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影近60年,曾與韋納荷索、艾力侯麥、法蘭西斯柯波拉、文溫德斯等大師級導演合作。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是2004年的《帝國毀滅》,演活了窮途末路的希特勒,也引發網路上一則接一則的謔仿之作。但人魔暴君之外,他也演過天使,在文溫德斯的《慾望之翼》。
瑞士影帝布魯諾甘茲(Bruno Ganz)16日在故鄉蘇黎世(Zürich)病逝,享壽77歲。他去年被診斷出大腸癌,但仍有5部新作上映。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拉戴貢德》(Radegund)今年上半年才要上映。
16日這天,正逢柏林影展閉幕(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主辦單位特別在推特上發文,盛讚布魯諾甘茲是影史上最偉大、最多才多藝的演員之一,激勵啟發了世世代代的電影迷。」柏林市長穆勒(Michael Mueller)也說,布魯諾甘茲辭世,是德語戲劇界與電影界的巨大損失。
Bruno Ganz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and most versatile actors "who inspired generations of film fans", said festival director Dieter Kosslick. We are incredibly saddend by the loss of a long-standing festival companion and outstanding fig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lm history. pic.twitter.com/CSJkIsavfy
— Berlinale (@berlinale) 2019年2月16日
布魯諾甘茲年輕時期著迷於舞台劇表演,很快就稱雄德語戲劇界,演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浮士德(Faust)尤其不做第二人想。
至於大銀幕,布魯諾甘茲19歲就演出第一部作品《黑鞋男子》(Der Herr mit der schwarzen Melone),但接下來十多年他將大部分心力放在舞台劇,直到1970年代才大舉進軍影壇,與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文溫德斯(Wim Wenders)等「德國新浪潮」(Neuer Deutscher Film)健將合作,法國大導演艾力侯麥(Éric Rohmer)與美國大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也都曾借重他的才華。
韋納荷索的《吸血鬼》(Nosferatu);文溫德斯的《美國朋友》(The American Friend)、《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咫尺天涯》(Faraway, So Close!);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的《永遠的一天》(Eternity And A Day);佛瑞迪穆勒(Fredi M. Murer)的《想飛的鋼琴少年》(Vitus)……
布魯諾甘茲在《慾望之翼》飾演的天使深入人心,以至於多年之後,人們還是會把他當成下凡的天使。他1999年受訪時說:「搭飛機時,人們會說:『啊,不用擔心了,因為你和我們在一起。』還有媽媽會告訴小孩:『看,這位就是你的守護天使。』他們可不是在開玩笑。」
對於這樣的誤會,布魯諾甘茲樂在其中,「感覺很奇妙,我愛死了,遠比人們說什麼『你是一個很棒的演員』『我喜歡你的作品』更有意義。如果他們說:『噢,你是天使。』那是奇蹟發生。在某個層面上,我真的變成了天使,除了我之外,誰會有這種體驗?」
然後是希特勒(Adolf Hitler)。
2004年的《帝國毀滅》(Der Untergang,Downfall)由奧利弗西斯貝格(Oliver Hirschbiegel)執導,時間設定在1945年,希特勒肆虐人世的最後一年;地點是柏林的元首地堡(Führerbunker),希特勒自殺之地。布魯諾甘茲形容他飾演的是一個「如履薄冰」的希特勒,「地下世界,寒冷陰暗,死亡等待,那是一場詭異的經驗。」
影片中的希特勒,面臨自己與第三帝國的末日一步一步逼近,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顫抖症狀已經相當嚴重,講話時還會口吐白沫,在地下碉堡中踽踽獨行,有影評形容:「就像公園中的遊民,尋找一張空的椅子。」
文溫德斯覺得這部片子對希特勒「太心軟」,但布魯諾甘茲不以為然,強調將希特勒呈現為「人類」也相當重要,他說:「我們知道如何評判希特勒,我們不需要再拍一部譴責希特勒的電影,我們很清楚自身的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