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斷的人生》:23歲罹癌,她靠「百日計畫」找回力量

《被中斷的人生》作者蘇萊卡.曹華在抗癌期間靠創作找回力量。(Instagram@suleikajaouad)

我向自己保證,無論我的身體多麼不舒服或多麼疲憊,我每天一定要寫下一些東西,就算只有一句話也好。

「妳應該找一種嗜好,一種妳體能上可以承擔的興趣。」我父母強迫我去看的治療師對我說。她的建議現在聽起來非常合理,但我當時覺得像天方夜譚。舉行婚禮、參加創意寫作班、研究生資格考試、申請博士班、和莫莉去購物中心─這些原本都是我人生中很平常的事,但現在我只能在家裡或醫院病床上尋找一些我能做的事。我不僅必須接受自己身體狀況─經常感到疲憊與噁心、頭腦渾沌和不斷住院─還得設法從痛苦中找有用的事情來做。

「我聽說烘焙很療癒。」治療師提議,但我不想理會。許多人都給過我建議,醫院志工也提供各式各樣的活動讓我打發時間─例如打毛線、串珠、剪貼和編織等,我的朋友們則送我拼圖、著色本和桌遊。然而這些活動都不適合我。我很想告訴他們─我並不是退休,也不是幼稚園的小朋友,我是得了癌症。

最後我同意嘗試一項名為「百日計畫」的活動,我不知道最先是由誰發明的。這項計畫的執行方式,是我和家人以及威爾每人挪出幾分鐘的時間,在接下來的一百天裡每天做一件有創意的事。這個計畫是希望我們透過發揮想像力來安排生活,隨著時間經過,日子就會變得更有意思。

威爾執行百日計畫的方式,是每天傳影片給我,影片內容包羅萬象,從當天天氣到醫院自助餐廳的披薩都有。「今天我在中央公園進行現場直播。」他在他拍攝的某段影片中說。「我要介紹我最喜歡的熱狗攤販。拉菲基,請你向蘇萊卡打聲招呼!」每當我覺得孤單,就會一再重複觀賞這些影片。有時候我會擔心我和威爾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但這些影片讓我有與他緊緊相繫的感覺,也讓我得以與窗外的世界連結。

我母親則決定每天早上畫一塊手繪瓷磚。當百日計畫結束時,她將那些瓷磚拼成一幅繽紛的馬賽克,掛在我房間的牆上。她把這幅馬賽克圖取名為「蘇萊卡的盾牌」,並告訴我它可以保護我。她試著在藝術創作中隱藏自己的痛苦,不過我很好奇,那些圖畫─大部分是身陷危難中的鳥兒─墜落、迷亂、因絕望而張大鳥喙─是不是反映出她的心境?其中一塊瓷磚上寫著:Le coeur qui saigne(淌血之心)。

我父親為百日計畫寫了一百零一篇他童年時的往事,並將這些文章列印出來,裝訂成一本小書,在聖誕節的早晨送給我。這是我第一次讀到他的過去,他寫了他們家在春天時參觀神社,以及到突尼西亞的馬特馬塔穴居的事。也寫了關於我的曾曾祖母烏伊莎的故事,烏伊莎是鎮上的巫醫,她總是在病人耳邊喃喃念咒的同時派我父親去拿她放在床底下的草藥和沙漠植物。他還寫了他小時候第一次到小鎮另一頭的「法國海灘」,在那裡看見只穿比基尼和小泳褲躺著曬太陽的外僑而被嚇壞。「我們的女人一年只洗一次澡,而且她們涉水走到海裡洗澡時,身上都穿著衣服。我們說那種景象就像『漂浮的帳篷』。」 (相關報導: 專訪奧運拳擊女將陳念琴:接納真實的自己,最有力量 更多文章

其中的一篇文章,我讀完後一直縈繞於心。那個故事是關於我父親的姊姊葛瑪,她是家裡「臉蛋最漂亮」的孩子。我從來沒有聽過她的事─家族裡甚至從來沒有人提過她的名字。她的名字在阿拉伯語中是「月亮」的意思。我繼續往下讀之後終於明白原因:葛瑪短暫的人生幾乎都在床上度過,因為她染上一種怪病,最後在一個炎熱的夏日清晨離世。我父親寫道:「她的人生期限到了。」葛瑪去世時我父親只有四歲,但他記得聽見他母親的哭號聲在屋裡迴盪。我父親始終不敢問他母親葛瑪生了什麼病,深怕勾起她痛苦的回憶。據我所知,我父親那邊的家族沒有人得過癌症,但是讀完這個故事之後,我不禁好奇葛瑪會不會得了與我相同的癌症?奇怪的是,當我覺得自己並非唯一的罹病者時,我感到幾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