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鍋刮傷還可以用嗎?5點檢測塗層脫落狀況,損壞原因、預防方法一次看

「不沾鍋」是許多人炒菜時的好幫手,但是若塗層脫落,就不建議繼續使用。(示意圖/取自photo-ac)

不沾鍋是種常見的鍋具,因為容易清潔、可減少料理油脂而受到歡迎,但鐵氟龍不沾鍋在高溫下會分解出PFOA和PFOS等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長期殘留在體內,可能會危害健康。

《Hello醫師》帶您了解不沾鍋塗層脫落的6大原因、毒性影響,以及檢測塗層是否損壞的5個方法。

鐵氟龍不沾鍋(Teflon)是什麼?

不沾鍋擁有耐高溫、耐腐蝕、不易沾黏等優點,食物不會沾黏鍋面,進而減少烹煮過程中添加的油,也讓清洗更方便。

不沾鍋有上述好處,是因表面的特殊塗層「鐵氟龍Teflon」,又稱聚四氟乙烯(PTFE),由美國杜邦公司在1938年發明的材料與註冊商標,是最早出現的不沾鍋塗層材質。除了PTFE外,市面上還有鈦、奈米陶瓷、鑽石塗層等不沾材料,本篇主要介紹鐵氟龍材質。

鐵氟龍致癌?PFOA、PFOS是關鍵成分

鐵氟龍的不沾鍋塗層材質是聚四氟乙烯(PTFE),會在260℃時開始分解PFOA(全氟辛酸)、PFOS(全氟辛磺酸),並在350~400°C時發生熱分解,產生氣態產物。

研究指出,長期接觸PFOA或PFOS,可能會造成許多健康問題,包含甲狀腺疾病、慢性腎病、肝病和睾丸癌、不孕症、嬰兒出生體重低及癌症等。

鐵氟龍的毒性:全氟/多氟烷基物質 (PFAS)成員

全氟、多氟烷基物質 (Per/Poly fluoro alkyl substances, PFAS)的家族非常龐大,包含4700種以上的含氟化合物,也包括鐵氟龍不沾鍋加熱所釋出的PFOA、PFOS等致癌物。

PFAS常被稱為「永遠的化學品」,因為它們會留存在我們體內數月或數年,在環境中分解速度緩慢,甚至可能不會分解,並常於日常飲用水、灰塵或人體血液中被檢測到。

美國有毒物質和疾病登記處 (ASTSDR) 2018年PFAS毒理學概況顯示,血液中高水平的PFAS可能會降低身體對疫苗的反應。

因為PFOA有不利於人體健康、環境的隱憂,2013年杜邦公司已經不再使用PFOA來製作鐵氟龍,並在2015年完全停止PFOA成分生產;不過PFOA的鐵氟龍仍有可能透過其他國家或公司進行製造,因此購買不沾鍋時,最好確認有「無PFAS、PFOA、PFOS」的檢驗報告。

「不沾鍋塗層毒素」多久才會排出人體?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一些PFAS會長期留在體內,其代謝所需時間如下:

1.PFOS(全氟辛磺酸):3.3~27年(已於1980年代被禁用)2.PFOA(全氟辛酸):2.1~10.1年(已於2015年起被禁用)

不沾鍋塗層脫落怎麼辦?5招快速檢測

觀察不沾塗層表面已有剝落、明顯刮痕、變色、不正常凹凸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並丟棄,即使只有一、兩道輕微刮痕,也應立刻汰換,減少吸入、攝取致癌物的風險。 (相關報導: 紗窗清潔千萬別用水沖!家事達人靠3法寶快速除塵,免拆下來還能把窗溝門縫清乾淨 更多文章

以下提供快速檢查塗層是否脫落的5個標準:

1.不沾鍋變形

2.塗層嚴重變色

3.塗層表面有划痕

4.不沾塗層剝落

5.滾水檢測法:在不沾鍋內加熱清水,觀察加熱過程冒出的氣泡大小是否一致,如果泡泡都一樣大,通常就代表沒有刮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