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學會(AAP)主席柯拉芙特(Colleen Kraft)日前來到德州接近墨西哥邊界的一處非法移民兒童收容所,裡面有60張小床,一個小小的遊戲場,許多玩具、童書和蠟筆,看起來是個對兒童相當友善、能夠讓他們快樂的環境。
這裡是美國,政府會拆散妳和妳的孩子
但是柯拉芙特注意到的第一個孩子一點也不快樂。小女孩不到2歲,不停地哭泣尖叫,小拳頭猛捶地板,工作人員給她玩具、書本都不管用。柯拉芙特很想抱起小女孩,安慰她,告訴她一切沒事,但是她不能這麼做,她和工作人員都必須遵守收容所規定:不能碰觸這些非法移民的兒童。
比起不能擁抱哭泣的孩子,更讓柯拉芙特難過的是,在場的每個成年人都知道小女孩怎麼回事:她找不到媽媽,她的媽媽既沒有死亡、也沒有失蹤,而是被美國官員帶走
什麼樣的國家,什麼樣的領導人,會拿哭泣的兒童、撕裂的家庭當成政策嚇阻工具、當成黨派談判籌碼?沒錯,就是美利堅合眾國及其史上最惡劣的總統川普。
I live in a border state. I appreciate the need to enforce and protect our international boundaries, but this zero-tolerance policy is cruel. It is immoral. And it breaks my heart.https://t.co/he1uw1E96A
— Laura Bush (@laurawbush) 2018年6月18日
美國前第一夫人蘿拉.布希投書媒體:這項政策是殘酷的,是不道德的。
退役四星上將對移民問題的解方:拆散家庭
才德俱不配位的川普能夠在2016年當選全世界最強大國家的領導人,原因多端,關鍵之一就是近年美國社會高張的民族主義情緒:反移民、反伊斯蘭教、反全球化。因此川普2017年1月上台以來,對外大幅限縮美國收容難民人數、針對特定穆斯林國家祭出簽證禁令,對內力倡建造美墨邊界隔離牆(而且強逼墨西哥政府埋單)、加強以司法手段對付「以不合法方式進入美國者」──無論對方是非法移民、政治庇護申請者、已在美國安居落戶,或是長大成人(Dreamers,追夢者)。
早在去年3月,川普的國土安全部(DHS)部長凱利(John Kelly,後調任白宮幕僚長)就提出一個方案:為了嚇阻非法移民或政治庇護申請者攜家帶眷投奔美國,如果在美墨邊界攔截到這種家庭,逮捕父母,另行安置未成年子女。凱利是美軍陸戰隊四星上將退役,曾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打下巴格達(Baghdad),雄糾糾氣昂昂,面對移民問題卻只能提出這種拆散親子的作法。
小布希、歐巴馬拒絕的「核子選項」,川普做了
其實這種被形容為「核子選項」(nuclear option)、必然會引發軒然大波的作法,凱利並非始作俑者。川普的兩位前任小布希(George W. Bush)與歐巴馬(Barack Obama)都曾考慮,但是對這兩位總統而言,「硬生生將哭泣的兒童從驚惶心碎的父母懷中帶走」實在太違反人道,不可能成為政府政策,不可能取代行之有年的民事遣返程序(civil deportation proceedings)。
來到強烈仇外、排外的川普政府,人道與否不再是首要考量。今年,面對美墨邊界的季節性移民潮,川普除了成天言語霸凌DHS現任部長尼爾森(Kirstjen Nielsen)之外,拿不出任何解決辦法。於是,在極右派白宮政策顧問米勒(Stephen Miller)與司法部長賽辛斯(Jeff Sessions)合謀主導之下,美國政府從5月初開始,祭出「零容忍政策」(zero tolerance policy):一律以刑事罪名逮捕、拘留、起訴任何非法進入美國的人──主要是中美洲各國民眾;如果對方帶有未成年子女,將子女分別安置(其實也是拘留)。
國土安全部「政績」:2342個被迫離開父母的兒童
儘管尼爾森最近還在鬼扯國土安全部部並沒有「在邊界拆散家庭的政策」,但該部官員已經坦承,從5月5日到6月9日,2342名兒童在邊界與父母分離。本文開端提到的那個小女孩,就是這樣被丟進收容所,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媽媽。

這項政策的主要用意有二。一是嚇阻:對於那些國內局勢混亂、幫派暴力橫行、經濟長年凋敝的中美洲國家──其中許多是台灣邦交國──人民,如果你想攜家帶眷逃向北方、為自己和子女追求比較像樣的生活,請三思,你和子女會在邊界骨肉離析。二是籌碼:川普要國會共和黨藉此壓迫民主黨,通過更加嚴格的移民法規,實現其競選承諾。
什麼樣的國家,什麼樣的領導人,會拿哭泣的兒童、撕裂的家庭當成政策嚇阻工具、當成黨派談判籌碼?沒錯,就是美利堅合眾國及其史上最惡劣的總統川普。
美國兒科學會:離開父母的兒童將留下身心創傷
柯拉芙特與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建立對成年人的信賴,強迫他們離開父母,把他們丟進收容所,將會導致傷害性的壓力,破壞腦部的發育,造成情感創傷,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等健康問題。換言之,川普政府就是以蓄意傷害兒童來影響家長的行為。
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人形容川普的「零容忍政策」其實是「零人道政策」(zero humanity policy)。美國天主教主教團(USCCB)主席、樞機主教迪納爾多(Cardinal Daniel DiNardo)指出:「家庭是美國社會的基礎要素,家庭成員必須能團聚在一起……拆散小孩與母親並非解決辦法,這種政策不道德。」迪納爾多也譴責美國政府排除幫派暴力、家庭暴力受害者申請政治庇護的資格,讓逃離苦難的中美洲民眾無處可去。
在媒體大幅深入報導、親子離散的悲慘畫面不斷映入美國民眾眼簾之後,連長期支持川普、深信其當選是「天意」的福音派布道家葛理翰(Franklin Graham,Billy Graham之子)牧師也看不下去,直斥為「可恥」(disgraceful)。如今顏面保不住的川普,只能厚著臉皮把責任推給民主黨。
專制王朝、奴役體制、納粹極權、美國白宮
更可恥的是,司法部長賽辛斯為這項冷血政策辯護時,竟然援引《新約聖經》〈羅馬書〉(Romans)第13章:「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身為一個有種族歧視前科的南方老政客,賽辛斯應該知道,19世紀中葉的美國奴隸制度支持者,也經常用這段經文來對付廢奴主義者(Abolitionists)。
再往前推,18世紀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效忠英國的保皇黨(loyalists)常用〈羅馬書〉第13章來反對美國獨立。再往後推,1930年代希特勒(Adolf Hitler)帶領納粹遂行殘酷極權統治,對這段經文也是津津樂道。換言之,今日的白宮已墮落到與專制王朝、奴役體制、納粹極權沆瀣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