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底緬甸軍人血腥鎮壓西部若開邦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羅興亞族,造成近90萬羅興亞難民逃至鄰國孟加拉。昔日人權鬥士、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置若罔聞,緬甸駐聯合國官員還公開自稱「緬甸致力於捍衛人權」。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胡賽因4日痛批緬甸「荒謬至極」、「難道連羞恥心都沒有?不可恥嗎?」
胡賽因(Zeid Ra'ad al-Hussein)在去年12月宣布不會繼續擔任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即將在8月退休的他,4日在任內最後一次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man Rights Council)發言中針對緬甸政府迫害羅興亞人事件表示,「我在擔任高級專員的四年任期中,聽過許多荒謬至極的主張,這些主張幾乎是自成一格的荒謬。」他也以強烈措詞質問緬甸駐聯合國官員「先生,你難道連羞恥心都沒有?不可恥嗎?我們不是笨蛋阿!(Have you no shame, sir, have you no shame? We are not fools.)」

2017年緬甸若開邦衝突發生後,胡賽因多次在聯合國譴責緬甸政府對羅興亞人展開「殘忍的維安行動」,呼籲緬甸政府停止殘忍的軍事行動,為所有的侵犯行為負責,徹底改變針對羅興亞人的大規模嚴重歧視,並直指緬甸軍的屠殺行動是種族清洗(ethnic cleansing)的典型範例。

簽署安置協議仍持續破害行動 胡賽因批:「再多空話都無法洗白緬甸暴行」
今年1月,緬甸與孟加拉簽署了遣返與安置羅興亞難民的協議,5月也和聯合國難民署和開發計劃署締結了「合作備忘錄」(MOU),以便推動羅興亞難民返家。緬甸政府還宣佈設立一個調查委員會,調查2017年8月25日之後發生的人權侵犯行為。

但胡賽因指出,緬甸政府一再表示已準備好接收難民,但至今沒有一個羅興亞難民透過緬甸與孟加拉正式簽訂的協議返鄉,自願返鄉的難民都被緬甸政府逮捕拘留,今年1月到4月間自願返鄉的58名羅興亞人,因莫名指控被捕並定罪。後雖獲得總統赦免,但只是從監獄轉移到所謂的「收容中心」,面臨遭到拘留。
此外,成千上萬的羅興亞人繼續逃離若開邦,聯合國統計,截至2018年6月中共有1萬1432名新增的羅興亞難民逃往孟加拉,這些難民描述緬甸軍在他們的家園燒殺擄掠的行為,顯見當地狀況根本沒有改善。

除了暴力鎮壓羅興亞人,緬甸政府也迫害調查軍方暴行的外國記者。兩名路透社記者瓦隆(Wa Lone)和吳覺梭(Kyaw Soe Oo)就因此在2017年底被捕,2018年1月10日被緬甸仰光法庭因違反緬甸《政府機密法》(Officials Secrets Act)起訴,最高恐被判處14年徒刑。胡賽因說:「再多空話都無法洗白事實,大量難民仍在逃離緬甸軍在若開邦的暴行迫害,甚至願意冒險過海逃亡」。


「國際社會不會忘記緬甸對羅興亞人犯下的暴行」 胡賽因:緬甸官員應受國際刑事法院審判
緬甸駐聯合國資深外交官吳覺莫敦(U Kyaw Moe Tun)在安理會表示,胡賽因援引未經證實的證據,對緬甸做出具誤導性的指控。吳覺莫敦辯稱,緬甸軍只是反擊羅興亞族武裝分子「若開羅興亞救世軍」(ARSA)的攻擊,若開羅興亞救世軍攻擊了緬甸的陸軍基地和30間警局,造成99名印度教徒的死亡,「這些事實胡賽因先生完全未提」,吳覺莫敦也強調,緬甸政府致力捍衛人權,強烈譴責所有侵犯人權的行為。

對此,胡賽因反駁,早在2013年「若開邦羅興亞救世軍」成立前,緬甸羅興亞人已長期遭受暴力和人權侵犯。緬甸1982年的「公民身份法」以種族為基礎授予公民身份,禁止羅興亞人獲得緬甸公民身份,羅興亞人行動自由、宗教、健康、教育和謀生自由都受到系統性的嚴格限制,緬甸政府已明顯違反《聯合國公約》禁止種族歧視的規定。

胡賽因說,緬甸對安置難民的誠意不會因為簽署的協議數量,和設立的委員會數量來衡量。唯有承認羅興亞人是緬甸公民,享有與其他公民同等權利,保障他們的安全與自由,才能展現緬甸政府的有心解決問題,「國際社會不會忘記緬甸對羅興亞人犯下的暴行,也不會讓試圖掩蓋罪行的政客免責」。他敦促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立即將緬甸軍對羅興亞人的迫害提交國際刑事法院,建立獨立機制,以調查緬甸對羅興亞人犯下的危害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