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朝鮮半島的5月將非常「熱鬧」,保守派新任南韓總統尹錫悅10日就職,南韓最重要盟邦美國總統拜登20日訪問首爾。各方不免關注,對尹錫悅、拜登都很有意見的北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會不會在這時候做出大動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日報導,美國軍方與情報機構研判,北韓可能會在5月恢復進行地下核彈試爆!
3名美方官員對CNN透露,北韓軍方正在豐溪里(Punggye-ri)核子試驗場進行準備工作,本月底之前就可以進行核彈試爆。美方衛星照相顯示,當地近來人員與車輛進出頻繁。試驗場指揮中心的聯外道路與橋梁2020年毀於洪水,最近已經修復。但北韓是否已將核彈運進地下隧道,外界尚不得而知。
豐溪里核子試驗場活動頻繁
豐溪里核子試驗場位於北韓咸鏡北道吉州郡,北韓先前6次核彈試爆(2006年10月、2009年5月、2013年2月、2016年1月、2016年9月、2017年9月)都是在此地進行,並引發地震。如果再度試爆,將是北韓歷來第7次、金正恩上台後第5次、5年來第一次試爆核彈。
豐溪里核子試驗場由1號至4號坑道組成,1號坑道在2006年第1次試爆後拆除,2號坑道用於第2次至6次試爆,3號和4號坑道從未使用。北韓4年前爆破2號至4號坑道,但韓軍今年3月發現北韓似乎開始修復3號坑道。北韓專題網站「北緯38度(38 North)」上個月報導,3號坑道已足以試爆戰術核武(小型核彈),內部兩條小坑道能分別承受5萬噸和12萬噸TNT爆炸當量。

金正恩:朝鮮核武的用途不會局限於遏制戰爭
金正恩在4月27日舉行的慶祝朝鮮人民革命軍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宣稱,朝鮮發展核武旨在遏制戰爭,「但若這片土地上發生我們決不願意看到的情況」,核武的用途不會局限於遏制戰爭。金正恩並揚言:「共和國的核武要隨時做好一切準備,隨時完成責任重大的使命。」
南韓國防部長被提名人李鐘燮4日出席國會人事聽證會時表示,當前韓軍尚不足以應對北韓核武威脅,有必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美國的延伸嚇阻力量」,但也不能完全依賴美國,韓軍應大幅提升應對北韓核武與飛彈威脅的能力。
李鐘燮並為建設國防力量和科技強軍提出目標,包括打造基於人工智慧(AI)技術的載人與無人戰鬥體系,以及太空、網路作戰體系。他也承諾將把國防工業發展為國家尖端戰略產業,大力協助南韓國防工業增強競爭力。李鐘燮是軍人出身,曾擔任韓軍現役最高軍職「聯合參謀本部議長」(參謀總長)。
新任總統尹錫悅對北韓立場強硬
南韓候任總統尹錫悅對北韓的立場與現任總統文在寅有很大差異,他曾主張讓美國在南韓重新部署戰術核武、增加部署薩德(THAAD)反飛彈系統,甚至曾揚言會對北韓進行「先制打擊」,為兩韓關係蒙上陰影。
北韓與美國的關係近年也再度緊繃。川普(Donald Trump)時期與金正恩三度會面,川普還曾向對方表達「愛意」,但關鍵議題「朝鮮半島無核化(北韓放棄核武)」談判毫無進展,金正恩顯然將核武視為自家政權的護身符。拜登(Joe Biden)上任後對北韓事務「冷處理」,更無意進行「拜金會」,讓平壤當局非常不滿,多次試射彈道飛彈興風作浪。

北韓曾在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2014年、2016年訪問南韓前後威脅進行或真的進行核彈試爆。目前各方關注金正恩會不會在今年拜登訪韓時刻重施故技,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5日表示,美方會做好安全評估,但不會特別擔心。」
莎琪還說,拜登此行將與南韓總統尹錫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會談,討論深化安全同盟、加強經濟關係、應對新冠疫情等共同挑戰。對於北韓持續引發地區局勢不穩定的行為,拜登將明確重申對韓日安全的承諾。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烏克蘭危機透顯台灣特殊地位,美國面臨「抗中」vs.「抗俄」戰略博弈 | 更多文章 )
北韓4日中午從平壤順安一帶向東部海域發射了一枚飛彈,其飛行距離約470公里,飛行高度約780公里,速度為11馬赫(音速的11倍)。南韓軍方研判北韓發射的是縮短射程的「火星-15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