新王』的行為令人憂心,他的黑暗面更加黑化。」
Here's a full transcript of Bloomberg's interview with the Saudi crown prince: https://t.co/3zzB5v51QE
— Bloomberg Markets (@markets) 2018年10月5日
王儲禁不起批評 加拿大風波成案例
另外,部分美國外交人士告訴《華盛頓郵報》,美國前國務卿凱瑞(John F. Kerry)曾試著與穆罕默德建立友誼,「凱瑞對穆罕默德的看法,比我們所有人都還要正面」,但有次與薩勒曼國王會面時,一旁的穆罕默德連珠砲痛批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外交政策,讓凱瑞相當震驚。
Very alarmed to learn that Samar Badawi, Raif Badawi’s sister, has been imprisoned in Saudi Arabia. Canada stands together with the Badawi family in this difficult time, and we continue to strongly call for the release of both Raif and Samar Badawi.
— Chrystia Freeland (@cafreeland) 2018年8月2日
熟悉沙烏地的某知名美國人士也說,穆罕默德「不聽人建議」,且會「霸凌」膽敢提出建議的人。《衛報》引述沙烏地消息人士說法稱:「不論是溫和禮貌形式,或透過外交管道告知,都會面臨報復。」加拿大與沙烏地的外交風波就是明顯例子,加拿大外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6月推文說,對沙烏地逮捕女權人士「嚴重關切」,敦促沙烏地放人,引起沙烏地強烈反彈。
#Statement | Throughout its long history,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has never accepted any interference in its domestic affairs by, or orders from any country. pic.twitter.com/sUrj7XIqTV
— Foreign Ministry (@KSAmofaEN) 2018年8月6日
國王出現失智症狀 王儲不讓外界接觸
沙烏地隨後發布聲明,痛罵加拿大「汙辱」沙烏地,還說加拿大干涉沙烏地內政,為了避免日後再發生相同情形,沙烏地召回駐加拿大大使,驅逐加拿大駐沙烏地大使,同時凍結所有與加拿大新的貿易與投資,停飛沙烏地航空往返沙烏地首都利雅德及加拿大東岸大城多倫多的航班,並把在加拿大的沙烏地留學生及病患全部轉送到其他國家。
《衛報》指出,加拿大的1則推文引發沙烏地巨大反應,凸顯穆罕默德「臉皮薄」的特點。此外,穆罕默德選擇不出國留學,大學一畢業就成為他父親的幕僚,為的就是與父親拉近關係。此外,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李代爾(Bruce Riedel)稱,82歲的薩勒曼國王已出現失智症狀,但穆罕默德不讓外界接觸薩勒曼國王。
Saudi’s impatient, workaholic prince with a very thin skin https://t.co/NqfRMWdHTo
— The Guardian (@guardian) 2018年10月13日
王儲與白宮駙馬庫許納交好 批評川普遭封殺
哈紹吉(Jamal Khashoggi)與已逝的恐怖組織「蓋達」(al Qaeda)前領導人、沙烏地公民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是舊識,且多次訪問賓拉登,並受到沙烏地情報局請託,幫忙說服賓拉登與沙烏地王室維持和平關係,因此哈紹吉也與沙烏地王室關係密切,但穆罕默德掌權後出現變化,沙烏地政府2016年下令封殺哈紹吉,因他批評美國總統川普。
由於穆罕默德推動經濟改革,試圖吸引外國投資沙烏地,因此與川普的白宮顧問兼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交好,且在2017年訪美時,不僅與川普共進午餐,還在庫許納家中一起用晚餐,這也促成川普首次出訪的第1站就選擇沙烏地。哈紹吉則於2017年開始在《華盛頓郵報》寫專欄,抨擊沙烏地迫害媒體,以及逮捕女權運動人士。

哈紹吉人間蒸發 外交官:一定經過王儲允許
對於哈紹吉疑在沙烏地駐伊斯坦堡總領事館遭殺害,穆罕默德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強調,哈紹吉只在館內待了1小時左右就離開了,「他不在領事館內」,並稱若土耳其政府開口,沙烏地同意讓土耳其派人進入領事館找人,「我們沒有事情好隱瞞」。當被問及哈紹吉在沙烏地是否被告,穆罕默德僅回:「找到他是首要任務,若在沙烏地被告,我會知道的。」
《華盛頓郵報》引述長期處理沙烏地事務的外交官說法暗示,哈紹吉若在領事館內被殺害,穆罕默德一定脫不了關係,「這種事不可能沒獲得穆罕默德許可,絕對、絕對、絕對不可能」。另外,《華盛頓郵報》10日也引述美國情治單位說法稱,穆罕默德曾下令,設法引誘哈紹吉回到沙烏地,再拘禁他。

目前各竹不清楚穆罕默德是否把哈紹吉視為一大威脅,因為哈紹吉先前與沙烏地王室關係密切,又是知名記者,現在更在《華盛頓郵報》撰寫專欄,且在全球各地都有具影響力的友人,像是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也有可能穆罕默德只是不滿哈紹吉大聲抨擊他,因此要施加懲罰。唯一可確定的是,穆罕默德要讓哈紹吉閉嘴,而且也「成功」了,他用了什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