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超難搞的人相處?談判專家教你幾招,輕鬆對付這4種麻煩人物

如果我們無法避免那些難搞的人,或許我們可以試著了解他們…(示意圖/取自youtube)

編按:每個人的人生當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那種「難搞的人」,無論是你不可理喻的親戚,工作上霸道的老闆,經常推卸責任的同事,無理的顧客,甚至是你那些負能量爆棚的朋友,和這些人相處,分分鐘都想動怒,雖然他們不會直接威脅別人的性命,但對於心理層面來說,長久以來可能會帶給人一種擺脫不掉的沉重壓力……

現在讓我們進一步探索,有哪些類型的傢伙值得我們注意:

一、極度需要關懷的人

在我小的時候,父親曾帶我看過一場魔術表演,其中魔術師不斷從金屬鍋裡拉出五彩絲巾。我記得當時覺得很神奇:每當魔術師突然暫停下來時,我總以為表演結束了;但沒想到每次都不是真的結束,最後他用絲巾幾乎把整個舞台給塞滿了。

我想描述的第一種人就會給我們同樣的感覺,只不過他們所製造出來的往往是大量的需求和無法解決的問題。每當一個問題解決完之後,對方又立刻衍生出更多問題。擁有這種性格的人通常被稱為「極度需要關懷的人」

我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肯定、喜愛和關懷,這很正常。不過,有些人單純需要別人關懷,有些人則是「非要把每個認識對象的能量全都吸乾」。在這裡,我們談論的是後者。

這種類型的人會在情緒上,或是財務上,或是兩者同時一起榨乾你。你怎麼知道自己碰到了一個極度需要關懷的人呢?最常見的指標就是:無論你做什麼,或建議做什麼,永遠都滿足不了對方。他們不會只是稍微倚靠在你身上尋求支持,他們會一直壓在你身上,直到你被他們整個壓垮癱在地上,筋疲力竭為止。他們經常會發出這樣的訊息:我不能沒有你,你必須解決我的所有問題;或是,如果你離開我,我就活不下去。總之,無論你做什麼,對方給出的訊息始終一樣:你做得不夠。

如果你試圖要跟極度需要關懷的人達成協議,你會發現你得到的回應和答覆與你原先期望的略有不同:所有的回應都隱含著「我還要更多」。

極度需要關懷的人可能會有以下特徵:

●有著永遠無法滿足的無底洞。

●試圖讓你感到內疚。

●愛抱怨。

●會扮演受害者的角色。

●當事情不如他預期的發展,就會流下眼淚,或是假裝極度生氣。

●令你想要避開他的問題。

如果你試圖與這種人達成協議,到頭來你只會感到無力和沮喪,因為你覺得自己明明已經盡力解決了他的問題,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

現在問題來了:碰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走開、還是再試一次?當然,這是你自己的決定,取決於你跟對方之間的關係,以及達成共識對你有多麼重要。

假如,你決定要盡一切所能去改正這種情況,那麼你就需要一個有效的第一人稱陳述,聽起來像是這樣:

「我現在感覺心裡很不舒服;每當我們開始談論一個新的解決方案時,就會衍生出另一個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我原先不知道的。對我來說,感覺我們好像一直在繞圈圈,毫無一丁點進展。這讓我感到沮喪和悲觀,不禁懷疑這樣做是否有任何意義,我是否應該繼續下去呢?」 (相關報導: 沒錯,就是你講話方式,讓我們感情不好!開口老說4句話的人是「關係破壞者」啊! 更多文章

切記,第一人稱陳述並非每次都能快速解決問題,別奢望在第一次嘗試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你有必要隨時準備好持續描述當下發生的事情,是如何影響你的感受。因為如果你能夠反覆描述自己的感受和背後的原因,同時保持鎮定,那麼對方就很難指責你、說你才是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