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籃球賽兩方拚鬥激烈,甲方的教練喊了暫停,對選手A說,「你就用喬丹的動作,甩開包夾你的三個人,衝進籃下爆扣吧。」語畢,整隊選手都傻眼地看著教練。
喬丹(Michael Jordan)是誰?被譽為全球古往今來最會打籃球的人,打籃球的人有一個地方能和他相提並論就能光宗耀祖了。當你把喬丹當成你球隊戰術必備的人,或是把喬丹的打球技巧當成你的選手必備,你的戰術設計一定有很大的問題──你怎麼能指望數十年才出現一次的英才出現在你的球隊裡幫你贏球。
曾經,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猜對web 2.0樣貌
「不能把不太可能存在的戰力,算在你的組織裡面」,看起來這麼簡單易懂的道理,社會的芸芸眾生可是一天到晚在違反,尤其是政治上面,如果他清廉、如果他大公無私、如果他有遠見……我們老這樣期待政治人物。
我們舉「政治人物該有遠見」這件事來說好了,其實在我們的人生歷程,恐怕從沒遇過真的能未卜先知的人,像筆者自己就親身經歷2000年後幾年,全球資訊雜誌都在熱議預測web 2.0的樣貌,結果等幾年後Google、推特、臉書、youtube稱霸網路的態勢成形了,你回顧當初那些預測web 2.0王者樣貌的文章,根本沒有一篇寫對,甚至連接近的都沒有。想想看,如果當初大家都相信這些web 2.0的預測一定會成真,然後用政府去動員社會資源獨壓一注投入,最後全民會有多大的損失?

其實我們這個文化圈的人,會覺得「遠見」是政治人物、甚至每個人都必備的特質,和我們是在季風亞洲生存的農耕民族有關,季風氣候讓每年幾月會開始變熱、幾月會開始下雨時間都大致相同,即使中間有一兩年脫離常軌,也會恢復正常。
於是活得久的人,了解這個規律,就能「預測未來」,告訴大家什麼時候要播種、什麼時候要插秧、什麼時候要除草除蟲,什麼時候要把倉庫清空放存糧。問題是我們現在生活的商業社會千變萬化,根本沒有規律可供觀察,但過往農業生活的「領導者要能預測未來(實際上是了解規律)」的認知,卻殘存在我們的記憶當中,讓我們誤以為預測未來是領導者必備的一種特質。
當要天才的人和裝天才的人成為共騙結構
如前述「遠見必定存在」的相信等種種原因,我們一直在要求為政者必須要有一些罕見、非普遍存在的特質,甚至形成一種互相欺騙的「共騙結構」,被要求的人不敢承認自己沒有那種特質、大多數人也沒有那樣的特質,只好用裝的,要求的人為了怕自己做無理要求的淺薄被人發現、或者和掌權的人已經是利益共享的共利者,只好假裝他有。
結果你在書上、在媒體上、在各種地方看到聽到的,都會讓你覺得「政壇喬丹」到處都是,甚至有一種不是喬丹等級的人別來政壇混的誤會,而掌權的人已經入戲到有人誠實點出他不會是喬丹,就會覺得被污辱的程度。等到事情出錯,大家就開始指責政壇上的人「為什麼不是喬丹」,然後覺得錯都在「他不是喬丹、他騙了我們」,最後換上另一個假裝自己是喬丹的人,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相關報導: 風評:有這樣的蔡英文,就有那樣的蘇貞昌 | 更多文章 )
田中芳樹撰寫的歷史架空小說《銀河英雄傳說》是很多人的政治啟蒙教材,不過其中有一段記得的人應該不多,主角萊茵哈特為了遷都,任命了一位天才擔任工務省尚書(大概等於我們的交通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這位天才被任命後賣命地工作,有一天病了,由次長接手工作一陣子,等他病癒回來後沒多久,次長向萊茵哈特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