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鴻觀點:俄國人是怎樣的民族?

2022年3月18日,普京在莫斯科的盧日尼基體育場舉行大型造勢活動,這一天也是俄羅斯併吞米亞八周年。普京宣稱「俄羅斯一定會實施所有預期的計劃」。(美聯社)

俄烏戰爭已經延續了將近一個月了,打開國內外媒體的報導及評論,俄烏戰情鋪天蓋地而來,台灣突然出現了一大堆斯拉夫專家。

事實上,我們的個人和政治世界充斥著爭論和分歧,一些瑣碎的和吹噓、刻薄的報導及評論隨之興起。今天,我們見到的經常是邊談邊打,從不拒絕談判以及把「殺人」當成生意談的國家及政客,無法妥協和拒絕彼此理解成為一種流行病。社交媒體對世人理解世界毫無幫助,反而產生了一個一個「極端立場」占主導地位的惡性世界。只對對方妖魔化多,進展甚微,最終結果是分岐的立場進一步擴大。

台灣人應該上一上「俄國史」

我讀書的時候,曾經上過李齊芳教授的「俄國史」。當年李老師剛從美國回來,作風很洋派,但對學生很和藹。他介紹我看果戈里的《死魂靈》,使我大開眼界。這部對人性批判非常強烈的小說,讓我才知道小說的力量可以如此強大;也使我對斯拉夫民族產生極大的興趣。果戈里是烏克蘭人,我張開地圖第一次知道烏克蘭在何處,也找到「基輔」這一個城市,並且期待有一天造訪這個古國。

在那一個台灣「反共抗俄」的年代,為什麼「反共」,大家可以理解;為什麼「抗俄」,不說學生,連老師可能也說不上三分鐘的道理。大學歷史系開這門課的應該極少,台灣找不到幾個真正的斯拉夫專家,只有幾位與國防部關係好的如中共專家鄭學稼等人零星寫的,罵中共順便罵蘇聯的文章。一直到1994年政大才成立俄羅斯研究所,3月25日該所將舉辦「俄烏戰爭對雙方及世局的影響」座談會,我見他們邀請的學者專家都在學術圈,期待他們也能上一班老百姓觀看的談話性節目,給大家上一上「俄國史」。

俄國人是怎樣的民族?

俄國人是怎樣的民族?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從基輔羅斯(862-1240)、蒙古入侵(1223-1240)、金帳汗國(1240-1480,即欽察汗國)一直到近現代的蘇聯以及蘇聯解體,沒有順著歷史走過一遍,很難說得清楚。尤其是普京的崛起和假新聞時代的今日,要理解俄烏戰爭的新仇舊恨,不是用猜的或是說普京得了狂人病那麼簡單可以明白的。

蘇聯解體曾經是世界樂觀的時期,但今天的俄羅斯積極參與顛覆性的信息戰,操縱媒體破壞其敵人的穩定。一個25年前擁抱自由和市場改革的國家,怎麼會變成一個專制警察國家,再次一心要與美國對抗?作為奧威爾獎的獲得者,阿爾卡季·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俄羅斯的發明》(The Invention of Russia: The Rise of Putin and the Age of Fake News) 追溯到冷戰最黑暗的日子,講述了俄羅斯隱秘且基本上沒有編年史的反革命的故事,值得大家找來一讀。 (相關報導: 烏克蘭西邊還有一座火藥庫!「聶斯特河東岸」的俄羅斯駐軍和軍火庫 更多文章

2022年烏克蘭戰爭導致包含IKEA等西方跨國企業撤出俄羅斯,圖為莫斯科民眾3月4日IKEA關閉前大肆搶購。(AP)
2022年烏克蘭戰爭導致包含IKEA等西方跨國企業撤出俄羅斯,圖為莫斯科民眾3月4日IKEA關閉前大肆搶購。(AP)

俄羅斯的人民支不支持普京對烏克蘭開戰呢?

俄羅斯的人民支不支持普京對烏克蘭開戰呢?《華盛頓郵報》說,有58%的俄人支持。但是俄羅斯有1100萬人在烏克蘭有親戚,幾乎天天打電話,因此大家都認為這是普京的大內宣。普京的煽動民粹主義,是怎樣操作的?作為《經濟學人》備受推崇的莫斯科記者,阿爾卡季·奧斯特洛夫斯基(Arkady Ostrovsky)以參與者和外國記者的身份來到這個故事。他對許多關鍵人物的了解使他能夠解釋「普京現象」——他的崛起和他對混合戰爭的使用以及他的軍事干預令人震驚的高潮。普京的第一批行動之一是推翻戈巴契夫結束媒體審查的決定,而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俄羅斯媒體在塑造國家命運方面所做的比其政客更多。普京開創了一種新形式的煽動民粹主義——無視事實和激進的民族主義——如何被川普所接受。奧斯特洛夫斯基也探討普京如何影響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