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武漢肺炎 文章列表
#
武漢肺炎
約 17,68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醫療健康
川普前CDC局長讚白宮武漢實驗室外洩報告揭新冠真相 呼籲全面停止這項研究
美國前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局長羅勃.瑞德菲爾德(Dr.RobertRedfield)於4月21日接受《極限新聞網》(Newsmax)專訪時表示,他對白宮近期公開認定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源自中國武漢實驗室感到「非常欣慰」,並強調這是揭開疫情真相的關鍵一步。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22 11:16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舒緗家觀點:美國誓守臺灣的終極原因
「疑美論」在臺灣大行其道,但這並不符合事實。理解美國「誓守」臺灣的「終極原因」,誤導人心的「疑美論」應該可以有所退潮,除非有人執意選擇相信「疑美論」,「裝睡的人喚不醒」──不想醒的人,當然不會醒。
舒緗家
2025-03-12 07:10
VIP
政治
財經
新新聞
駐橋科後股價爆衝 高雄綠委許智傑力捧元樟生技
去年10月,國科會園區審議會,核准多家廠商進駐科學園區,其中有一家登錄興櫃的生技公司「元樟生技」,在進駐高雄橋科的消息確定後,股價翻了好幾番。元樟生技去年營收不到百萬元,過去幾年仍處於燒錢狀態的公司,目前在興櫃市場股價已站上120元價位。有意角逐高雄市長的綠委許智傑,過去幾年也多次為該公司站台,有趣的是,該公司創辦人蔡宜儒與許智傑,某種程度上頗具淵源。
林上祚
2025-03-06 08:30
VIP
財經
歷史
新新聞
科技
歷史新新聞》張忠謀疑慮下仍拍板台積電赴美設廠 傳將接掌英特爾的劉德音對「10年」有想法
在季辛格(PatGelsinger)卸任英特爾執行長後,有外媒報導,英特爾可能接觸今年才從台積電退休、曾在英特爾任職過的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接下季辛格走後留下的執行長一職。
林哲良
2024-12-11 08:50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川普還未上任就讓美國亞裔提早被趕入陰影
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2025年1月20日,時年78歲的川普將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的第47任總統。但是川普還未上任就讓美國亞裔提早陷入不安和恐慌,原因是川普宣佈其移民政策的核心任務是驅逐超過2000萬非法移民,這讓已經在美居住的亞裔和非裔群體感到恐慌。數據顯示,亞裔美國人長期以來是無證移民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從2000年至2015年,無證亞裔人口翻了一番,這些年間,他們移民在美國安家落戶,而如今,他們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馬瑞
2024-12-11 05:30
VIP
財經
歷史
新新聞
科技
歷史新新聞》2020年台積電決定赴美設廠時 這樣看待英特爾
2020年1月24日,英特爾股票收盤價68.47美元,市值還有近7000億美元,雖然距離兆美元已有距離,但仍是全球科技業沒人敢輕視的一方霸主。當年5月,台積電宣布將赴美設廠,當時瞄準的最主要客戶,就是英特爾。那個時候恐怕很少人能料到,4年多後的現在,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尚未正式投產之時,英特爾市值只能在千億美元上下掙扎,產品市占率節節敗退,能不能當得起台積電美國廠主要客戶,恐怕已成問號。
林哲良
2024-12-04 09: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是謠言還是事實?同行的同行一起求證:《科學與病毒的玩命競速》選摘(2)
微信是中國一個全方位的手機應用程式,整合了臉書、Instagram、WhatsApp和Zoom的功能,擁有十多億名活躍用戶,其中也包括李懿澤和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其他許多畢業生,他平時都用微信來跟人在中國的朋友聯絡,而當他在微信上提起了武漢的事情,有些微信聯絡人就告訴他:
時報出版
2024-11-24 05: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用台灣人民的血汗錢來討好美國
美國歷年來對台軍售都是先收錢再給貨,可偏偏經常拖延交貨,美國國防部在今年2月宣布與雷神公司(RaytheonCo.)簽訂合約,將生產並交付50枚AGM-154BlockIIIC聯合距外武器(JSOW)空對地飛彈給台灣,公告還明確指出預計將於2028年3月交付,如果真如美國人到處宣傳說解放軍在2027年要做好侵台準備,那麼這場仗怎麼打?美國對台軍售,其實最終的目的只是在兜售戰爭、製造驚慌販賣武器,「援助台灣」只是美國軍火商的商業廣告詞,何必當真。
王義雄
2024-09-26 06:50
新聞
國內
財經
經濟部估今年零售業網路銷售續創高 疫情改變的消費習慣回不去了
疫後民眾消費型態改變,經濟部表示,今年上半年零售業網路銷售額累計達新台幣3139億元,年增3%,雖然疫後部分人流回歸實體消費,使網購成長幅度收斂,但在促銷活動及消費旺季挹注下,看好今年網路銷售額續突破新高紀錄。
中央社
2024-08-05 10:45
風生活
政治
兩岸
即時
中國嚇壞「下令屯糧、屯煤油」疑備戰台海?3隱憂將成戰略弱點
有外媒指出,由於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徵收關稅、武漢肺炎疫情擾亂供應鏈、俄烏衝突推升物價等因素,中國大宗商品進口量在去年激增16%。有專家表示,中國確保糧食安全的囤積行為,背後恐怕是與針對台灣的軍事行動有關。
蔡華洲
2024-07-26 15:58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劉依俐觀點:台美軍備站隊完成,彼此密不可分
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戰爭、中東衝突等對世界的影響包括能源供應轉向、農產品等消耗品更短缺、運輸過程較費時費成本、中俄戰爭經濟促使各國重新發展軍武、晶片/半導體/AI產業受矚目等。
劉依俐
2024-06-15 07:0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疫情期間「電子圍籬」引反彈 就是怕政府監控個資發生「王義川事件」
民進黨在國會改革法案審查時,在國會之外聚眾意圖阻擋行政權被限縮,讓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在政論節目志得意滿地陳述現場民眾成分與民眾黨兩次集會的「小草」們大不同,引發「執政黨是否用手機監視人民」的疑慮。
侯柏青
2024-06-01 09:10
評論
政治
專欄
韋安觀點:「六都第一政績」侯友宜照三餐被「污名化」?
2026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想要收復國民黨執政長達20年的新北市,最大的挑戰,來自侯友宜創造和設立的「六都第一政績障礙」。
韋安
2024-05-18 06:3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謝文生專文:從「希望同盟」到「不朽同盟」 ─「岸拜會」暨「美日菲峰會」觀察重點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2024年4月10日以「國賓」身份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高峰會,並預計在11日於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中進行演講,這是繼2015年安倍晉三首相以來,再次有日本元首受到如此高崇的接待。講起來,在安倍之前受邀到美國國會演講的日本首相,要追溯到1961年的池田勇人(再往前也只有吉田茂跟岸信介),而安倍晉三則是日本第一位受邀到「參眾兩院聯席會議」演講的首相。
謝文生
2024-04-10 07: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抗中保台竟成公衛知識才是最毒的洗腦
寶林茶室發生數起死亡和重症食安憾事後,經專家研判可能就是米酵菌酸所導致,就當整個醫療體系為此全力動員,甚至有搶救病患的醫師莫名其妙被告,此時公衛學者何美鄉發表看法,認為該菌源自於唐菖蒲伯克氏菌,而根據資料中國大陸以往發生類似事件,認為米酵菌酸來自對岸。隨後滿腦子政治意識者紛紛跟進,王浩宇說台灣本身也有此菌種,但是不含毒素,原來最美風景,包含台灣特有種細菌?同是醫師的基進黨成員吳欣岱,更稱該菌在中國大陸落地生根,難道國內發生了生化戰了嗎。
張勳慶
2024-04-07 06:1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歷史風傳媒》「轟-20」會是解放軍「核三位一體」的最後拼圖嗎?
擁有核武的國家莫不希望追求「核三位一體」(Nucleartriad)的投射能力,五角大廈也將「核三位一體」稱為「美國國家安全的支柱」。具體來說,「核三位一體」就是由陸(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海(彈道飛彈潛艦)、空(戰略轟炸機)隨時發射核武的能力。
李忠謙
2024-03-12 1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金廈翻船事件─民進黨製造的兩岸危機
從2月14日金廈海域翻船事件發生至今,民進黨不斷的說謊試圖隱瞞真相,使得事態的發展越發不可收拾。
D-Lin
2024-02-27 06:00
風生活
如何判斷自己是感冒還是確診?醫師一圖揭感冒、流感、新冠肺炎最大差異,出現4症狀盡快就醫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雖已經漸漸消退,但天氣變化讓感冒的人數增加,許多人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確診新冠肺炎還是感冒。對此,台灣中醫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樓中亮曾分享,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病毒、一般流感及感冒的症狀特徵,並傳授5大自我保護守則,學習與病毒抗衡!
潘京婕
2024-02-25 08:48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這個國家的人是否有著超乎常人的忍耐力?
在很多人眼中,中國人似乎特別刻苦耐勞:別人在玩樂時,中國學生就在讀書;別人下班消遣時,中國員工仍然在埋頭苦幹。而且即使身處苛刻的環境,中國人也多數會默默忍受,甚少發出怨言或抗議。至於中國人自己亦普遍把「堅忍勤勞」視為美德,將「百忍成金」這句話奉為座右銘。早前網絡流傳一段影片,一名西方人驚訝中國一間學校在晚上9時半仍燈火通明,他不能理解中國學生如何能忍受如此高壓病態的操練文化。中國人的忍耐能力,的確是世上其他地方所難以「高攀」。
直言者
2024-02-11 06: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施明雄觀點:畢生追求的正義的鬥士─哀思四弟施明德
驚聞四弟明德2024年一月十五日凌晨一點三十七分謝世,正好是他八十三歲的生日,(昨天聯副有篇野夫先生的大作〈人傑施明德〉稱他是神的子女,才有生死日同一天的神跡。)
施明雄
2024-01-28 0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