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一般公司,真正的人才反而難升官?他道出企業運作真相:平庸的公司得靠愚蠢經營

為什麼這些組織和個人會愚蠢到容忍自己被「愚蠢化」呢?這是因為從短期利益來講,愚蠢是有好處的。(示意圖/すしぱく@pakutaso)

在這個時代,各種研究企業管理、商業模式、創新之道的書和文章實在非常多,大概每個人都能說出幾個思想和套路來;但我突然想到,我們平時大量閱讀和談論的這些東西其實有個系統偏見:我們過分關注了成功和高調創新的公司。

平庸的組織,靠愚蠢生存

左手Google右手臉書,內有馬雲外有馬斯克,這些公司、書和理論當然都是極好的,但我們可能忽略了一點:這些都是在全世界範圍內非常罕見、極其特殊的公司。有句俏皮話說,現代心理學理論應該都叫「大學生心理學」,因為研究人員用的受試者一般都是在校大學生。那麼根據這句話的精神,我們是否應該把市場上大部分講管理學的書都稱為「矽谷管理學」,因為它們研究的其實都是矽谷式的創新型公司?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公司,並不是像Google和臉書那樣營運的。那些普通的、平庸的,沒有什麼成功經驗值得寫,沒有青年偶像式的CEO,甚至可能患有大企業病的公司是怎麼營運的呢?在這樣的公司或組織裡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Aeon》雜誌有篇文章,作者是倫敦城市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安德列.斯派塞(André Spicer),他研究的就是這個問題。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愚蠢化:為什麼組織會供奉愚蠢和獎勵雇員不帶腦子〉(Stupefied: How organisations enshrine collective stupidity and employees are rewarded for checking their brains at the office door),他給的答案是:平庸的組織是靠愚蠢營運的

這句話聽起來挺極端,但他給了很好的解釋,說明為什麼你必須愚蠢(實際上是必須假裝愚蠢),才能在平庸的組織裡很好地生存下去。具體來說,組織的愚蠢化來自五個方面。

流程和規定

比如,你是一個剛從名校畢業的大學生,躊躇滿志地加入一家很有名氣的諮詢公司,你的第一個任務是深入到客戶公司,幫客戶找出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如果你真的發現了客戶公司業務的三個重大缺陷,還興沖沖地提出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你根本就沒上道。

你們公司為客戶服務的商業模式早就有固定流程。可能客戶想要的只不過是一份漂亮的PPT而已。你要做的就是在自己公司內網上找些現成格式,把這份PPT做出來,給人製造一個專業的印象。若你真想在流程之外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還提出人家「致命」的問題,客戶可能反而非常不高興,他花錢購買諮詢服務,不是為了聽你一個新人指點江山

大組織都是靠成熟的流程和條例運行的。一個醫生做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在清單的一個個選項上打勾而已!按條例走能確保工作順利完成,確保誰來都能提供同樣品質的服務。

更有甚者,大組織的「動腦時刻」,也就是著手制訂新條例的時刻,而不是解決新問題的時刻。新條例定下來了,人們就假裝問題已經解決了。

領導力

據統計,美國企業每年要花費一百四十億美元來提升領導力,而結果是……幾乎沒有任何效果。(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據統計,美國企業每年要花費一百四十億美元來提升領導力,而結果是……幾乎沒有任何效果。(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領導力」這個詞現在已經泛濫了。領導者們讀各種書、上各種培訓班去提高自己的領導力。據統計,美國企業每年要花費一百四十億美元來提升領導力,而結果是……幾乎沒有任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