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余天的女兒,但是余苑綺不只是余天的女兒,更是一名罹患癌症的母親。作為癌友,余苑綺親身忍受了癌症治療時,身體和心理上必須承受的痛苦和折磨。如今,余苑綺的癌症再度復發,癌細胞和腫瘤出現多處轉移。
據媒體報導李亞萍為此經常淚流滿面,余天的心情更是跌落谷底。余苑綺於2014年確診為直腸癌三期,余苑綺經過16次化療後宣布抗癌成功。2019年余苑綺的癌症首次復發,在經歷30次化療後宣布抗癌成功。2021年2月余苑綺的癌症二度復發,癌腫瘤轉移至肺葉及大腿胯骨淋巴結。觀察余苑綺的病情發展,余苑綺的身體越來越虛弱,而且抗藥性越來越強,病情也在越來越快速的惡化中。
癌症病患依然是苦等不到疫苗
余苑綺將在今年8月接受醫院的安排開刀,李亞萍表示,她和余天「除了給她精神上的支持、鼓勵,我們無法幫上忙,她(余苑綺)化療還要做三次,結束之後得讓身體休息一下,不能在身體還有化療藥劑時開刀,所以手術時間才要等到8月。」
根據李亞萍的說法,余苑綺結婚後和先生獨立住在別的房子,疫情期間,李亞萍要女兒「少回娘家,減少出門次數,在家正常作息努力培養抵抗力。」余苑綺的遭遇固然令人感到遺憾,但余苑綺畢竟也只是台灣為數眾多的癌症病患的其中一人。在疫情趨緩的此刻,癌症病患依然是苦等不到疫苗。

台灣憑藉強健的韌性和百姓值得驕傲的自律自肅,在政府失能的情況下,人民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防疫,讓疫情得以逐漸緩和,而不至於釀成全面失控。民眾自愛的戴好口罩,許多人還備有面罩和護目鏡。
台灣一個又一個乍看不起眼的芸芸眾生,在保護自己之餘,更為台灣築起了一座座抵禦病毒的銅牆鐵壁。但問題並沒有獲得解決,台灣的疫苗眼下依然嚴重不足,尤其針對Delta變種病毒印度株的研究,一般人每年可能需要打3劑疫苗才可以有足夠的防護力。
官員特權濫權進而搶奪弱勢團體疫苗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縱使在疫苗不足的情況下,民進黨政府始終不願制訂出符合人道主義精神,並且符合民主先進國家的疫苗接種標準,弱勢民眾等不到疫苗。
這裡說的弱勢是指老年人以及罕見疾病和重大傷病患者,尤其是癌症病患等弱勢群體。其中關於老人疫苗接種的部分,當變種病毒終於侵入而民進黨政府被民眾看清並未有過超前部署,終於變成在5月到6月初,老人完全沒有疫苗可以接種的情況。
眾所皆知,長者正是新冠肺炎致死率最高的族群,儘管如此,民進黨政府依然制定出不合理的「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名單。這份名單將防疫人員做廣義解釋,導致名單雖經過衛福部不斷的修正調整,被歸類為二類和七類的人數卻迅速膨脹。
最為離譜的是,在第二類所謂「維持防疫量能」的「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許多並非是新冠肺炎高風險可能致死的政府官員們卻能接種疫苗,造成官員特權濫權進而搶奪弱勢團體疫苗的現象。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在疫情中不堪一擊的長照服務安全體系 | 更多文章 )
台灣老年長者以及癌症病患在5月疫情爆發後,長達近兩個月的時間在沒有疫苗可以提供防護力的情況下,毫無防備的暴露在病毒的威脅裡。倘若美國和日本並未捐贈甚至延遲施捨給台灣疫苗,老年人恐怕至今依然沒有疫苗可以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