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方從4日12時起在台灣周邊展開大規模實彈演習,日本防衛省當天晚間揭露解放軍飛彈的發射時間、射向與落點,包括《環球時報》的中國媒體也針對東部戰區4日動用的航母編隊、核潛艦與各型戰機軍艦進行介紹。《環時》宣稱,當天演習首次組織「航母編隊威懾演練」、以及「火力穿島實彈射擊」,至於軍演會不會成為台海「新常態」,要取決美方與台獨勢力怎麼做。
日本防衛省4日晚間發布中國彈道飛彈發射諸元,證實當天至少有4枚飛彈飛越台灣本島上空,不過日本政府並未公布飛彈型號。根據解放軍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的說法,當天東部戰區火箭軍部隊對台灣東部外海預定海域,實施「多區域、多型號常導火力突擊」,飛彈全部精準命中目標,並且驗證了「精確打擊和區域拒止能力」。從中方公佈的影片畫面看來,則是東風-15B飛彈。
東風-15B是東風-15的改進型號,在提升精確度的同時增強突防能力,最早在1999年國慶閱兵式公開展示。東風-15家族採用兩級結構與固體燃料,射程約600公里,與東風-11、東風-16被並稱為「東風極速達」的「同城快遞」,主要負責打擊中短程目標。東風-15B採用雙錐體機動彈頭、彈身裝有四片空氣舵,打擊精度和突防能力比東風-15A進一步提升。至於東風-15C則裝有鎢合金鑽地彈頭,用以擊穿混凝土地下工事。
Media in #China releases footage of missiles fired towards #Taiwan today along with the alleged impact points east of the country #ChinaTaiwanCrisis pic.twitter.com/KwOKDzfZiT
— Damien Symon (@detresfa_) August 4, 2022
不過《環時》指出,此前東部戰區公佈的備訓畫面除了東風-15B的飛彈發射車,也能見到東風-11、東風-16、甚至是高超音速武器東風-17的飛彈發射車在各種路況下遂行的畫面。由於東部戰區釋出的4日演訓消息包括「多型號常規導彈」,不排除4日當天也有東風-15B以外的飛彈發射,但目前中國軍方並未正式說明。
軍事專家宋忠平對《環時》表示,此次演訓以多型號飛彈混合打擊,顯然是為了提升突防能力,同一型號飛彈的多波次打擊,則展現了火箭軍的飽和攻擊能力」,「即便台軍擁有以愛國者為代表的美國防空體系,也不可能攔截我們的打擊」。
中國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則說,解放軍首次進行「火力穿島實彈射擊」,「敢於穿越台軍愛國者飛彈密集部署的區域,並在美國神盾艦的眼皮子底下精準命中目標,反映出解放軍已經解決了遠海遠域看得見、打得準的問題,既不怕你攔、你也攔不住」。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孟祥青則說,這次實彈演習創下「首次離台島最近演習」、「首次對台島實施合圍」、「首次在台灣島以東設實戰射擊靶場」、「火力試射首次穿越台灣島」等紀錄。

除了東風飛彈的穿島實彈射擊外,解放軍東部戰區也出動陸軍砲兵對台灣海峽目標區域進行遠程火力(簡稱「遠火」)射擊。宋忠平指出,針對海灘或島礁防禦工事、重要裝甲集群等目標,遠程火箭炮具有非常強的毀傷能力,可以對點目標實施面覆蓋的密集打擊能力。張軍社則說,這次遠火實彈射擊顯示打擊精度高、機動性強、性價比高等特點。
宋忠平指出,遠火的最遠射程能達到300-400公里,既有慣性制導,也有衛星導航制導,是一款具備製導能力的火箭彈,打擊精度堪比戰役戰術飛彈,未來若有對台軍事行動,遠火將有效打擊台軍防禦工事,為解放軍登島掃除障礙。如PHL-16型火箭炮射程可達300公里,台灣海峽最窄處也才130公里,遠火可以輕鬆覆蓋島內目標。尤其這次遠火射擊全都瞄準「海峽中線」以東射擊,就是要展現解放軍遠火射程覆蓋全台的能力。
網易新聞指出,4日當天中國陸軍負責執行台海打擊的是PCH-191型箱式火箭炮,由於採用兩個模塊化的箱式發射架,只要事先將多枚火箭彈密封在一個裝儲運/發射箱中,執行任務時只要將發射箱吊裝在發射車上就能夠發射,具有再裝填速度快、反應時間短、人工耗時少等特點,並可使用4聯裝370毫米火箭彈或5聯裝300毫米火箭彈兩種發射箱。

這次演習雖然是由最靠近台灣的東部戰區負責組織,不過參演兵力還包括其他戰區。像是北部戰區海軍的遼寧號航母、南部戰區的山東號航母,張軍社表示這回核動力潛艦也一同配合行動。目前中國軍方並未公布兩艘航母的操演位置及課目,美國海軍研究所新聞網(USNI News)則說,解放軍也出動了1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參與演習。
除了航母與兩棲攻擊艦,中方官媒稱「東部戰區空軍和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出動上百架殲擊機、轟炸機等多型戰機,執行跨晝夜聯合偵察、空中突擊、空中加油、制空作戰、對地突擊、支援掩護等任務」、「10餘艘驅護艦連續位於台島周邊海域展開,實施聯合封控行動,對火力試射區域進行掃海警戒,配合友鄰兵力進行偵察引導」。張軍社表示,此次演習的航母編隊威懾演練是解放軍首次進行,試圖構建海上立體作戰體系。

根據中國公佈的演習畫面與我國國防部公佈的資料,中國空軍至少出動了殲-11、殲-16、殲-20、Su-30、Su-35、轟-6K等戰機。在軍艦方面,解放軍至少出動2艘055型飛彈驅逐艦,包括052C飛彈驅逐艦長春艦、052D飛彈驅逐艦南京艦、054A飛彈護衛艦安陽艦等,也都前往各自演練區域待命,其中一艘055型驅逐艦曾在距離花蓮港37海里處執行軍事活動。
055型驅逐艦是中國現役噸位最大(滿載排水量達1萬3千噸)、具備匿蹤性能,整體戰力最強的新型驅逐艦,配備112單元垂直發射系統,可發射鷹擊海紅旗-9B、鷹擊-18等反艦、防空、反潛、甚至是對陸攻擊的長程巡弋飛彈。美國軍事專家薩頓(H I Sutton)3日則在推特貼出衛星照片指出,解放軍的055型驅逐艦當時就疑似現蹤台灣東部外海。
中國媒體分析,055型驅逐艦在台灣東部海域執行作戰任務,主要負責警戒和空中探測,防空探測能力達到560公里、對海目標探測達到380公里,可對台軍戰機軍艦、甚至美軍行動進行監測。由於中國海軍測量船也出現在蘭嶼東南方40海里,兼顧水底和水面潛艇動態探測。

***BREAKING***#Chinese missile destroyer operating East of #Taiwan this morning. Likely Type-055 Renhai class, described as a cruiserID not 100% but agreed probable among multiple experienced #OSINT analysts watching situation pic.twitter.com/M5bY9E7GQ6
— H I Sutton (@CovertShores) August 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