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被反戰抗議者畫成希特勒的普京,要幫烏克蘭「去納粹化」?

2022年3月19日,希臘的反戰示威民眾高舉「阻止普京」的標語,上頭是希特勒造型的普京肖像。(美聯社)

2月24日凌晨,俄羅斯總統普京突然發布電視演說,表示要拯救頓巴斯地區的民眾於水火,決定下令實施「特別軍事行動」,要讓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普京語音剛落,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派駐基輔的記者在直播連線時聽見了烏克蘭首都響起火砲聲,或者說,全球觀眾跟著西方媒體一起見證了烏克蘭戰爭開打的一刻。

俄羅斯因為入侵烏克蘭遭到全球譴責抵制,除了聯合國以壓倒性的票數做成決議要求俄國立即撤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也對俄羅斯實施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俄國街頭雖然不斷有反戰民眾被捕,但3月18日在莫斯科舉行的造勢大會,普京在掛著「為了一個沒有納粹的世界」橫幅的舞台上,繼續宣稱「要拯救頓巴斯,要將原有的反納粹計畫進行到底」。

2022年3月18日,普京在莫斯科的盧日尼基體育場舉行大型造勢活動,這一天也是俄羅斯併吞米亞八周年。舞台上的橫幅寫著「為了俄羅斯」、「為了一個沒有納粹的世界」。(美聯社)
2022年3月18日,普京在莫斯科的盧日尼基體育場舉行大型造勢活動,這一天也是俄羅斯併吞米亞八周年。舞台上的橫幅寫著「為了俄羅斯」、「為了一個沒有納粹的世界」。(美聯社)

在戰爭之外,現在每天透過視訊進行的俄烏停火談判,「去納粹化」也是磋商主軸。而且根據俄方代表的說法,這是雙方「最需要努力的一環」,但烏方代表則跟阿諾史瓦辛格日前在推特影片的說法類似:我們有一個猶太裔的總統,他的家人二戰期間也被納粹殺害,烏克蘭何來納粹之有?最弔詭的是,在全球此起彼落的反戰遊行中,最鮮明的一個形象就是抗議海報上畫著「希特勒化的普京」,到底誰是才是納粹?誰才需要去納粹化呢?

如同阿諾那段對俄羅斯人民的懇切談話所說的,這不是一場將烏克蘭「去納粹化」的戰爭,啟動戰火者不是納粹,而是坐在克里姆林宮裡的掌權者。對敵人貼上納粹標籤,也是俄羅斯慣用的政治策略,畢竟衛國戰爭的血淚與榮耀仍歷歷在目,普京也特別擅於藉此激起俄羅斯人民的同仇敵愾。即便俄羅斯已經遭到經濟抵制與全球譴責,只要看看3月18日滿場民眾對普京的歡呼與激昂表現,就會知道這招確實有效。

普京正式下令對烏克蘭動武後,歐洲各地當天就出現抗議人潮,許多民眾將普京與納粹魔頭希特勒的照片並列。(美聯社)
普京正式下令對烏克蘭動武後,歐洲各地當天就出現抗議人潮,許多民眾將普京與納粹魔頭希特勒的照片並列。(美聯社)

不過話說回來,烏克蘭真的沒有納粹問題嗎?(當然,烏克蘭即便有納粹分子,也絕不直接構成俄羅斯入侵鄰國的正當理由) 若回頭看烏克蘭歷史,其實德軍在1941年攻下基輔時,確實有不少民眾高舉「希特勒萬歲」的標語歡迎他們,這是為什麼?因為當時的烏克蘭民眾飽受蘇聯戰前的高壓政策迫害,早就對蘇聯政權痛之入骨,其中以蘇聯新佔領的西烏克蘭尤為如此。

哈佛大學烏克蘭研究院院長浦洛基(Serhii Plokhy)曾經指出,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提出在東歐建立雅利安種族「生存空間」(Lebensraum)的構想,而烏克蘭正是希特勒德意志帝國「生存空間」的核心,畢竟「比起在海外發動戰爭奪取地盤,在歐洲通過軍事方式來擴大領土更為實際」。而烏克蘭的民眾則期待「歐洲來的民族社會主義」(Nationalsozialismus,也就是納粹)能幫他們從蘇聯的掌控下「解放」出來,甚至帶來恢復烏克蘭國家主體的希望。 (相關報導: 「停火談判失敗,就意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哲連斯基在CNN向北約喊話:讓不讓烏克蘭加入,直接一次講清楚 更多文章

2022年2月27日,葡萄牙里斯本的聲援烏克蘭示威中,出現一張「希特勒貌似誇讚普京做得好」的照片。(美聯社)
2022年2月27日,葡萄牙里斯本的聲援烏克蘭示威中,出現一張「希特勒貌似誇讚普京做得好」的照片。(美聯社)

當然,烏克蘭人民的熱烈期盼很快就成了無盡惡夢。畢竟希特勒對於東方民族如何獨立建國毫無興趣,他要的是將以烏克蘭為核心的東歐沃土(畢竟這裡被稱為「歐洲的麵包籃」)變成德國人能夠安居的家園,並且對新的領土進行「去城市化」與「去人口化」。浦洛基指出,納粹治下的烏克蘭總督轄區的總督埃里希・柯赫(Erich Koch)曾宣稱「這些低劣民族永遠不值得任何一個德國士兵為他們犧牲」、「如果我發現有烏克蘭人敢跟我同桌,我必定讓他死在槍下」。柯赫不讓烏克蘭人接受超過小學四年級程度的教育,把烏克蘭的城市居民趕往鄉村。納粹雖然打跑了蘇聯,但烏克蘭只是迎來了另一個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