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熱議》制裁中國新焦點:電動車!為何連賓士、BMW的電動車都得在中國製造,再運回德國販售?

除了特斯拉之外,中國其他所有最暢銷的電動車型都是中國品牌。圖片為中國車商吉利的熊貓mini電動車。(美聯社)

上周,歐盟正式對外宣布,將開始調查,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是否因為政府補貼,獲得了不公平優勢。這個舉動被外界認為,西方制裁中國的目標將從晶片延伸至電動車。

據了解,歐洲純電動汽車銷量中,有約 15% 是從中國進口的產品,特斯拉(Tesla)輸往歐洲的電動車中,有 30% 是從上海工廠出口的,就連 BMW 和賓士(Mercedes-benz)等歐洲汽車廠商,也必須在中國製造電動車,再輸往歐洲。 (相關報導: 電動車的大難題:中國電動公車占比77%,卻因為「電池到期」而無法營運 更多文章

補貼和其他政策,確實幫助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起步,但這些製造商,已經具備了全球競爭力。快看全文,了解這些競爭力為何這麼厲害?點擊此處,VVIP獨享完整內容

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