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克蘭邊界西部的聶斯特河東岸有俄羅斯駐軍和大型軍火庫,俄軍入侵烏克蘭後,那裏成了潛在的熱點受到各方關注。
3月6日,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傅諾依(Michèle Flournoy)在電視節目中說,美國要對普京發出警告不要攻擊摩爾多瓦。
3月9日,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訪問摩爾多瓦,討論烏克蘭局勢。
摩爾多瓦同烏克蘭西部接壤,但兩國中間的一段狹長地段是聶斯特河東岸(Transnistria),一個沒有獲得國際承認的獨立地區。
在聶斯特河東岸不僅有俄羅斯駐軍,還有俄軍的大型軍火庫。

雖然聶斯特河東岸當局在政治立場上親俄羅斯,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表示中立。不過,有英國媒體報道分析說,聶斯特河東岸可能會被當作打亂烏克蘭部署、或導致俄羅斯入侵摩爾多瓦的關鍵地點。
之前有來自羅馬尼亞的報道說,烏克蘭在俄軍入侵後炸毀了西部邊界通往聶斯特河東岸的鐵路橋,防止那裏的俄軍調動。

報道說,目前有1,500名俄羅斯軍人駐扎在聶斯特河東岸。摩爾多瓦、烏克蘭都要俄羅斯撤軍,但俄羅斯表示,駐軍對維和與保護那裏的俄羅斯公民至關重要。
今年2月2日,該地的俄軍還舉行了演習。
聶斯特河東岸的主要民族構成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摩爾達維亞人,他們各佔當地人口的大約1/3,但大多數人說俄語。
當地的政治學者迪倫(Anatolii Dirun)曾在BBC的報道中說,聶斯特河東岸歷史上一直認為自己屬於俄羅斯文化圈。
蘇聯解體
聶斯特河東岸在1990年9月2日宣佈脫離屬於前蘇聯的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獨立,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自稱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但未得到蘇聯政府和摩爾多瓦政府的承認。

1991年5月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摩爾多瓦共和國。8月聶斯特河東岸宣佈脫離蘇聯獨立,之後摩爾多瓦共和國也宣佈從蘇聯獨立。
1991年11月,聶斯特河東岸宣佈改名為聶斯特河沿岸摩爾多瓦共和國。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第14集團軍仍然在那裏駐扎。
1992年5月開始,德涅斯特河沿岸當局與摩爾多瓦爆發了兩個多月的戰爭。當時,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親俄力量反抗摩爾多瓦試圖脫離分崩離析的蘇聯。
1992年7月,交戰雙方按照俄羅斯劃定的界限簽訂了停火協議,簽字一方是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另外一方是摩爾多瓦總統斯涅古爾(Mircea Snegur)。保證停火的安全部隊主要由俄羅斯軍隊和摩爾多瓦軍隊組成。
俄羅斯介入
那場戰爭期間,俄羅斯軍隊名義上保持中立和不介入,但軍官大多同情聶斯特河東岸,許多人投奔分離武裝。當地的俄第14 集團軍默許當地武裝從他們的軍火庫獲得武器。

當時許多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志願者,包括頓河哥薩克和庫班哥薩克都參加了聶斯特河東岸分離武裝一邊的戰鬥。研究蘇聯解體後武裝衝突的西方作者認為,約200-3000志願者參加了戰鬥。 (相關報導: 閻紀宇看世界》另類觀點:習近平樂見普京兵敗烏克蘭,俄羅斯的衰弱與孤立符合中國利益! | 更多文章 )
美國學者拉米特(Sabrina Ramet)在研究中東歐右翼激進勢力的書中說,烏克蘭的右翼民兵以保護烏克蘭少數民族的名義加入分離武裝作戰,還有其他人以保護斯拉夫人的名義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